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西榆次老城游记(三) |
[游记]山西榆次老城游记(三) |
2008-07-01 sina.com.cn |
(四) 民俗作坊街确实冷清,不但象对面那头的商业街一样只展览门脸而并不开门,而且行人更少,甚至连一两面迎风招摇的旗帜都没有。大约是自己也觉着冷清的缘故,每家每户的门边上也是光光的。这正好让我放下纸笔来休息休息手指。满眼的灰颜色被高起来的太阳分拆成两半:靠右边的屋墙因为给阳光照亮,显出一些白的神色;而靠左边的依然带着黑色,阴阴的,凉凉的。三五个汉子坐在一处正在整修的房子前,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大概是还没有到开工的时间,也或许是刚忙过了一阵子,停下来歇口气吧。再往南走,街口给栅栏隔着了。栅栏那边,先是一片明晃晃的空旷的水泥地,然后是一溜不太高大的道观,隔得远远的,颇有些可望不可及的感觉。那是清虚观。 回望民俗作坊街,能留在记忆里的恐怕就只有那仅有的两处照在阳光里的树了。 离“十”字街口的古楼较近的是一株柳树。江南的柳树是婀娜的,不管是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盛柳,还是只伸展几枝素手的弱柳,在叶里,在干上,都透显着象她们身边的溪河里的流波一样的水韵。你眯了眼去看那层叠的枝叶,她们象一片绿色的水面在风里起伏;你睁了眼去觑那单薄的一枝,她莞尔嫣然地摇曳着纤细的腰枝。江南的柳都是这般的韵味吧。这株北方的柳呢,立在灰色的屋前,也垂下无数的绿色发丝,发色却象是因久未淋濯似的,带着干干的气息,看不到多少柔嫩的意思。风吹过来的时候,她们也只是把低垂在下的末梢象征似的摇一摇,让你看出一点风的影子,然后就静静地垂在那,不动了。你若是站在她的身畔,决不会象在江南那样忍不住伸手去捋一捋她的丝须的,你最多是象她一样,静静地站在那儿。莫非,北国的柳都是这般的安逸的神色。 还有一处靠近清虚观这一头,是两株枣树。这是北国常见的树。他们一前一后,立在一户院落门前的土台上。枝是疏朗的,即便加了许多绿色的叶子,即便他们将身子彼此凑拢,让树冠几乎结合成一体,透过那枝叶,依然可以清清楚楚看到隔壁灰色的墙和顶上净蓝的天。青色的枣粒园溜溜的,有的露在外边,有的掩映在枝叶的后,只要看得见一点影子的,都有一星迎着光的亮点。这使我想起了南国的柑橘,长满树的时候也是这般光景。两棵枣树生在门户的左手边,陪着它们的是门户右手边的两柱栓马桩,也象它们一样,一前一后的。它们中间夹着一条主人家进出时的窄道。就这样,枣树就生在这样的北国的院落里。 看见栓马桩,我记起先前的那棵柳树,好象树下也有块石头的。循路返回的时候,果真有一块石碑,仔细一看,上面还有两个字,好象是叫做“贸当”。莫非,这树后的屋宅竟是一家故时的当铺? (五)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5aa810010002ln.html3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