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碧影流过红廊去――清晖园记 |
[游记]碧影流过红廊去――清晖园记 |
2007-07-25 landaishu.com |
入清晖园,印象最深的是那无处不在又仿佛在流淌着的的绿意。 南国的冬天自是不乏绿意,然而衬着清晖园的亭台楼阁,水木清华,廊桥绮梦,雕梁画栋,这绿也仿佛沾点古色古香,分外的古雅起来了。 尤其是红蕖书屋周围的绿,那深碧浅绿,碧水红亭,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想来读书人对于书屋更为重视。 书屋气势庞大,四面皆由雕花窗嵌彩色玻璃而成。四周更是扬柳依依,碧水连波,旁边还有极具特色的波浪形墙壁围护,扇形窗作景。心里正疑惑着这么大而气派的建筑物却无一字一匾;穿过书屋至一雕花圆形门偶然上望,才发现这里就是赫赫有名的红蕖书屋。“红蕖书屋”四字黑匾绿字,丝毫不显张扬。而这里似乎是一后门,一条走廊又不知将连向哪边。 这时恍如有悟。这也是园主的匠心别意吧。读书人不宜张扬,好好读书,悄悄读书,这自是退隐的读书人最好的读书方式。静心读书之余当然不忘享受清风明月之雅事。将自家园林置成图画一般的景致当然是中国读书人的拿手好戏了。 这时不禁想起《儒林外史》那个聪明的读书人庄征君。他是个当时极出名的读书人,连皇帝也因此召他去,他最终还是因淡泊名利辞官,皇帝还赏赐了一个元武湖给他,当真是既逍遥又风光,一如这清晖园园主龙应时。 八展来香亦颇具特色。“八展来香”是一屋之匾(应该是有一个正名,但我一直不知何名)。只见这屋四周环绕着一道碧水,碧水绕屋而流,屋周围种有数株比人还高的桂花,正是花开时节,暗香浮动,沁人心脾,果有八方奇香袭来。这屋不知园主何用,但想复日炎炎,在此屋看书下棋,岂不惬意非常? 怪道古人常言“大隐隐于世”。隐于如此园林之中,闹中取静之地,方是常处之道。如果有一天突然想吃一碗双皮奶,呼喊一声,自有丫头仆妇应声而去,一碗新鲜滚热的双皮奶即到。如果隐于山林,自然无此福享了。 最后到的小姐楼,也称作船厅。印象颇深。 船厅的正面是一方荷塘。这时当然只蓼蓼数根枯荷而已。然喜欢那句名诗“留得残荷听雨声”而流连不止。虽则今天阳光灿烂,但遥想在荷塘中的澄漪亭品茗听雨的意境,不禁悠然神往了。 要登上小姐二楼的绣阁,倒也是不易的。楼梯窄且陡又暗,虽然只短短的几级。我们这整天走路的天足也要小心翼翼,但想小姐莲足纤纤,如何登这座楼呢?丫头就想必更难了,还要斟茶递水什么的,也许习惯成自然罢。 小姐楼孤零零地独处一地,面对荷塘,四周都只有一层楼房,不知为何独小姐楼高耸呢? 胭脂就说不敢住这么一个地方,没有安全感的,情愿住一楼。我却喜欢这里,或只喜欢“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一句而已。 最喜欢的还是各式漏窗、雕花门。各式各样的漏窗,雕花门各有各意趣。或如扇,或如瓶,或方形,或圆形,或一石,或一树,或一叶,皆成别致的风景,又如一幅幅生动的活画,与各回廊,直廊,曲廊,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 游了半天有些累了,便与胭脂在沐英桥旁,梧桐树下略作歇息。人一闲便又有些得陇望蜀起来。如果这里有一个茶室该多好啊!也不必大,反正游人也不多( 也许因为今天不是节假日)。游园累了,可在这里品品茗,谈谈天,即使不能居住如此精美的园林,偶尔自我陶醉一下也是好的。 我一向不甚喜欢人工造景,可身处这别致精巧的园林之内,又感到人力之巧妙,而这巧妙又如此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清晖园虽占地不大,然则心思之精巧,令人一步一叹,一景一思。 这是一个极精致的园林。 中国园林之精华想必已融洽其中,中国读书人的思想也已渗透其中。 |
转自:http://www.landaishu.com/home/blog_read.asp?id=226&blogid=173829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