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环行中国游记/敦煌

[游记]环行中国游记/敦煌

2007-07-30    sina.com.cn

7.11、敦煌——玉门——嘉峪关

7.11、上午
鸣沙山、月牙泉(ZT)

鸣沙山,古称神沙山、沙角山。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数十米,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山峰陡峭,势如刀刃,整个山体由油润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据说,狂风起时,从山顶下滑沙砾随人体下坠,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平日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

月牙泉长约300余米,宽约50米,被鸣沙山四周环抱,泉边白杨亭亭玉立,泉内游鱼悠闲戏水,泉水呈浅兰色,清澈柔美,味美甘甜,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梦一般的迷。千百年来不为四周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堪称天下沙漠第一泉,令人称奇叫绝。

月牙泉四面沙山高耸,山坳随着泉的形状也成月牙形,吹进这种环山洼地里的风,由于空气力学原理,会向上旋,于是月牙泉周围山上流下来的沙子又被送回四面的鸣沙山脊的另外一侧,这就是泉水不为黄沙掩盖的道理。两千多年来,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地形运动,使沙山和泉水保持着矛盾而又和谐的天然共生共存状态。尽管风沙肆虐,月牙泉依然碧水粼粼。

由于地表水减少、地下水下降,月牙泉如今水面仅有8亩,水深不足3米。尽管当地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补救,效果不大。据有关专家介绍,如不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进行抢救,30年后月牙泉将面临不复存在的危险。

7、11 中午 莫高窟

莫高窟,也是一个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洞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后经历代增修,今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在藏经洞中就曾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艺术价值极高,可惜由于当时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无知,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

修建:开凿于公元三~四世纪,与新疆克孜尔千佛洞时间相仿,有官建、有私建。

盛因:敦煌地处丝路的要塞,贸易兴盛,中西文化交流活跃。

没落:因明朝封关及经济重心内迁沿海而没落。

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

重点:飞天,刚开始的飞天体胖,飘带短小,没有动感

卧佛

反弹琵琶

王道士:发现了藏经洞,卖给了斯坦因(英),2万册只卖了几百两银子。

残存:爱伊斯兰教影响较小。

7、11
玉门市

玉门关:是河田玉自此入关的地方,所以叫玉门关。真正的玉门关在敦煌往西几十公里的地方,而不是现在的玉门市,相地相距近三百公里。

河西走廊:东自乌鞘岭(兰州不远),西至玉门关。古丝路的必经地。大约有1000公里长,为一狭长地带,南面是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面是南鬃山、合祭山和龙首山。

张骞出使西域、唐僧取经、成吉思汗西征,走的都是这条路。

甘:指张掖

肃:指酒泉

7、12
嘉峪关——张掖——武威——兰州

7、12 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重关,建于明朝洪武时期。由外城、内城和瓮城组成。建筑雄伟,自古有“天下雄关”之称。南有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是连绵起伏的马鬃山,地势十分险要,是历代封建王朝戍边设防的重地,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及东西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

入口建有瓮城,用以阻碍和消灭进关的骑兵。瓮者,口小腹大。瓮城四周城墙陡峭,一旦诱敌深入,关上内门,同时闸断外门的退路,如同瓮中捉鳖。

左宗棠题:“天下第一雄关”

关于明朝闭关(封关):明朝因哈密王之乱而封关(闭关封贡,不接受进贡),但从未真正完全闭关,而是时闭时开。因为下面属国更愿意进贡,明朝皇帝通常会几倍返还给他们,并厚待进贡官员。后来在清朝时又正式开关。闭关虽然影响了东西方地区经济和文化交流,但是还不能说是闭关锁国。真正的闭关锁国是从清朝开始的,祸根就始于康熙乾隆的自诩强大。

祈连山

天下第一关

7、12 一路全是戈壁,海拔1700米,山口3100米

北面有一条河,名叫弱水。

7、12 18:00武威 雷台汉墓

雷台汉墓的名气,在于在汉墓中发现了一具铜奔马,又叫马踏飞燕或马超龙雀,现在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再现了天山汗血宝马的风采,只见它身体健壮浑圆、四蹄蹬开、昂首嘶鸣,奔腾于天际。三足腾空,右后足踏着一只飞燕,马儿头向左扬,似作疑惑态。是一部形神具备的艺术品。

汉墓本身的建筑结构也是非常科学的。汉墓内部圆顶是由石块垒成的拱形结构。曾经在这座汉墓的正上方修建过一座高塔,不仅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现下面的墓室,而且历经多年以后对墓室竟然没有任何损害。

7、12深夜到兰州

河西走廊印象:很窄很狭长的一条道,荒凉、贫穷,但在隋朝时曾经是:水草丰美、牛羊塞道。自然环境变化太大,以致于我们想象不出二千年前这里的模样。

7、13兰州——天水

7、13早

把我的太太、儿子还有大可送上飞机,就又剩下我一个人了,开始了我一个人的浪迹生活,感谢他们送给了我一段从感官到情感上都很美满的旅程!

