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芦芽山游记 |
[游记]芦芽山游记 |
2007-07-29 sina.com.cn |
芦芽山游记 天赐良缘。我们一行结伴,驱车来到了忻州地区的芦芽山下。在资深导游的指引下,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涌动着一个决定:向山上的原始松林、马仑草原出发,去走近大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心声。 载着我们的欢笑声,车绕盘山道而行,越往高走,林木越密,绿色越浓。原来,这一带就是宁武百里林海的核心区,华北落叶松分布最为集中,长势最好的地方。那齐刷刷、肩并肩、笔直挺立的青松迎面扑来,满坡的松林,满眼的绿意,让我们心中窃喜,赞美之声不断。有同伴突发奇想,要与松林来个“零距离接触”,独自下车走了进去。走出不足五米急返,原来林间密布,落叶厚软,凉气逼人,真怕迷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给大伙一阵逗笑。当听说这里常有珍贵稀有动物出没林间时,有好猎的朋友立刻显出了极大的兴趣,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曾经带狗围猎的趣事,并天真的假想自己在此林间围猎时会遇到的各种刺激与险状。我想到了一位名人说到:与其说看风景,不如说就看灵魂,看隐匿于风景之中的灵魂。 据了解,华北落叶松是中国特有树种,仅生长在华北地区的山西、河北及辽宁等地,这种松树喜欢凉爽的气候、湿润的土壤,耐严寒,怕干热,多分布在海拔1600——2700米的高山地带。据史料记载,芦芽山自古林木茂密,为历代皇家建筑宫廷的取材佳地。著名的山西古代建筑应县木塔也是以华北落叶松为主材建成的,至今千年不朽不腐,巍然屹立。听后肃然起敬,此次未能前往瞻仰,甚为遗憾。 作为汾河水发源地,芦芽山泉水四溢,一路上小溪与我们相向而行,它们唱着动人的歌声,陪伴着松林,叮叮咚咚跳跃着流向下游。行至半山腰,我们呼叫着停车奔向溪水。手一触水,那凉透指尖的意外让我们乐开了花,一小时前山下的闷热在此时变成了凉爽与惬意。大家忙着洗手、洗脸,有恶作剧者,在身后水中抛块石头,顿时晶莹的水花溅满了衣裙,带给肌肤清新的享受。来而无往非礼也。挑块石头掷过去,一时,每个人身上都有了溪水的呵护。 行驶约20公里,穿过落叶松林,面前展现的是一片非常辽阔的绿色原野——马仑高山草原,这里海拔2874米。见到我们,牧民们便赶着骡子马跑过来。坐惯了汽车与办公室,偶骑马悠哉悠哉地颠荡,沐浴在大自然的灵光里,从马背上欣赏高山草原秀色。草原一望无垠,舒缓的草坡上,牛马悠闲地吃草、或卧或立,亦或在观望我们这群陌生的游客。丰厚的草甸上芳草丛生,野花飘香,风起风落处花枝摇曳多姿,笑迎八方来客。远处,飘来团团飞云流雾,云随风动,变化万千,多年不见的厚厚云层让我遐想联翩,仿佛见到了驾云遨游的观音菩萨。为我牵马的牧民采摘了各色小花与药材,闭上眼睛,嗅嗅香味,心都醉了。暗叹自己不能变做一朵云、一棵草,或一只小鸟,融入这块神奇的地方。 纯朴的当地牧民不时向我们介绍这里的民风与景点概况。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天然牧场。盛夏,周围牧民都赶着牛马来这里放牧,待秋后牛马膘肥体壮时再返回家乡。在草原核心区上有24座泉眼,汩汩泉水不断向上涌,供牛马解喝饮用。在草原最高点,回首远望,群峰叠嶂,满目翠绿,凉风吹拂,黑丝飘逸,极其壮美。 情由境生。马队中有人放声唱起了“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引来一片合唱声音,在空旷的草原上,这声音比阿宝的音质差些,但我相信这是心灵的呼喊与倾诉,大自然听得见,山坡上的牛儿马儿听得懂,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欣赏大自然的幅幅美妙画面,对万物产生至情至深的依恋和眷爱,有了这份爱,我想,才会真正用心去看,去想,去生活。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d47813d010009ls31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