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1911年春孙中山加拿大之行述略

[游记]1911年春孙中山加拿大之行述略

2007-07-19    hoplite.cn

在辛亥革命史上,1911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风起云涌,风雷激荡,武昌起义的枪声最终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作为一个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在1911年的行踪关系到革命的进退成败,自然成了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但就当年2月6日到4月中旬他在加拿大的活动而言,各种书籍大多语焉不详,即使目前记事最为详尽的《孙中山年谱长编》也所载不多,甚至还有误记。本文主要根据加拿大致公堂方面的记录,参照其他文献,将孙中山1911年春加拿大之行作一梳理,供研究参考。
致公堂是国内天地会系统在海外的分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其余党复以海外为尾闾,三合会独盛,盖以此故,其后统名为致公堂”。加拿大的致公堂最早于1876年建于奎斯纳尔溪溪口。它是华人移民在美洲被排挤和歧视的情况下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组织起来的,目的在于“和睦梓里,遵大道以生财,委诸同人,效居奇而乐利”。正因为它具有互济互助的性质,受到海外华人的欢迎。至19世纪末,加拿大的洪门组织统一为致公堂,有堂所20余座,会众多达2万人,但“组织散漫,分子颇复杂”。而美国,致公堂分堂遍布各地,旧金山还建立了“金山大埠致公总堂”。不过总堂与加拿大的致公堂没有直接的组织联系。与加拿大的致公堂有直接的组织联系的是美国纽约的“美洲致公总堂”及其下属的美东各地的洪门组织。
1910年9月12日孙中山致函旧金山同盟会,指出:“美洲各埠近日革命思潮初至,锐气方新,且人数逾十万”,发动捐款应不成问题。他于同年12月19日抵纽约,次年1月31日(旧历正月初二)到旧金山活动。
在美国期间,孙中山给正在美国的加拿大华侨卢宝贤写信,约他一周后到底特略一家中国餐厅晤谈。在谈话中,孙中山要求卢通过进步学生为革命捐款,并商定将其所筹集的款项寄给洪门致公堂在纽约的代表。孙中山对卢宝贤说:“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我们所付出的代价一定会使我们的未来比想象的更好。”在此期间,即1910春夏,加拿大温哥华致公堂创办《大汉日报》,宣传革命,收效颇大。该报主笔冯自由于1911年初电告孙中山:“旅加华侨多倾向革命,保皇会势力大减,此时向之筹饷,大有把握”,邀请孙赴温哥华。
早在t897年7月18日,孙中山曾到过温哥华,住在杜邦街卫理会中国布道会。此时孙中山在西雅图致函温哥华致公堂,表示拟前往加属筹募革命军饷,征求同意。致公堂得信后以孙氏为洪门大哥,议决赞成,即复函表示欢迎。1911年2月6目(正月初八)孙中山由旧金山乘火车到达温哥华,进行宣传并筹款。前此,孙中山在2月4日写信告知其侄孙昌,并称:“有信寄,在三礼拜内可寄云哥华(即温哥华-引者注)《大汉报》”,计划“数礼拜之后当再回金山。”事前已得知行程的温哥华致公堂,预派会员陈扳崇、许昌平、黄树球、马昌廉等10余人往午站迎接,下榻卡罗街活士旅馆。
2月9日,致公堂举行公宴大会,设宴10余席为孙中山洗尘,同时欢迎慕义而来加盟之新会员60余人,以陈义式和孙中山为正副盟长,主持加盟仪式。
