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理游记:云南散记(十二)蝴蝶泉边挂荷包 |
[游记]大理游记:云南散记(十二)蝴蝶泉边挂荷包 |
2008-06-27 17u.com |
“小小荷包,双翅双带翘,妹绣荷包挂郎腰……”若论民歌之节拍,云南这首绣荷包的曲调要比河北的那首绣荷包跳跃欢快了很多。由此意想;许是一片美丽自然的苍山洱海注定要润化出白族人直白的情感表达方式?或是那泓清澈透亮的蝴蝶泉业已成就金花阿鹏互定终身的朝圣之地?临近潭边,我一抬头,便望到绿郁的合欢树上挂满了红艳的绣荷包。 蝴蝶泉,源自云弄峰下。洱海之湄,苍山之倚。年年旧历四月十五是节日。规矩亦与传说相关;一位勇敢的青年猎手杀死了一条巨蟒,救出了两位白族姑娘,姑娘感其救命而以身相许,青年觉得是本分事情告辞未允。两姑娘跟踪到龙潭不遇,伤心至极,双双沉潭以表情衷。青年闻信难过不已,亦投潭相会。须臾,潭中飞出化蝶三羽,两前一后,飘舞水面且形影不离。际此,白族人就将龙潭呼为蝴蝶泉。每逢泉边的蝴蝶树金花正开时,远处便飞来五颜六色的群蝶围潭翩翩起舞。 明人徐霞客曾来游览。伊在滇游日记中如是描绘:“泉上大树,四月即发,花如蛱蝶,须翘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十万,连须勾足,由树巅倒悬而下,及至泉石,缤纷络绎,五色焕然……” 泉上景致啧啧赞.只凭文字生意生境,便足矣催我亦行亦寻; 一池小泉约莫见丈呈方,周遭围有大理石栏,信步踏阶访亭,亭中正立黑石匾一,有刻郭沫若先生所遗蝴蝶泉之三字大书。亭下天然一洼,泉水从池底石缝中沥沥渗出,泡若珍珠,历历可拾。水下卵石,黄蓝橙紫,彩色纷呈。游人无不欣赏。 泉池畔有棵高大的合欢树,粗大枝干横亘于水面上,其梢生满了层层蝶状的绿叶,这便是那株著名的蝴蝶树了。我来时未遇季节,据说;一树的繁花盛绽,其瓣若蝶,其香追风,聚来万羽真蝶兴致起舞,未阑时候,这些精灵竟真的“连须勾足,由树巅倒悬而下,及至泉石,缤纷络绎,五色焕然了!” 想必徐霞客路过了万里的路与千条的水,见识何其是多?!旅情一定与山河一般坦荡至诚,我眼里的这一泓泉水若同伊的眼里的沧海一瓢,道白一处奇观倒是不用打妄语的。 精灵的蝴蝶懂得借过一泉的清风和一树的花香来完成曼妙的演出,而清冽的泉水却知晓凭靠着四季的山雨和常年的林雾去持续永久的轮回。 比较而言,蝶虽绮丽,但我更欢喜水之络绎;点点亦滴滴,涓涓复潺潺,轻轻还清清。好似蝴蝶泉;于亭上石缝沥沥,在树下池中碧碧,过龙口喷流而出,便哗哗的成了甘霖! 不如恭敬地沐浴在合欢树的阴萌里,将那只一路挂在胸前的绣荷包抛向密密的枝头间,贴掌祈出一个虔诚的心愿:再来的时候,就让我真正的看到一只只绚丽的真蝶串成了一条条斑斓的花枝,飘飘扬扬,颤颤微微地在水面上飞,那将是一境何其美丽的梦幻? 于是,在我的视觉里,去去来来的游客身着的花衣,手执的彩扇,正如一簇簇彩蝶在苍翠的树林间起舞。 恰好,一阵湿润的洱海风悄然地穿越了一丛葱翠的苍山竹。风过疏林;水色正碧,树貌方荣。总归印证了一句至言;传说收藏了美丽,美丽演绎出传说。 传说之于我,自在流连中。 传说之于泉,早在水云间。
|
转自:http://ctt.17u.com/blog/article/123148.html46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