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6元旦云南行游记,六库

[游记]2006元旦云南行游记,六库

2007-07-16    

早在2004年的春节云南行,在丽江的百岁坊客栈听到驴友讲起他们的怒江行,心中就有了这次旅行的萌芽。事隔两年,我们终于在05年和06年的交接之际,将计划变成了现实。

行程计划:
D1 12/24日 北京--昆明—大理 宿:四季客栈
原本8:50的飞机,却在登机后告之飞机除冰,不能正常起飞,一下子就延迟了一个多小时,到达昆明时已13:30。
赶到南窑车站座上昆明至大理的高快车,经过5个小时到达大理的下关。赶上圣诞节,满城的大人小孩都在狂欢。我们打车到达大理古城,车辆无法进入城内,只得徒步前往四季客栈。一路上被狂欢的小孩喷得满身沫沫。
费用: 飞机从北京至昆明3折540元(需要提前预订)
昆明至大理汽车:4.5小时,高速大巴¥92元
打车从下关至古城30元
四季客栈住宿:标准间120元
餐:58元
D2 05.12.25日 大理--六库 宿:六库交通宾馆
圣诞节的狂欢也导致我们第二天的行程延迟了半天。一觉睡醒已经是10点钟了,饱餐了客栈的自助早餐后,中午抵达下关客运站,选择15:00高快车至六库。快到六库时遇边防检查站的检查(一路上类似的检查都成了家常便饭),过了大桥后就抵达了六库的客运站。
因为下雨就近住进了交通宾馆,而没有去之前打算的怒江州宾馆,而且怒江州宾馆的标间要120元,还是省点吧。
按照攻略,沿着车站往大桥方向没有找到腾越饵丝,就直接往桥头方向去找老窝火腿店了。火腿确实是货真价实,就是味道稍微咸了点儿,而且量太大,两个人根本吃不了。
费用:下关至六库高快车57元;餐+水果55元;住宿费用标间70元。
小贴士:下关至六库200多公里,高快车每天只有两班。如果能够坐得了夜班车的也可以直接选择到福贡。

D3 05.12.26日 六库--福贡--贡山 宿:山丹宾馆
下雨天气有些冷,购买了10:30分发车至贡山的车票,背包经过站内去找车时,一群等到生意的小车司机在有意无意地与过往的旅客搭话“片马去吗?”等等,当一个不太自信的声音“丙中洛去吗”飘进我们耳内时,我们询声音与问话的年轻人目光对视都善意地笑笑,表示我们的回绝。来到了我们即将要坐的班车前,车是辆老旧中巴车,我们的包太大,需要放到车顶上,但是天还在下雨,车身也很泥泞,我们有点儿心疼了。想到刚刚那个不太自信的声音,经过询价、退票后,最终选择了包车前往贡山。一上车,司机小沈就说,“一见你们背包,就知道一定是经贡山去丙中洛贡山的”。嘿嘿,让他猜着喽!
一路走来,小沈也在尽可能地介绍着他所知道的怒江。小沈是在贡山长大的,后随家里一起搬到了六库,对路况和当地风俗还是很了解的。
冬季的怒江,确实与它的名字不相符,水位很低,水流绵绵,甚至有些水面因它碧绿色的江水更加映衬出一股平静。雨时停时下,云雾也在山谷中不停地变换,伴着青山、碧水我们穿行在峡谷之中。一路随停随驶,在一些有浅滩的地方与怒江进行了亲密接触。
途中经过很多吊桥,还有石月亮、利沙底群石景观、江心松、怒江溜索,在福贡午饭;
过了福贡后,老公还亲自体验了一下怒江溜索,据他说很刺激,刚下去的刹那就像从悬崖上掉下去的感觉,心里面顿时闪过一丝悔恨,之后就见江水在脚下飞快地划过,来不及思考就到了岸边,感觉就是一刹那的事情,非常过瘾。
5点多钟抵达贡山,最后一班前往丙中洛的班车也刚刚发走,小沈没有去过丙中落,当天行程就此结束,我们就按照攻略选择了车站对面的山丹宾馆住下了。
费用:包车400元,餐50+28+8,溜索10元,住宿60元标间
小贴士:
1、六库--丙中洛每天有一辆班车,时间是8:20分,大约是7-8小时。若选择经福贡、贡山,车辆很多。六库—贡山的车费是80多元。
2、至福贡、贡山、丙中洛都已修好了柏油路。过了福贡后弯路会增多。
3、包车:人多的话,可以选择从六库包车,车基本都是七座的长安,我们包的小沈的车,费用是400元。小沈的电话:13988684091。
4、住在山丹宾馆,推开窗户就可见怒江江水。吃饭可以选择在宾馆内就餐,老板说她们是保山口味的,真的很不错。晚上我们吃的蒸藕、烤肉加上特配的蘸汗,真是美味得很。

