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广东之行(四):造访江门梁启超故居 |
[游记]广东之行(四):造访江门梁启超故居 |
2007-07-19 baidu.com |
我们刚到江门,就听老X介绍,这里是梁启超的故乡。出于对梁先生的敬仰,大家在工作之余筹划着去瞻仰梁启超故居。 昨天中午,老X在饭堂就张罗利用午休时间去转转,看看江门的街景。因为下雨,大家观风望景的兴致锐减,车在路上转了好一阵,还不知道去哪里。还是强巴浩脑瓜反应快,问了梁启超故居离此不远,便提议去那里看看,大家一致同意。 其实梁启超的故居还是比较远的,在江门市的新会区茶坑村,驱车有一个小时的路程。到了茶坑村,雨已经小了许多,大家才得以下车照相和观景。还没到梁先生的故居,我就被池塘边的榕树吸引了,一个个低首垂发,颇有老者之貌,恰和梁先生呼应了,我赶紧掏出相机拍了几张,尽管景色美,但我的手艺不高,加之阴雨天,照出来的效果并不是很好,灰蒙蒙的。各位博友将就看吧。 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梁启超故居,坐落在农舍之间,是一幢古色古香的青砖土瓦平房,由一正厅、一便厅、一饭厅、二耳房组成,还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面加盖了白色的故居展览馆,塑有梁先生的雕塑。还没到展览馆,我就看见展览馆前的水池中有成群的鱼儿在游玩,清池、红鲤、白楼、绿树、灰天(小雨还在滴),构成了浑然成景的画面,忙不迭地再把相机掏出,吧嗒吧嗒地照了起来。 我们参观的展览馆,里面是以图片和文字说明为主.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茶坑村人,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有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之称,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包括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从介绍看,梁启超是个天才神童。他出身于诗书世传的耕读之家,祖父梁维清是晚清秀才,父亲梁宝瑛是乡村书塾先生,梁启超自少便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超凡的智慧在他小时候便充分显现出来。从四岁开始,梁启超便在母亲赵氏的教导下学习认字,五岁开始便随祖父阅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著作,六岁时已会运用所学经典吟诗作对,七岁起便开始学写文章,八岁便能写出洋洋洒洒的千言佳作,据后来梁启超自己所说,《史记》一书他能背诵十之八九,几乎过目不忘,熟记唐诗、宋词更不在话下。梁启超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七岁考中举人,1890年梁启超师从康有为,求学于万木草堂,接受维新变法思想。先后倡导、发动公车上书,通过强学会、《时务报》等积极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参与和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杰出代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戊戌政变后,他东渡日本,并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广泛宣传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社会学说,影响和启迪了整整一代人。 辛亥革命后,梁启超回国,先后入阁任司法总长、币制局总裁和财政总长,特别是组织策划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战争”,在战争中发挥了“一支笔强于十万雄兵”的巨大作用。1918年,梁启超感愤于军阀的黑暗统治,离开政界,转而专注于学术和教育事业,组织共学社、讲学社,受聘南开大学,主持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与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等合称为清华四导师,担任京师图书馆、北京图书馆馆长,此外,还在全国各地进行巡回演讲。在学术研究方面获得较大成功,对中国历史文化研究非凡的成就,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一生著述宏富,达一千四百万字,结集为《饮冰室合集》。 (下面各图为梁启超故居的一些小角落) (这张照的艺术不?) |
转自:http://hi.baidu.com/yaochangwenxiansheng/blog/item/0890c833e050a043ad4b5f98.html8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