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蝴蝶泉边 |
[游记]游记:蝴蝶泉边 |
2008-01-19 sina.com.cn |
蝴 蝶 泉 “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 电影《五朵金花》中的这首插曲,半个世纪前随着影片的放映曾风靡一时。那时我们这代人与金花们是同龄人,时间的流逝虽然使我们都已年过花甲甚至岁届古稀,但一想到这首熟悉的歌曲或这听到这熟悉的旋律,仍然会回想起当年的金花们和蝴蝶泉边的故事,去探寻金花们的足迹和她们生活的地方,不仅圆了多年的梦想,也使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旅游大巴离开大理后北行不多远,停在了一处茂密的竹林前边。年轻的金花导游在前面带路,沿着潮湿的石板路,向浓荫蔽日的密林深处漫步走去。这里的凤尾竹,不只是特别青翠,而且植株像高大得像乔木一样直指青天。路两旁有两排白族或别的什么民族的姑娘或媳妇,坐在路边各自的摊位前,一边手中忙着刺绣或编织,一边向游人兜售她们刚刚完成的手工艺品。 不大一会儿,金花告诉大家,蝴蝶泉就在前面。 到了林荫石径的尽头,人们看到在浓浓的树荫下,有一个周围用青石砌成的方形泉池,面积大约四五十平米。对面的池壁上方石栏上,有依照郭沫若手迹镌刻的三个大字:《蝴蝶泉》。人们都认为蝴蝶泉是因为电影《五朵金花》的放映而出名的。其实在300多年前探险旅行家徐霞客早就发现并记录了它。1962年,郭沫若来游时,写下了“蝴蝶泉”诗:“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千万数。首尾连接数公尺,自树下垂疑花序。五彩缤纷胜似花,随风飘摇朝复暮。蝶会游人多好奇,以物击之散还聚。此处年年蝶会开,四月十五年一度。奇哉此景天下孤,奇哉此事堪作赋。低首自息来太迟,期以明春不再误。” 蝴蝶泉的泉水是从岩缝中渗出的,在泉池中汇集后又流向更大的水潭,辟为蝴蝶泉公园。 人们的脑海中浮现着电影《五朵金花》中的镜头,在泉边徘徊,漫步。这时,忽然传来了熟悉的歌声: "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阿妹梳妆为哪桩……。” 大家循声望去,见有一群白族姑娘边唱边向这里走来,她们每个人的臂弯里抱了好几套白族服装。走到跟前,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向人们喊着: “穿民族服装照像!穿民族服装照像!” 原来,她们是出租服装的。大家围上前去,翻看着这些漂亮的服饰。有的人开始穿戴起来。戴上她们风花雪月的帽子,穿上洁白的有漂亮绣花的衣服,互相看着,霎时间,这夕阳红旅游团的女士们都变成了俏丽的金花大姨,金花大妈,金花奶奶。觉得又好笑又好玩又新奇。有的人高兴地探身在泉水中照自己的影子。欢笑声一阵阵漾溢在蝴蝶泉边。他们以《蝴蝶泉》三个字为背景,三人一组两人一伙,兴意盎然地拍照留念。 "阿鹏与金花合张影吧!”原来,她们也有男装出租。 一位老先生首先响应,在一大批男装中挑了一件最鲜艳的穿上,又包上包头,俨然一位阿鹏老爹出现在人们面前。他拉着已经穿戴好的老伴,坐在蝴蝶泉边,请一位旅友连续照了好多张照片。 “你们会跳舞吗?”旅游团的一位老大姐想看看她们的民族舞蹈到底什麼样,试探着问。 “会啊!我们大家来一起跳!”说着,这金花放下道具服装,拉起另几个金花的手,又拉起游客们的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欢快地跳起来。大家边舞边唱着那首熟悉的歌。不断有游客加入进来,圆圈越来越大。 不大一会儿,小金花和老金花们的脸上都已渗出汗珠,人们的兴致却越来越高。 清澈的泉水和蝴蝶树 五朵金花在泉边 在绣花的金花 在戏水的金花 白族歌舞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f833d010082hh.html29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