D4 05.12.27日 贡山—丙中洛—秋那桶村 宿:秋那桶村(余新明家—丁大妈弟弟)
上午坐班车经过双拉村、怒江第一湾、桃花岛后,11:30分到达丙中落(42KM,1.5H),路口有一牌子写着“甲生村”,沿着路前行就可了。重丁村天主教堂就在丁大妈家的对面。进村后打听丁大妈家就可了,至于到底是重丁村还是甲生村,我们问了不同的村民,答案各不相同,怪不得以前的驴友们说法不一。
向丁大妈打听了一些情况,大妈给我们介绍说他在秋那桶有个弟弟叫余新明,他们家可以接待住宿。于是我们开始向着秋那桶村徒步前行。每周二是丙中洛的集市,周围的村民都会来赶集买些物品,我们一路上遇到很多的人都是背着货物徒步的。也正因为赶集,我们一路都没搭上车,花六个多小时徒步走完了全程。
小贴士:
1、 去秋那桶村的路:经过石门关—四季秋那桶--朝红桥(注意:这座桥已经修建好,车辆可以通行了)——秋那桶村公所(过桥后左转)—过第一座石桥—前行10分钟达第二座石桥,过桥后前面的岔口写有“秋那桶峡谷”的标识,路口也有一户人家,沿着上山路上行30分钟就是秋那桶村了。
2、 丙中洛至秋那桶村都是石子路,当地的双排座卡车都可以通行,可以包车,也可以在路边搭车。当地的习惯,任何车只要没坐满都可以搭,不过一般是坐车斗,到秋那桶估计给10块钱就行了。
3、 五里村在去秋那桶的路上,隔江就能望到,如果要去,过朝红桥后往右徒步1小时,不过和去秋那桶的方向就是南辕北辙了。那条路不能通车,只能步行,属于茶马古道的一部分。
4、 去秋那桶,途中都有一些小学校,建议买些本子,铅笔什么的,路上看见小孩子就可以送。