7、13兰州印象

天是灰蒙蒙的,山是黄褐色的,水是黄土色的。

走过来一路全是戈壁,走出来一路是漫长的黄土山。

只在河谷低洼地带才能见到稍许的绿色,一小块黄色油菜田提醒着我这应该是个春花烂漫的季节。

城市四周都是山,山上修着梯田,梯田里零星长着一人高的小树,自动喷灌系统毫无效率地浪费着宝贵的水源。

7、13定西县

从这里开始,才能看见路边有小麦田,有果园。

路边才摆起了水果摊,水果摊摆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桃子,如果不是车上有十几个哈密瓜,我还真想买一些呢。

7、13过渭河、进天水

从定西往天水的一路,是一大段的过渡地段。向北是黄土高原,以丘陵沟壑为主,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向南逐渐与秦岭接壤,气候湿润、植被良好,已经可以看到成片的树林了。

天水,地处秦岭的末端,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植被茂密,物产丰富,是甘肃的江南,森林覆盖率达27。“金张掖,银武威,金银不换是天水”,说的就是天水的富饶。

天水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相传华夏始祖伏義氏就诞生在这里,所以又称“義皇故里”。

7、13一路上的广告:

“礼县——孔明六出祁山之所”

“陇南最美,堪比江南”

7、13傍晚 洗车

自从哈密出来,就觉得车里一直有一股酸臭味,因为东西太多,一直没有找到根由所在。今天到的时间比较早,就彻底清理了一下,哇!原来是哈密瓜被压碎了,臭水流得到处都是。停车场收费的小伙子看我一个外地人独自清理东西,很好奇,就过来聊了起来。一见我东西没地方放,就说,你去洗车吧,信得着我,就把东西放我这里,我还有点犹豫,但东西也确实没有地方放置,也没有办法。小伙子帮我找了个空车厢,他爬上车,帮助我把东西放上去。等我把车洗完,已经快二个小时了,一清点,我的全部家档一点儿都没少!

很感激这个醇朴厚道的小伙子!我把没吃掉的一大包李广杏还有十几个哈密瓜,其中还有几个好吃的一包糖,都送给了小伙子,以表示感谢!

7、14天水——麦积山——清水——陇县——宝鸡——西安

7、14早 伏義庙

伏義、神农(炎帝)、轩辕(黄帝),史称三皇,而伏義为三皇之首。

天水不仅诞生了伏義氏,还诞生了女娲、黄帝(也说河南新郑)、秦始皇、唐高祖李渊、飞将军李广、诗仙李白等一代伟人。

伏義首立八卦,传说有八千年历史。难道华夏的文明史不可以前推至八千年吗?

正参观中,太太来电话,说儿子大哭,是因为想念我!太太哄不好,也跟着一起哭,我心中有些烦乱。

点一柱高香,一敬人文始祖,二求家人平安!

7、14上午 李广墓

寻找李广墓,颇废了一些周折。很多人只是大致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却不知道在哪里,更为甚者还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天水还有什么李广墓,李广是谁也不知道!

在一条快被小商贩占满了的小胡同里,几经折转,才找到地方。象小庙一样的大门,看不出被重视的地方。

这里就是李广墓,其实是李广的衣冠冢,想来李广英武一生,连身躯都留在了沙场。

有一块很高的石碑,上面是蒋介石手书的“汉将军李广之墓”。

李广,就是那位“不叫胡马度阴山”的“飞将军”。而如今斯人已逝,空余怅惘,今人已逐渐忘却那段尘封的历史,金戈铁马声消失了,代之以市井的喧嚣和都会的虚华,人们是否会象蒋中正那样,只有在危国乱世时才想起这位可敬的飞将军呢?

7、14麦积山—峭壁上的佛国

在天水东南的群山之中,一座孤峰拔地而起,卓然不群,独领一方风骚。岩壁间栈道凌空,造象万千,这就是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因形状酷似堆起来的麦垛而得名。

在半山腰上,修建的佛龛密密匝匝,令人目不暇接,这是1600多年前积累下来的佛教财富,历史与克孜尔千佛洞,敦煌莫高窟几乎相同,都出自于一个鼎盛的时期。石窟内保存了七八千座大小不同的雕塑,还有数不清的壁画,就像是一个建立在悬崖峭壁上、神秘莫测的佛陀之国。因此,麦积山石窟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窟。

从山上的栈道往下看,眼前层峦叠嶂、景色静幽、松柏竟翠、草木峥嵘,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出家人能有这样一处修行的地方,也算是几世修来的福份。

我的导游是景区的一位经理,中午我就在他们家开的饭庄里吃饭。我请他吃我的菜,他请我喝他的酒,边吃边听他讲着这里的故事。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6af53001000ai921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