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皇城相府

[游记]皇城相府

2007-07-21    52picture.com

匾额上“午亭”是陈廷敬的晚号,并赐楹联一幅“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是对陈廷敬一生功绩的至高评价,并且是康熙皇帝的封笔之作,此后,康熙皇帝再也不曾题字。

功德牌坊正面上方刻有“冢宰总宪”四个大字。“冢宰”是宰相的别称,“总宪”为督察院左督御史的别称。牌坊两侧刻有“一门衔泽”、“五世承恩”八个大字,意为陈氏一门五代都受到了皇恩。

外城墙的“步步登高”景点,台阶共有五十三级,向上看,只能看到“阶”,意为“步步登高”,登上顶望来路却只能看到“台”,意为“平步青云”。陈廷敬一生28次升迁,做官53年,和台阶数正好吻合。

纵观整个相府的建筑,惟有这座“御书楼”的房顶使用了金色琉璃瓦,因为这是存放皇帝手迹的地方,也表现了封建王朝严格的君臣之分。

牌坊之下“教化狮”

相府的建筑,体现着强烈的尊卑等级,像女眷居住的院落,修建在整个相府的最深处,屋顶是“卷棚顶”,没有屋脊和兽头,显示了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

吉祥虎头枕
陈廷敬与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

陈廷敬
陈廷敬原名陈敬,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一年(1638年),死于清圣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山西阳城县中道庄(今皇城村)人。陈氏以诗书、耕读传家,家风淳朴,家教甚严。陈廷敬从小受到良好教育。顺治十五年,陈廷敬科举中进士,同科进士中有两个陈敬,顺治帝为阳城人陈敬改为陈廷敬。借皇帝金口玉言,再加上其为人、做官之道,为陈廷敬治政为官、学术研究、展示才华提供了良好的舞台。这在清朝的汉人高官中是无与伦比的。所以,人们开玩笑地说,许多当官的到这里来,也想沾沾陈廷敬的灵气。因为“陈廷敬比刘罗锅、和绅和纪晓岚等更有运气,几乎没有背运的时候”。
陈廷敬以其学识、人品成为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在位61年,陈辅佐长达半个多世纪,除鳌拜,平三藩,大败噶尔丹,打击沙俄入侵,收复台湾等。陈廷敬提倡廉政,选拔人才,康熙明辨是非,识别忠奸;陈廷敬主张尊老爱幼,康熙每次外巡,召见70岁老人举行千叟宴,予以安慰、奖赏;他还提出重视教育,提高从政官员素质,考察德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倡导节俭民风,豁免钱粮赋税和严惩贪官污吏,用经济手段治理经济犯罪等等。
陈廷敬与康熙皇帝这一长一少、一师一徒、一汉一满、一臣一君各显才华,以辅佐重臣和旷世明君而载入中华民族史册。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实行退休制度,所有官员都不得享受终身制。这与现在的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有相似之处。而陈廷敬已年逾古稀,多次申请退休,但康熙帝不准,致使陈最终病死在相位上。这在清朝是罕见的,因为清规戒律和祖位是不能打破的。陈死后,康熙皇帝给其极高的荣誉,用现在的话说,名份、葬礼规格、丧葬费等等,都是史无前例的。由此看来,无论是从满汉之间、师徒之间,还是从君臣之间,都是一段佳话。

转自:http://www.52picture.com/viewthread.php?tid=8916038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