D5 05.12.28日 秋那桶村—朝红桥—石门关--丙中洛重丁村 宿:重丁村丁大妈家
经过6个多小时的徒步,天快黑时终于到达了秋那桶, 来到村口一路打听,找到了丁大妈给我们介绍的余大叔家,余大叔和孩子们都去丙中洛赶集了,只有她老伴在家守着。大妈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招待我们喝米酒,并给我们做了一顿简单可口的饭菜。
晚上住在他们家大屋旁的小楼里,房子是典型当地木屋,下面是猪圈,上面住人,顺着独木梯爬到二楼,没有电,打着手电和头灯收拾房间。一共两间房,我们住的那间有三张床,另一间锁着没看,房间很干净,也没什么异味,很久没人住了也没落什么灰。听大妈说前一段他们家一次来过20多个背包客,连他们住的大屋都打地铺睡满了,看来接待能力还不错。晚上在小木屋里睡觉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四周静悄悄的,什么声响都没有,一点也感觉不到是睡在猪圈上,做了个好梦。
第二天早上起来,山谷中云雾缭绕,从村子里看去,村庄就像坐落在云上,绿色的田野、白色的云雾、青黑色的山,摄影师来了一定馋死,可惜数码相机不争气,拍不出感觉。
我们决定休息半日,午饭后再下山。我们一路上行到了村里的教堂和小学,和当地小学老师聊聊天,送了些笔。
上午余大叔的三儿子余贵林回来了,很好的小伙子,刚当完兵回来,在找工作,他会说汉、藏、怒、傈僳语,我们半开玩笑说他真适合当导游。中午小余给我们做了顿饭,看不出来小伙子手艺还真不错,他说他在家里什么活儿都干。
走时付账,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要,只要住宿的一人10元钱,我们就按素菜5元,荤菜10元的县城标准跟他们结了,考虑到这里人家绝大多数粮食蔬菜都是从丙中洛背回来的,非常不容易,连上住宿费我们一共给了100元,没有要找头。临走时他们给我们打了一大瓶米酒带走,实在是太好喝了。
下午走回秋那桶村公所后,我们搭到了辆刚从上面下来的面包车(由此到丁大妈家每人5元),也在车上遇到了同样住在丁大妈家的另一位山东来的驴友,也就此改变了我们后面的行程。
小贴士
1、 秋那桶一带的人都很纯朴,也很穷,涉及到钱的地方不太会要价,更不会欺诈,所以来自发达地区的驴友们在一些花小钱的地方最好不要斤斤计较,能多给一点的就多给点,要知道我们的经济地位实在太不对等了。
2、 去秋那桶一定要看清晨的景色。
3、 那儿的村民不论男女都嗜酒,随时都会喝,遇到走路摇摇晃晃的人不要惊讶。还有一定要尝尝余大叔家的米酒,清醇甘甜,不像丁大妈家的有股异味。
4、 当地超过75的居民都信奉天主教,每个村落都有天主教堂,很有特色。
5、 那儿的小学生不一定很缺铅笔,彩色笔对他们来说可能更珍贵。在小学操场上看见学生用石头片打乒乓球,如果有爱心的话可以带一些球拍或者其他简单文体用品,也许会更有帮助。可以直接送到学校去,也可以给沿途的小孩子。
6、 听说春天的秋那桶是最美的,漫山遍野的花海,上山的路都被桃花所覆盖,一路都见不到阳光。
7、 千万别问当地人路程和时间,脚力不一样,他们对我们的速度没有概念的,一路问来,有说1小时到的,有说两小时的,居然还有说四十分钟的,可我们背着大包走了六个小时!!冤啊!!后来才知道整个行程大概是17公里。
8、 余新明家电话:0886—3581296(他儿子手机:13988661004余贵林)

D6 05.12.29日 重丁村—西藏察瓦龙 宿:察瓦龙
抵达丁大妈家后,同住的共有8个人,晚餐后大家围着火炉烤火,同时计划着下面的行程。在山东驴友(后简称谷大妈的一位GG)痛斥了瑞丽的商业化和乏味之后,我们放弃了行程中最后几日的瑞丽行,经过谷大妈的一再鼓动,我们8个人决定前往刚刚通车的西藏察瓦龙,据说那里还保留有一妻多夫的风俗,察瓦龙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以前马匹需要8天的时间才能出来。
决定之后开始计划车辆的问题。丁大妈联系到丙中洛邮局所长的老婆,她是当地有名的技术好的司机,费用是来回800元,于是决定第二天早晨出发。
真正体现怒江峡谷风景的地方是在去察瓦龙的路上,路是去年8月份刚刚修通的单行土路,非常颠簸,很多路段就是在峭壁间开凿出来的,据当地水利局的人讲,沿途海拔最高的地方有四千米,察瓦龙的海拔也有两千多米。在路上可以尽览怒江大峡谷的险峻气势,行程中经常是从几百米上千米的悬崖上俯瞰峡谷,真正体会到了峡谷的深和险,其感受远非他处可比。
双排座的客货两用卡车, 8个人得有4个人坐在车斗里,坐在外侧的人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道路的险峻,探探脑袋旁边就是万丈深渊,这段路八月份通车以来已经出了两起车祸,死了13个人, 沿途经过车祸地点还能清楚地看到车的残骸和旁边飘扬的经幡。
路上到处都在修水电站,最大的一个是北京国电公司在勘探,路上居然还碰到两次京H的越野,倍感亲切。
丙察公路连接西藏和云南,我们戏称它是“滇藏公路支线”,整条公路大约150多公里,西藏段大概90多公里,云南段和西藏段的景色差别非常明显,云南段树木郁郁葱葱,路也好些,没有太大的灰;西藏段则完全相反,察瓦龙一带的自然条件非常不好,因为下雨非常少,这里的沙漠化很严重,夏天的时候非常炎热,察瓦龙在藏语中据说也是“炎热”的意思。路两侧的山上在冬季是光秃秃的,路边经常有巨大的仙人掌,路上都是厚厚的尘土,伴随一路上漫天的灰尘,经过6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察瓦龙乡,到达时我们也已是满身满脸的灰尘。
小贴士:
1、 去察瓦龙包车都是双排座的卡车,费用是800—1000元往返,而且路上随时都会有搭车的藏民。
2、 感觉美景主要在途中,尽情领略吧,到了察瓦龙就没有什么好看的了。
3、 到了察瓦龙就没有公路了,ZN驴友可以选择向前徒步进藏,顺怒江而上,三天可以走到察隅县城,接上川藏线和滇藏线的节点。
4、 当地好像只有一个地方可以打电话,也没有手机信号。