次日孙中山致信旧金山致公总堂众职员,兴奋地通报:“弟已于初八晚到云埠。蒙各手足非常欢迎,连日在公堂及戏院演说,听者二三千人,虽大雨淋漓,亦极踊跃,实为云埠未有之盛会。人心如此,革命成功可必矣!现加拿大公堂纷纷电邀弟在此数日,当即往各埠一游后,自满地好(Montreal,即蒙特利尔)出美境周游各埠,以冀振兴我洪门党势力。不日当拟一告白寄上,请由总堂出名登报,布告各埠洪门手足,以便陆续前往演说运动。届时自当寄上也。”
2月13日,孙中山出席当地华侨欢迎大会,发表演说:“我党之志谋固已早定,而著著进行。中国今日之陆军编成者十八镇,其中八镇以北京为中心,而散布于直隶。此等军人尝经袁世凯之训练,当时所称为‘新式兵’者也。其一镇则全系满人,有皇室之卫兵。此等军人若尽入吾党,则兵不血刃而大功可成。我党既有步兵三四万、炮兵七八千,而某处某处更有兵百万。地方人士勇而好战,我党为之供给武器,则大功之成可以操券。所恐者,则外国之干涉耳。今满洲政府之对于施行宪政、开设国会,无一毫之诚意,故到底不能见诸实事;即见诸实事,亦决无效果也。政府无统辖之力,以愚蒙人民为政治之秘诀。此虚伪之政治,必当去其根柢而一新之也。”温哥华致公堂在孙中山逗留期间曾举行第二次欢迎新会员大会,新加入者70余人,亦以陈文式、孙中山为正副盟长,主持加盟仪式。
同月14日,致公堂组建“洪门筹饷局”,由陈文式主持,岑发琛为司库,陈臻为中文书记,黄希纯为西文书记,冯自由、张孺伯为顾问,还有劝捐员若干人,致公堂捐加金3000元以为首倡,个人捐款则以岑发琛为坡多。经月余之劝捐,共得款加金13054.80元。根据已知资料,这个“洪门筹饷局”比同年7月孙中山在旧金山设立“洪门筹饷局”要早5个月。然而人们对后者耳熟能详,对前者却所知甚鲜。
孙中山居住温哥华13天(2月6日-2月18日),一切费用,皆由温哥华致公堂供给,支付加金如下:
旅馆房租97.30元
电报费195.40元
饮食费225.45元
舟车费173.65元
以上合计691.80元
加上其他杂费,总数在加金700元以上。
孙中山在温哥华还会见了日本记者,除争取日本舆沦界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外,他热情维护华侨合法权益,猛烈抨击了加拿大政府歧视亚洲各国侨民的政策,指出要“唤醒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2月18日,孙中山在征得域多利(Victoria)致公堂欢迎之后,偕同廖翼鹏由温哥华乘船前往卑诗省重要商埠域多利。孙中山曾于1897年7月20日至8月1日到过该地,当时居住在专售中药的李元昌公司,并在卫理会与华侨接触,“目标是组织一切可得到的力量联合反对中国政府”。这次域埠致公堂事先得温哥华方面电话通知,即派罗超然、容家先、林立混至码头迎接,乘车直至堂所,旋偕往域多利旅馆休息。次日在堂举行的欢迎会上,孙中山问及该堂楼宇是否自置,负责人给了肯定的回答,称本堂楼宇是自置,全加各埠致公堂堂所亦大多是自置。孙中山听后甚喜,因为当时接济国内志士起义,急如星火,如能将楼宇抵押借款,可以应急,俟捐集义款,再行归还。
20日,致公堂又假座政府街之中国戏院举行华侨大会,请孙中山演讲。在演讲中,孙中山详细解释了在国内历次起义经过及失败原因,并称“清廷所训练之新军,大多数同情革命,愿意效力,但缺乏运动经费及饷糈,未能举事,今若筹得三十万元,便即发动推翻清朝,光复汉土”。当时域埠侨界中,只有司徒旄、吴尚鹰等组织的“击楫社”及洪门人士,对革命立场较为坚定,此外其他侨胞对革命多抱犹豫观望态度。因此听众中洪门人士对孙的讲话均鼓掌赞同,但也有人不以为意,有的甚至认为荒谬。
