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夜宿皇城相府 |
[游记]夜宿皇城相府 |
2007-07-18 |
作为山西省二大旅游景点、4A级景区,阳城皇城相认可谓风光占尽,终日游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虽说笔者曾三次寻访这座典型的明清官宦巨宅,然相府管理处负责接待的马军主任执意留宿时,仍让我不由得喜出望外。 夜幕笼罩了庄重的古堡,相府内外一片寂静。站在内城北墙藏兵洞前宽敞的花雕长廊前,可见城堡四周山河拱塞、依山建庄、临水修阁,前低后高,疏密得当。星罗棋布的垛口上旌旗猎猎,似仍有家丁在晃动,护卫着这座历经400年风雨的相府。在这凄清幽深的黑夜,这一切都成为那段岁月的剪影。 以清康熙年间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为代表的陈氏家族,由一个外乡逃难者,发展到庞大的以文为依托,集官、商、家为一体的家族,与晋人的勤奋、智慧是分不开的。因“喜耕爱读”“耕读传家”,陈家“一门三进士,三世六翰林”,仅有作品传世的诗人就达33位。 俯望着黑黝黝,森然然的一片屋背,每个房间里不知困顿了多少苦读之人,漫漫长夜,燃尽了多少黄油苦灯,暑去冬来,又翻烂了多少经文古书。在陈廷敬诞生的世德居里,二层为藏书楼,俨然一个家庭图书馆。三层是藏板楼,可见当时为了知书达礼,“学而优则仕”,陈家不异投资建立起一个家族“出版社”。也正因为此,中国传统的“富不过三代”,到了陈家却延续了“五世恩荣”。 幢幢深宅大院,条条曲巷幽径,几盏迷离街灯,黯淡的月光下再响几下黯淡的打更声,古堡更显几分神秘,几分阴森。在相府管家大院的后面,有一狭窄潮湿的夹道,所谓“思过室”就在此,没有门窗,终日不见天日,冰冷的铁栅栏挡在门口,颇有地牢般之森严。内分两室,外室仅有二三平方米,内室伸手不见五指,面积比外室更小,里面是个水坑,用来重罚下人的。石壁间隙透出丝丝凉意,令人毛骨悚然。小小思过室揭开了古代士大夫的温和而虚伪的面纱。 夜色之下仔细审视这颇不规则的城堡建筑,轮廓鲜明,还真像个头北尾南的神龟,因而相府又有“龟城”之说,寓千秋永固之意。那龟背上驮着的该是那冷漠而森严两座昭示封建传统道德观念的石刻牌坊了。在高大的南城墙外,还有一座“悟因楼”,陈廷敬的孙女陈静渊,成年后嫁给沧州官宦人家,育一子后夫君病故,寡居一年后便回娘家,坐卧此楼,多愁多病。族人以“命中注定”加以劝慰。陈静渊一生的寂寞悲苦换来的却是“贞节”这冰冷的二字。 相府之夜,静谧而深邃,它使我看到了相府的另一面,好在那个时代已成为历史。如今的皇城村,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村民已住上了现代化的别墅,村里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特别是他们开发保护了“皇城相府”这一文化历史孤本,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文明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
原始链接:http://www.my8000.com/bbs/exchanges/travelnotesmeno.asp?id=111 |
转自:3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