D7 05.12.30日 察瓦龙—重丁村—贡山 宿:山丹宾馆
在察瓦龙住了一晚,住在当地一家四川人开的饭店兼旅馆里,老板娘的手艺真不错,地道的四川风味,当然也有可能是我们太饿得缘故吧,反正所有的菜都被一扫而光了。
整个察瓦龙乡不大,就像一个普通的藏族镇子,除了有个还算像样的乡政府外,没有什么好一点的建筑,比其他地方明显要穷很多。
当地自然条件很差,冬季风沙尤其大,村里的土路上厚厚的一层尘土,吹一阵风来后果可想而知。唯一可看的风景是四周层层叠叠的大山和远处梅里雪山的山尖,从察瓦龙可以见到梅里雪山另一面的一个山峰,从这里也可以转山至德钦,藏民们每年都要去梅里雪山转山。
不过老公说面对大山和怒江蹲厕所的感觉极爽。(补充一下:当地既没有厕所也没有浴室,更没有洗澡的习惯)
饭馆的老板带我们去了两家村民家家访,喝了苞谷酒和酥油茶,还有风干的玉米粒作点心,嚼起来很香。 其实除了有一妻多夫的风俗外,这里跟其他藏民家没有任何区别。
第二天中午搭车返回丙中洛,又是6个小时的颠簸,又领略了一遍怒江的美景。老公坚持还做车斗,回来后说他在车斗里和搭车的人聊天,打听到不少有意思的事。
原路从察瓦龙返回重丁村后,因为要赶行程,与其他旅伴分手,我们直接去丙中洛,再坐班车回到贡山住宿。

D8 05.12.31日 贡山--匹河乡—知子罗 宿:知子罗
早餐后坐班车经过福贡,再1个小时后到达匹河乡,准备上山去知子罗废城,问了路边的等车人,知道顺路车返回知子罗的要等到3点左右才能到达。这些车子都是一早7点多钟从山上下来,3点后返回山上的。
知子罗是以前的怒江州府所在地,80年代经过地质学家的考察后认为不适合居住,将居民搬迁至六库。经过我们了解,真正搬走的只是所有政府部门,当地的老百姓仍旧居住在里面,而且政府部门走后,村民们也就或分或买将原来的楼房变成了自家居住。
知子罗还保持着70、80年代典型小城镇的风格,过去的痕迹随处可见。说是城镇,实际也就一个村子大小,据说居民有3000人左右,主要是怒族和傈僳族。
知子罗只有一处旅馆,就在村里唯一的一条大街边,离村口不远。老板叫波花(一个很特别的名字,一直没忘),旅馆大概有20个床位左右,典型的70年代职工宿舍模样。旅客很少,听说离上一个背包客来这里也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晚饭和老板一家一块儿吃,老板作了一盘炸排骨,很平常的家常菜,但非常好吃,他们那里的猪可远非城里养猪场的猪可比。
波老板家里有一儿一女,儿子刚刚读一年级。晚上吃完饭,小孩子做语文拼音的作业,因为那里的教师自己也说不好普通话,所以孩子们的拼音完全是按方言来拼,连四个声调也分不清。我们当仁不让地充当了一晚上义务老师,也许是新鲜感吧,小孩子也很认真,学得有板有眼,直到上床还在念叨刚学的几个音调。
那天是新年的前夜,我们很充实的度过了2005年的最后一个夜晚。
小贴士:
1、 若选择搭车去知子罗,要等到3点钟以后,知子罗村里面只有两辆车,上山开车要一个小时左右。
2、 老板波花的电话0886—3471058,13988613019,人很好,晚餐可以和他们一起用餐,村里没有其它餐馆。
3、 知子罗在峡谷两边的山顶,目测落差至少有3千米,俯瞰峡谷别有一番景致。城边有一个小天主教堂,也可以看看。
4、 推荐徒步下山,景致会非常好,沿途都有人家,也可能搭到其他车辆。
5、 知子罗再往上就是碧罗雪山,雪山中央有一个很大的高山湖,人迹罕至,从知子罗走一天可到。看过一张当地人拍得照片,十分神往。