21日,孙中山在致公堂召开的全体会员大会上讲述洪门历史源流和迭次在国内发动武装起义经过,又说:“洪门团体以反清复汉为宗旨,现时清祚已衰,内忧外患,政权摇摇欲坠,正是洪人闻鸡起舞,奋力报国之时。内地革命队伍已备,所欠缺者钱财耳。若吾人在海外筹得三十万元,以供给国内枪械之需,便可推翻清朝专制皇朝。”演说完毕,随即讨论筹饷问题,由于盟长马延远不在埠,众人议而未决,乃即致电锦碌(Kamloops,又称金仑巴)促其速回。数日后马盟长返回,立即召开第二次会员大会,温哥华及纽威士缅士打(New Westminster,华侨俗称二埠)两地致公堂应孙中山之邀,派黄树球、李枢为代表参加会议。马延远在会上说,洪门以反清复汉为宗旨,今孙大哥前来策动革命工作,我洪人义当赞助,戮力筹饷。大家一致赞同。孙中山随即发言:“为应付内地起义之急需,如个别劝捐,恐缓不济急,贻误时机,不如将楼业向银行借贷,以应饷需,然后筹款将债项清还,如此方能事半功倍。”林立混、黄启贺对此表示反对,称创业维艰,当年经几许艰辛,始购置此楼业,现时轻言押去,恐将偿还不易,以致丧失业权,殊非善策,不若现即进行劝捐。孙中山说:“不必过虑,倘革命无成,我将再来此地,介绍我香山县籍梓里,尽量加入致公堂,集捐款项将负债还清。”第二天下午1时,致公堂又假座升昌街乙和益戏院再请孙中山演说,到场者约600人,座无虚席。主席马自隆宣布欢迎旨趣,介绍孙中山演讲。孙中山叮嘱:吾人应以革命救国为重,不可卸责,会上即成立“筹饷局”,推定陈秤、马大宗、黄沾负责沿门劝捐,得加金800余元。
两天后,致公堂召开会员大会,议决通过变产救国,以该堂砖楼一座连地向银行抵押贷款加金12000元(加金汇率比港元为高),以为中华国民救济经费之用,为了避免触犯当地法律,不用捐助外国军费名义,而用救济名义。多数公允赞成。在律师楼办理手续时,全体会员在贷款合约中签名认可。
孙中山在域埠居留4天,致公堂在他离埠前一日,邀集侨商在炎记酒楼设宴4席送行,并委派该堂谢秋随护孙中山遍访全加各埠,月薪加金60元。
2月23日晨,孙中山偕李丙辰由温哥华乘火车抵锦禄市。早在10天前(2月13日),锦禄致公堂在新建立的堂所举行进伙庆典前,就邀已抵温哥华的孙中山前来参加开幕礼,但孙中山因事先已约定到温埠附近各地访问,乃复电须俟2月下旬始能前往。此次如约前来,当地致公堂十分高兴,会员谢国彦、邓松、周家简、周开琳、梁祉善等20余人出资雇用西人音乐队在车站迎接。到堂所后,孙中山见堂中高悬为共和牺牲之第一人陆皓东所设计的青天白日旗,十分高兴地说:“我遍游美洲各地,未见此旗,而本处独有,诸君可谓得风气之先矣。”
致公堂安顿孙中山在旅馆居住。24日在堂所设宴欢迎。晚9时由陈就主持,请孙中山演讲。孙中山略称:“革命志士在国内起义,财力已竭,在香港之统筹部,欲推胡汉民前来美洲各地筹款,胡以未到过美加而坚辞,改推黄兴来,黄谓他是湖南人,在言语上与侨胞沟通不便,不肯前来,遂公推本人前来,因我为粤人,且曾到过美洲,侨情较熟悉也。”他又说:“国内人才已备,如饷械有著,便可举义,推倒清朝。举镇南关一役为例,如给予清兵每人银百元,便可倒戈投诚。此来欲筹款三十万元,作为运动(策反)费,各位如捐款五元,他日革命成功,政府可还给十元”。演讲会中即席劝捐,有人提议将致公堂楼业变卖换款,但后查该楼业已欠西人鲁顿之债2500元,不能出售,只得由致公堂即捐500元,交由温埠筹饷总局汇港应急。
翌日午后,孙中山与李丙辰同乘火车往埃上哥夫埠宣传,致公堂赠孙中山程仪100元,赠李丙辰20元。孙中山表示,程仪不敢受,但可作为加捐饷银。去一日后复回该埠,晚间在堂所开谈话会,孙中山要求大家提出问题进行辩论。张某问:革命战争能否招致中国被列强瓜分?孙中山答:流血则有之,瓜分未必也。
