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从王家大院到平遥古城 2004*10*23 |
[游记]从王家大院到平遥古城 2004*10*23 |
2007-07-19 ctrip.com |
这次旅行预谋已久却从未成行,直到看到肥鸭和小郭在那边拍的一堆很经典的照片后,终于决定出发了。每次旅行的代价都是从翘课开始的。 这是我第一次和LY一起出去,,说实话,他不是最佳旅伴,但是很贴心。 先到王家大院,老远就能看见朱鎔基的题词“华夏民居第一宅”,因为心存对这个前总理的莫名信任,所以一下子就对这里充满了期待。两座大院依山而建,很有气势,中间以石桥相连,西片叫红门堡,东片称高家崖。其实用大院来称呼这里实在有点委屈,至少可以称得上是两个封闭式的小城堡。 我们先进了高家崖,刚好遇上几个干部模样的人,他们请了一个导游,我们就顺便一起蹭听,他们看出来我们都是学生的模样,倒是很热情地招呼我们一起走。嘿嘿,窃喜!天气不是很好,阴冷的样子,偶尔还飘一点小雪粒,配合大院的肃穆氛围,倒是很合拍。王家大院最大的特点是院子套院子,据说总计26个院落,处处是精美的木雕、石雕,而且寓意深刻,但是我对这些不是很懂,只是觉得好看,从专业角度来看的话应该很有价值,因为旁边有一女孩拿着DV对准了每一个细节进行拍摄,估计是要回去研究。 红门堡那边的院落看得就不是很仔细了,因为前边看得太多了,就出现视觉疲惫了,而且那边受文革破坏比较严重,相对也没有东边的精彩,倒是院子里惨败的柿子树很应景。另外值得推荐的是城墙。四四方方的城墙环绕四周,从城门仰视整座大院,一条纵街和三条横巷相交,一个大而明显的“王”字!因为我姓王,所以看着眼前的一切特别有感觉。但是再俯瞰四周的山西民居,一个个简陋的窑洞,实在令人感叹贫富的悬殊。 离开王家大院就直奔平遥,一踏进古城,感觉挺意外的,夜宿古城内的一个客栈,我已经不记得那个客栈的名字,只记得非常实惠,50元/间,房间内有一个大炕,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炕,所以特别兴奋,炕上一个茶几,具备了楚河汉界的功能。晚上我俩对着茶几,啃着平遥牛肉,别有风味。 第二天在古城内活动,买了套票,大大小小似乎有十几个景点,根本看不完,我们就挑了几个看,日升昌,镖局,县衙,文庙,城隍庙,汇源当,雷履泰故居,大都是走马观花,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地下藏金库,我专门顺着石壁溜下去满足了下好奇,还有那些紫檀木的家具,大都价值连城,精美异常,还有县衙里明朝的大槐树,比起这些灰蒙蒙的建筑,老槐树看起来倒显得格外年轻。县衙的表演倒也生动,日升昌的解释倒显得空洞,还不如拿本书自个儿研究呢。明清一条街的感觉和书院门很像,但是商业化味道太重,不过那些推光漆器倒是很有看头,红旗手镯,镶贝首饰盒制作很精美,价格也还公道,至今遗憾当时没有买下。剩下的时间,我们几乎就花在城墙上了,我在上面留了一张照片,据说动作很经典,笑容很经典,看起来和当年亚运会的吉祥物熊猫盼盼有一拼。在城墙根儿,我们看到了很多当地居民的小院子,破败但是生活气息很浓,LY忙着告诉我北方各种常见树木的名字,看不出他对植物还蛮有研究呢。 离开的时候,鉴于在平遥古城内没吃上一顿热饭(价格太高并且没有时间),我们决定到新城内腐败一下。ly挑了一家装潢很不错的饭店,我摸摸兜,胆怯了,怕得把自个儿卖了,ly硬是把我扯进去了,结果花了不到40元,吃了三菜一汤,还赠送了一果盘,并且还是包厢服务!有道小吃很特别叫烤油姥姥,头一回听说,好像是薄面皮卷成卷,蒸好后油炸而成,蘸着酱油吃,别有一番情趣,不过吃多了就有点腻了。 回去的路上遇到一个50岁了但是还很有激情的导游,带的是德国团,和他聊了几句,很开心,算是这次旅游的额外收获,也为这次旅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当然也有遗憾,比如说一直想去的晋祠和常家庄园因为时间和经费问题没去,不过正因为有遗憾,才为下次造访提供了借口呢。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787561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