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人看《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位于晋中地区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距太原64公里,是山西省集中反映晋中地区民俗世象的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在原山西省晋中清末民国初年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在中堂”旧居院落建起来的,这是一处反映民族风俗的民俗博物馆。这里馆藏文物甚多,反映了晋中浓郁的乡土人情、风俗习尚,从人的出生到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都在博物馆内得到表现。 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有院落19进,房屋313间。院落建筑构思精巧,平面为“双喜”字形。宅院古朴、大方、为传统中式结构。宅院周围,高墙围拢,达十几米。上有女墙垛口,房顶上多达140余个烟囱,形制各异、无一雷同。院内斗拱飞檐、木砖石雕刻精美大方、典雅美观,是高水平的建筑艺术作品。这一院落,始建于清代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是我国清代民居建筑中的一颗明珠。博物馆内,馆藏文物达1110件,仅古字画一项就达500件,而且为唐、五代、宋、元、明、清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名作,多属珍品。 1990年代初,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在此拍摄,从此乔家大院开始名闻遐迩。 高高的院墙,威严的高墙垛口,熟悉的老房子,一幕幕展现在我们眼前。千回百转的唢呐声一声声击进人心深处。2月15日晚,被誉为2006央视情感大戏的《乔家大院》在CCTV—1正式开播。今年过年回到祁县老家时,父亲和叔父们一再跟我念叨,在中堂都拍成电视剧了,过了年就能看了。在他们心中,惦记这部电视剧已经不止一天两天了。我幼时居住的村子距离乔家堡不足3里远,老家人对乔家大院都有一种特殊的、说不清楚的感情。“乔家大院”这个称谓在他们心中远不如它的原宅名“在中堂”响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我记忆中,乔家堡“在中堂”一直是儿时伙伴们谈话中经常出现的东西。听说院落的整体布局就像结婚时贴的红喜字,曾经一段时间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能到一个特别高的地方看“喜院子”。那时去乔家大院参观并不花钱,只是因为我们年纪太小,而大人们又因为农忙没有时间带我们去,而且那个时候在中堂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一所破旧的老房子,没有啥看头。 所以幼时在中堂一直都是我们的梦想,却始终都没有去过乔家堡。母亲说,很久以前乔家大院曾经是县里党校的所在地,二舅当年在那里上党课,在乔家大院一住就是好几个月。母亲们常结伴去看二舅,在中堂可以随便进出。在她们的眼中,那里除了旧房子什么都没有。 又过了几年,在中堂挂上了祁县民俗博物馆的牌子,那时乔家大院依旧很破旧,但如果进去参观,仍然需要买门票。虽然我有了机会能经常去乔家堡,但每次也只是在乔家大院的高墙和大门外转悠,想象乔家曾有的风光。至今我还记得乔家大院大门外的墙上的砖雕百寿图。附近居民中口口相传的一句话是“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 后来我上了小学,听说有人在乔家大院拍电影,而且有很多有名的大明星,我几次与伙伴们骑自行车前去看热闹,每次在院门口只能见到一群穿着军大衣扛着机器的人进进出出,却一直都没见过所说的大明星。后来电影放映了,才知道当时拍的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听说当时这电影还很有名气,但在我们那里却是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倒是电影里那句“大院点灯!二院点灯!”的台词,一度成为我们在学校大声喊叫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