2月26日,孙中山偕李丙辰抵乃磨(Nanaimo),从该地乘船到温哥华仅两小时,华侨大多为矿工,致公堂在光绪末年已置有楼宇为堂所。孙中山行前发出电报预告行期前后不同,因此当地致公堂未派人迎接,乃由李丙辰雇车直抵致公堂,由负责人安排在台山人李牛住宅为居停之所。晚上9时由盟长何就主持,在堂所举行演讲大会,参加者50余人。孙中山称:“洪门宗旨是反清复明,吾人人会时,曾向五祖宣誓效忠此旨,现时抗清之时机已到,吾人如不乘时举义,便是违背誓言。”旋报国内革命形势,听众群情振奋,反映热烈。1l时散会,何就等人在南京酒楼设宵夜3桌。席次,孙中山对何就说,在堂所演讲,非会员不能到听,不若另择地方公开演讲,以广宣传,收效较宏。何就答允安排。次日晚6时,乃假座板街18号联益番摊赌馆为会场,劝令各商店停业往听。到场者100余人,由何就介绍孙中山演讲。孙中山讲:“为适应目前情势,拟先在广东起义,因为清廷训练之新军多同情革命,清政府无异替吾人养兵屯械,即北方统军之袁世凯,亦与革命党人通款曲。”演讲后孙中山还一解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众皆满意。最后提出捐助军饷,各人出门时,逐一劝捐,共得加金100余元。
28日,孙中山由何就、李牛、李丙辰陪同,向各矿场矿工逐一劝捐,得款700余元,连昨日所捐,合共加金908.50元。由何就亲自带交域多利致公堂,转汇回港。
孙中山在乃磨住了3夜,旋转往面巴仑埠(cumberland)。面巴仑也是煤矿劳工聚居之地,华侨为数颇众,组立致公堂甚早。3月1日晨9时,孙中山偕李丙辰由乃磨埠乘船抵离面埠华人区不远的友仁湾(Union Bay),致公堂派林佳、黄沾、张其表等驾车在码头迎接,载返欧鲁街100号住所,并指定陈有之餐馆为每日宴会处,又假黄衍住宅为孙中山下榻之所。当时当地保皇党之势力尚盛,风传该党人卢某企图狙击孙中山。致公堂为慎重计,派黄沾、黄沛霖、马大宗、陈秤4人,怀手枪日夜轮流守护,以防不测。此前域多利致公堂派遣谢秋随同孙中山访问各埠,因域埠以堂所押款助军饷的各项手续已办妥,赶来此地会合出发。
3月6日,孙中山在温哥华致函美国友人布思,告诉他“我约于一周内离开此地往纽约,途中拟在金巴仑、卡加利(calgary)、云尼辟(Winnipeg)、杜郎度(Toronto,即多伦多)和满地可等地停留,预定于一月内抵达纽约”。信中孙中山还通报了他的工作:“目前我正在我的侨胞中募款,并已募集所需半数以上,余下部分则希望能在我东行过程中募得。一俟募得足够款项,我们将立即展开工作。”
3月19日,孙中山由温哥华起程东行,沿途停留,当晚到达金仑巴。次日他写信给吴稚晖称:“此地有华人四五百,甚热心革命。弟拟停此一门,明甲即往别地。”他还告诉吴稚晖:“弟近在加拿大西隅之云岛高华、域多利两埠及附近数处经营筹款,一月有余,已得所需之半数。今尚后一半,当往加东各埠筹之。加属行完,则再入美国”。
21日早晨,孙中山等一行前往利维士笃(Revelstoke),企龙拿(Kelowila)致公堂派向导陈祯相随。利维士笃处于万山丛林之中,华侨共约百余人,90%是致公堂会员,自置楼宇于富伦街,只是人息不多,经费赖会员捐助。1911年春,会员闻孙中山不日到来,当即发起捐款,共捐得143元5毫,专用于招待。3月28日,孙中山偕谢秋、李丙辰、陈祯由企龙拿埠到达利维士笃,致公堂派吴仕、梅恩、吴桐等10余人在车站欢迎,接到堂所稍作休息后,再由吴仕陪同,偕往中央旅馆下榻。当晚8时,由盟长梅恩主持在堂所举行演讲会,听者百余人,10时散会,10时半夜宴,即席举行募捐,决议每人捐5元,两天共得款约加金600元。致公堂另赠孙中山程仪60元。然后,吴仕送孙中山回旅馆。入房后,吴以手电筒遍照各处及床下,孙中山问何故?吴回答说:为慎重保护也。孙中山感慨地说:“清政府悬赏二十万元购吾首级,今在海外旅游,幸赖洪门手足护卫,乃可化险为夷。”如果当年在海外没有洪门人士的保护,孙中山很难逃脱清廷鹰犬和保皇党人的魔掌。
29日,孙中山亲笔致函二埠致公堂:
二埠同志公鉴:弟到贵埠时,备蒙厚欢迎,又蒙竭力助饷,公义私情,感激无尽,别后一路所经多埠,群情皆甚踊跃,足见人心思汉,天意亡胡,革命成功,指日可待也。现当预备进行之中,需款极急,贵埠所捐之数,务望早日收集,寄出云埠《大汉报》筹饷局员刘儒昆、岑发琛两君收入,橐汇前途支应,毋误事机,至为幸甚。弟昨日抵利维士笃埠,今晚搭夜车往卡技利。此致,即候义安不一,弟孙文谨启,西三月二十九号利维士笃发。
31日午刻,孙中山偕谢秋乘火车东行,而陈祯及李丙辰则西返。
4月1日孙中山抵达亚省第二大商埠卡技利(即卡加利),此处有致公堂会员甚多。他们预派雷家泽等4人在车站迎接,并安排九街“多名人”旅馆为他下榻之地,以中央街210号广荣记为膳食之所。未自置堂所的致公堂以中央街206号A之广华源商店为会议地点,以台山人李佑枢为会议主席。孙中山宣称:“此来为筹款用于运动清新军起义,实行倒戈反清,顷运动已臻成熟,只欠缺资财而已,望侨胞大力支持,多多捐助义款,完成革命大业。”旋致公堂议决于三天后乘周末之暇,租赁中央街阿芬戏院为演讲场所。该晚7时开会,请孙中山演讲。孙中山首述扬州三屠惨史,力斥清军残酷,再述目前国内抗清革命的情况,呼吁侨众掌握大好时机,捐输以促成革命,建立共和政体,共享自由幸福。至9时散会。
当日孙中山写信给日本友人宫崎寅藏,称:“弟近日遍游加拿大,所到颇蒙华侨之欢迎,不日当能大达目的也,可为告慰。”以后数日,雷家焊、周来、马经典等人作为劝捐员,出发劝募,沿门募款,共得加金800余元,尽数捐作军饷,另由致公堂同人致赠孙中山程仪百余元。
孙中山在卡加利居留期间共出席宴会3次,分别由致公堂、侨商、香山籍同乡雷华汉等作东,地点在杏花楼及广荣记。在此期间孙中山接香港急电:“请于五日内筹电三万元,否则危。”他焦急万分,放弃了原定访问其他几个小埠的计划,婉谢了列布理治埠(Lcthbridge)致公堂来函邀请而直往温尼辟。
4月5日孙中山抵达加拿大第三大埠温尼辟(即云尼辟),该地位于加拿大中部,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致公堂人士局此者众多。会员李松、李雄锐、黄杰等8人闻孙中山即将来访,自动集捐加金100元,寄交域多利致公堂赠予孙中山作为旅费,请他来加中一带宣传革命,不料此款未到,而孙中山已偕谢秋来到。后来李松等人便将此款捐助军饷。致公堂预先在倾街15号亚力山大旅馆租定高等房间为孙中山下榻之处,聘李枢为厨师,专责治膳,并备专用汽车代步。当晚孙中山在致公!救座谈时解释了要在加属筹款30万元的缘由,称必须达此目的,反清一事命方有成功之希望。散会后,致公堂在倾街上海楼设宴为孙中山接风。翌晚又在致公堂座谈,讨论筹募事宜,即席捐得千余元。
6日午后2时,致公堂借用乐根行陈林餐馆跳舞厅举行演讲大会,到者300余人。孙中山演说后,由李汝扼要转述其意,并鼓励听众慷慨解囊,公推黄德相等为劝募员,连日总共捐得加金3000余元。
当日孙中山致满地可同志函云:“弟今晚由云尼辟埠前往杜郎度,礼拜一、二便可由杜郎度前来贵埠,起程时当再从杜埠发电通知就是。到时宜稍秘密,不必太为张扬,各西报亦以不宜使知为合。”
4月7日,孙中山由温尼辟偕谢秋到加属第二大埠多伦多(即杜郎度),致公堂会长谭义等迎接,下榻于倾街爱德华旅馆。当地华侨工商业繁盛,侨胞众多,分属致公堂或保皇党,致公堂会员当时约有三四百人。孙中山为了提防保皇党人破坏,嘱谭义吩咐旅馆账房,不可接受任何人到旅馆访问。每日三餐概由广生酒楼送到致公堂进食,外出亦有人陪伴。
第二天,致公堂由谭义主持租借皇后街域多利堂举行欢迎大会,孙中山演讲反清革命之意义,报告国内志士起义经过,吁请侨胞热心捐助军饷,革命必能成功。随后由李佛池致答词,至11时敞会。孙中山在多市逗留4天,致公堂为此事支付经费,计加金电报费290元、宴会费800余元,孙中山行前又赠程仪100元。