D9 06.1.1日 知子罗—匹河乡--六库—腾冲 宿:红房子青年旅社
早上8点多赶上最后一班下山的车,搭车1个多小时后到匹河,等了一回儿搭上顺路车,11点多到达六库。赶上最后一班去腾冲的班车,离开了怒江地区。
小总结:
1、 怒江地区狗比人多。
2、 沿途都是景,别在车上睡觉,到了目的地可看的东西就少了。
3、 人纯朴,友好,很安全。
4、 消费水平低,除了包车多花点儿钱,其它没什么花大钱的地方。

D10—13 06.1.2—5日 在腾冲闲逛、休息、吃吃喝喝
住在红房子,挺有特色的一家旅馆,老板姓姜,人热情,经历丰富,健谈,可以打听出很多事情。
在腾冲吃吃喝喝,彻底腐败,没什么可交待的了。
其中一天去了盈江,没什么可游览的,最后到了允燕塔的景坡族餐馆品尝了美食,才感觉盈江之行没有白来。
腾冲附近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城边的宝峰山,到那儿打车15元。那里除了逢年过节的香客,一般没有什么人去,很幽静,除了偶尔碰见几个修庙的工人,山中几乎就只有我们俩人。在山中的尼姑庵吃了顿斋饭,非常可口,几个尼姑也特纯朴,等我们玩了一个多小时回来,到厨房里忙活半天,单为我们俩作了满满一桌美味可口的斋饭, 吃完居然只收5块钱,我们要给50,死活不收,最后以香火钱的名义她们才收下。
小贴士:
1、 六库—腾冲的班车最晚到11:30分,但如果旅客多时会有加班车,途中时间6H。
2、 红房子青年旅社,电话是:0875-5142306
3、 腾冲的热海好象是很腐败的地方,车子可以直接开到温泉边上,据说服务绝对一流,价格也可观,我们没去。湿地、火山公园也没去,整天待旅社吃吃喝喝晒太阳了,也不想去那些开发的景点。
4、 和顺乡进门时若要求买票,可以从左侧的田间绕过去,省去门票钱。
5、 樱花谷是刚刚开放不久的原始生态景区,距离20多公里,需要包车,费用150--200元,门票20元。那里面人非常少,整个山谷经常只有我们俩人,而且有三个在树林中的免费温泉,值得一去。若赶上樱花开时应该更好。
6、 腾冲的饮食有些咸,喜欢清淡的一定要提前告诉老板。
7、 从客栈往叠水河桥方向走一分钟,有一家小吃店非常有特色,那里上午卖稀豆粉,下午卖卷粉,他们的稀豆粉是全腾冲最好吃的,每天很多当地人都排队购买, 1元一份,我们几乎每天早上都去。小吃店边上还有一个101岁的老太太专卖自制的甜白酒(酒酿),每隔两天做一桶,出来一会儿就会卖光,要选好时间去,不然不是卖光了就是还没酿出来。

D14 06.1.6 腾冲—保山--昆明--北京
打上包回家,不想写了,有问题再单写吧。

总结:
1、 从怒江到腾冲地区,冬季气候特点,昼夜温差大,一般都有20度的温差。白天抓绒都穿不了,晚上抓绒加冲锋衣。
2、 感觉挺容易的嘛,没迷过路,没误过车,没挨过饿,只要带着张嘴什么事儿都能解决。
3、 也没有被骗被偷被抢,除了在去六库的途中买了几个高价橙子外,没碰到其他不开心的事儿。
4、 费用:我们两人总共用了7000出头(包括三飞的机票),主要是交通费,其它不花什么钱,如果人多更省

原始链接:http://blog.donews.com/michelle1978/archive/2006/02/06/716660.aspx
转自:30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