当孙中山在多市时,加拿大第一大商埠满地可致公堂会长朱开敦、副会长关兆畅已预先向会员捐得欢迎费300元,致函孙中山表示欢迎,并称已雇西乐队在车站欢迎,以壮声势,以广宣传。1897年7月11日到12日孙中山曾在满地可逗留,该城偏处东方,华侨人口虽不及温哥华、域多利、多伦多之盛,然亦逾千人。这次旧地重游,革命形势已经形成。4月13日,孙中山偕谢秋乘火车抵满地可,彭崇盟长、朱开敦、关兆畅两会长,上车迎接。孙中山不愿过分张扬,事先函谢,因此西乐队没有到场。孙中山一到致公堂堂所,就迫不及待在座谈时提出,广州起义失败,为济助逃到香港之义士及发动更大规模之武装抗清,急需款项,今日即需款6000元。旋在圣罗伦士街新伦敦餐馆设宴欢迎时,孙中山又重提此事。彭崇即席劝捐,得款加金5700元,孙中山取出300元,凑足6000元之数,由朱开敦及理财谭俊扬经过满地可银行汇交香港李煜堂。迨孙中山从满城转往纽约后,函告满城致公堂,称该300元乃多伦多所募之款,请即寄回归垫,致公堂随即如数寄纽约归还。
孙中山在满城时,致公堂假座缅街402号2楼举行演讲会,并吸收新会员关旭初等43人,由孙中山及彭崇主盟,仪式照古礼隆重进行。这个月凡新旧会员上楼梯时,均被强行剪去辫发,以示高昂的反清革命情绪。
4月19日,孙中山由加拿大抵达纽约。
1911年春孙中山在加拿大的活动,在广大华侨中特别是在洪门致公堂内传播了革命的思想,布下了革命的火种,并且开辟了新的革命经费来源,对辛亥革命在国内外的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加拿大致公堂的捐款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国内的反清武装斗争。在武装斗争第一线的黄兴等人收到域多利致公堂汇款后,于3月6日致函致公堂同志称,“前日收到尊处汇来军事费三万元,当即电复由温哥华转达,想已收悉。此间诸事俱已着实进行,规划以两粤为主,而江、浙、湘、鄂亦均为布置。经济问题自得尊处巨款后,亦已解决过半。若美洲如金山大埠等皆能实力相助,则成功必矣。尊处同志闻系先变产业,以急应军需,热度之高,洵为海外所未有,同人等不肚感服。内足以作战士之气,而他埠同志闻风而起者,当亦踊跃倍于寻常矣。…一各埠致公堂情谊相通,尊处以大力为倡,想必已有电函转告,使皆倾力赞助。事机甚迫,于现时多得一分之经济,不止有百十分之效力也。”事情正如黄兴等人所预料,域多利致公堂将公产楼宇抵押给银行,以所得款项支援国内革命的消息传出后,温哥华等地致公堂纷起效法。
3月12日,黄兴等人在致冯自由的信中说:“昨午得来电,知温哥华又汇到一万元。”加上前次收到域多利致公堂款3万,“今美洲加属亦已筹到四万”。“以加拿大一属而筹得如许巨款,……佩感何似!”并且进一步表示:“从大局论之,事若发起,幸而有成,内地固不乏资,而外力仍不能无赖。以军用浩繁,无能预算,且购械、购船等类有不可限之于何方面者”,对加拿大致公堂的筹款抱有极大的期望。
5月7日,孙中山给是年春陪同他在加拿大各地筹款的致公堂成员、同盟会员谢秋写信称:“近日省城之事失败,其原因皆金钱不足,故不能于杀将军之日起事。***严防,三月二十九日谋泄,迫动黄兴君亲率*千人,力破督署,转而攻军器局,势孤不克,力战出城。黄君受伤,幸安全出险,其他之将领如胡君汉民、赵君声皆无恙,但伤亡士卒数十人。然敌之伤亡十倍于此,闻李准亦死。此役***军之敢勇英烈,为全球各国所***叹未曾有,革命之声威从此愈振,而人心更奋发矣!今日急务,必当筹足大款,乃能速收成效也。兄可不必急于回港,望到各处鼓励人心,使之同心协力,则大事易为也。此次以限于资财,不能经营北方,只能就广州下手。……吾党计划,欲选敢死之士八百人人城劫督署、占军器,为打开城门俾新军入城取回子弹枪械,则必能制巡防营及旗满兵之死命矣。乃此八百人选定之后,以费用不足,不能早集,此弟与兄到卡加利之时,得接港电云:‘请于五日内筹电三万元,否则危’,则指此事也。弟当时接电,如何焦急,亦兄所知也。故舍各处小埠不到,而直往电厄[云尼]辟,冀有所得,岂料不过数百。及至杜郎度,则刺将军之事发矣;若此时订揿,乘机而起,当可成事也。此事发现之后,始得杜郎度变卖公堂之万元,然后党[军]乃能陆续进城。然款犹未足,人犹未集,而被敌之严防,三月二十九日事泄人拿,不得不动,故此失败。自省城失败后,叫处亦继起,此足见人心之可用。唯省城为主动军,已遭失败,各处偏师虽或得移,恐难持久矣。”孙中山在信中还告诉谢秋,他在芝加哥发起一中华实业公司,欲筹资本百万元,专以供充革命军费,而收成功后之利权。“望兄回经各埠,顺以此事通告同志。此公司每股百元,以一万股为限,将来革命成功后,专承办开矿,专利十年,此一为侨民求利之一大法门也,望兄鼓吹之。”
5月下旬,黄兴、胡汉民1911年向孙中山、冯自由暨温哥华、维多利亚各埠同志的报告称:“美洲则域多利致公堂变产电到三万四千;温哥华致公堂电到万九千;满得科埠电到一万一千;金山一万;檀香山二干;纽约二千余。”域多利总堂“后闻大埠(指旧金山-引者注)中国同盟会、致公堂拳大哥(指孙中山-引者注)之命统一”,亦“与同盟会友统一焉”。
7月,孙中山在旧金山仿照加拿大办法,设立“洪门筹饷局”,不久又亲自周游全美各埠募捐。温哥华致公堂在孙中山的鼓励和冯自由的协助下,于10月14日再次设立“洪门筹饷局”,由盟长陈文式主持,司库岑发琛、书记许昌平、核数郑赓唐、协理林道壬、黄恭严、蒋浓可、陈宏柏、马心友,积极进行筹募,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共捐得加金l0l35.50元。旋于10月6日、10日、11月21日,共汇美金一万元,交与旧金山“洪门筹饷局”汇回香港,以供军费。
据资料综合,孙中山在加拿大募得义款约共77000余港元,占“三二九”全部经费15万港元之一半。
孙中山1911年春加拿大之行与1897年夏之行相比,实际的效果和所依靠的力量均有很大不同。1897年孙中山由加东到加西,作了20天旅行,试图建立人脉关系。他依靠的是基督教会,受到的是基督教友的照应。在温哥华,他住杜邦街卫理会中国布道会;在维多利亚期间,他还在卫理会教士陪同下,参加了教会的会议。因为他当时还没有加入洪门组织,所经各地致公堂人士多以外界人视之,自然不会予以招待,因此未获得来自这方面的实际效果。当时戊戌变法尚未发动,加拿大华侨还不知康有为何许人,更谈不上有什么保皇党。孙中山当时在加拿大活动,只须提防清政府的暗探。然而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由于康有为在海外多年苦心经营,保皇党在美国和加拿大华侨中发展迅速,势力很大。因此,1911年春孙中山的加拿大之行面临着艰难的局势和紧张的氛围,然而致公堂对他严密保护,承担所有公私经费,为他开展革命工作提供联络渠道和当时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条件。孙中山审时度势,以美国致公堂为背景,争取它的声援,他充分尊重加拿大致公堂组织的意愿,在他们的帮助下到各地演讲,宣传革命,筹集款项,而且也不忘协助致公堂吸收新成员。众望所归根基牢,云路招展前程好。在孙中山卓有成效的宣传鼓动下,加拿大华侨特别是致公堂人士为祖国的辛亥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转自: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xhgmwsg0007.html33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