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怒江行日记—之三

[游记]怒江行日记—之三

2007-09-08    yododo.com

游记» 怒江行日记--之三

景区:云南怒江大峡谷好评是什么?

怒江行流水帐之三--丙中洛

怒江第一湾早已是知名的景点了,虽然很多人都没到过怒江但也都听说过。早晨出发后没多久就到了大名鼎鼎的怒江第一湾。怒江由北向南流经孜当村附近时,被王期岩挡住,只好由东向西流,流出300米后,又被打拉大陡坡挡往了去路,它又调头由西向东急转而过,再次流经王期岩时,又被挡住去路,只好向南流去,江水多次被挡,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大弯,俗称:怒江第一湾。从高处看很像是一个倒置的 “Ω”,这里江面海拔1710米,与两岸高山相对落差达1000多米。三面环水中的坎桶村,高出怒江50多米,地势开阔,风光绮丽。相传那里曾是麻风病村,很多年以前周围村子里得了麻风病的人都被送上岛隔离,当然随着麻风病在中国被彻底的消灭,这里已经早已是一片世外桃源了。比邻的桃花岛因桃花盛开而得名,也是游人到此流连忘返的地方。

观赏怒江第一湾有两个观景台,普通大众都是在路边的观景台驻足拍照,而专业的摄影人员和想一睹怒江真容的的人则需要爬上山到第二观景台,可以更好的看到第一湾的全貌,代价是要走7-8公里的山道。我果断的决定放弃,根据去年的经验,明天才是考验脚力的重头戏呢,我不能今天就把自己搞垮。在我的带动下,我们5个人里只有我老公一人参加到爬山的大部队中去了,我们四个坐着车先行进村。在从丙中洛乡去丙中洛村的路口处我们被交警拦下了,告示牌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不许9座以上旅行车进入。导游和我们几个七嘴八舌地给交警同志做工作,终于同意让我们进村,但要做登记,并且车到了丙中洛村后就不许再往里开了,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我去年来过所以知道从现在开始的路都太窄太难走,我们的车在这里已经是庞然大物了。

刚刚开上去丙中洛的土路,就遇到对面来车,我们只好在路边把车停好等待错车。突然发现对面来的是白色Ford车,猛然有种预感。我们这次来怒江还是去年的那家旅行社负责接待,所以本来这次还想请去年给我们开车的刘师傅,但是我们的人数不适合他的车,只好作罢。这次带来了去年给刘师傅照的照片,初二到六库的时候曾联络过他,把照片交给他并知道这两天他也要拉客人进丙中洛。我从车窗里使劲儿地往对面车里看,果然是刘师傅,我在车里向刘师傅挥手,刘师傅也看到了,不停的向我挥手,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相遇也真是难得了。也许有人会不明白一次坐车的经历怎么会如此记在心中,恐怕只有去年在丙中洛突遇百年不遇的大雪,一路上一起推车、一起修路铺路、一起面对塌方、一起挨饿受冻、一起胜利逃出的人才会明白。

我们住在丙中洛甲生村。在丙中洛居住着很多民族的同胞,除怒族占多数外,还有独龙族、傈僳族、回族、藏族、纳西族、白族和汉族。这里不但民族多,宗教信仰也多,像喇嘛教、天主教、基督教以及原始宗教都在这里盛行,堪称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方。很多人家里就有不同民族,比如在田壮壮的电影《德拉姆》中介绍过的、上过很多次电视的丁大妈一家就有6个民族的成员。郭威的妈妈家是怒族,而爸爸是藏族。

丙中洛的房子也很有特点,这里的房子都是木结构,依山而建,所以大部分房子都是有一部分是悬空的,只是用木桩支撑着。房顶的覆盖物也不是我们常见的砖瓦或是木头,这里的山体都是页岩形成的,当地人就把页岩一片片的分开,切成方形,再一片片的连起来做成木屋的房顶,可以遮风挡雨。在丙中洛不仅到处都能见到用页岩覆盖房顶的房子,还能吃到在页岩上烤制的石板粑粑呢。去年在丁大妈家看过丁大妈做石板粑粑,把一片擦干净的页岩放在火塘的铁三角上烤热,再把和好的荞麦糊糊倒在烤热的页岩片上,慢慢地烤,大概一张石板粑粑要烤20分钟。烤出的粑粑又香又脆,堪称一绝。

中午到了我们上次住过的刘家,我要求住在我上次住过的房间和床位,反正只有我们几个先到,就先挑了。吃饭的时候看到了所有没去爬山的人,这次随行的3个老外,一对老夫妻,一对母女(女儿太小只有4岁的样子),还有一个爱刨根问底儿、仿佛老干部似的老同志,再就是我们4个年轻力壮的家伙。

听说去爬山的人要到下午5点钟左右才回得来,我们也要安排些节目才对。最后决定去桃花岛。如果按来时的大路去太远了,一定有小道的。在村口的中学门口向一个学生问路,他指给我们一条山间小道,我们问:路上有没有岔路,遇到岔路该怎么走?学生答:没有岔路。问:要走多长时间?答:半个小时。好了,上路。我们肯定不能和山里人比,那我们就按1小时计算好了。走出去一段才发现谁说没岔路,而且路的方向开始变得不太对,于是集体通过找到最近的路下到下面的河边,顺着水走应该不会错。就这样摸爬着,有时还要“四轮驱动”(即手脚并用),终于在水的带领下来到了桃花岛对面的沙滩上。耀眼的阳光照耀着白沙、碧水、对面桃花岛的绿色田野和风吹雨淋日久天长已呈黑色的木屋,太美了!我们此时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不去桃花岛了,就在这里玩儿,美其名曰有的东西有些距离看更好,到了那里倒未必好了,这样看看桃花岛,美美地享受一下阳光、沙滩和江水已经很好了。脱了鞋光着脚走在沙滩上,沙子烫烫的,越往江边走,脚下的温度越来越低,试了试江水,哇,太凉了。我们4人中唯一的男生站在江水里,凉得哇哇叫,还不肯出来,好过瘾的样子,我们3个女生异口同声:“你要自虐就别整出那么大动静好不好?”

不远处的江边有一当地家人好像在“聚会”,我们好奇的走去。看我们走来,那家人中的老人招呼我们一起玩儿,我们立刻放下手了提着的鞋和脱下来的厚衣服,准备加入。沙滩上放着一只铜火锅,旁边的一个脸盆里盛着一盆各色蔬菜,一个看起来不到30岁的妇女正要拿去江边洗。几步远的地方支着一把有些歪斜的黑雨伞,伞下面的遮荫里居然躺着一把用了很久的吉他。刚刚招呼我们的老人背着一个很小的孩子,看不出是男孩还是女孩,家里的另外三个成员是一个5、6岁的女孩儿,2个15、6岁的少年。两个少年都是瘦高个儿,一个少年的一边耳朵上还戴着边歌边舞的演员常戴的那种耳麦,看起来他应该是吉他的主人了。另一个少年身着一身跆拳道黑带的衣服,正在江边给那个5、6岁的小女孩儿比划呢。本想和这一家人一起聊聊的,可是发现人家还没吃饭,所以我们还是觉得别在这儿起哄了,一个是我们刚吃完饭,再呢是我们在这也妨碍人家吃饭。提起各自的鞋和衣服,一路感叹着“人家这才叫享受呢,什么都不用想,想唱就唱,想玩就玩,不用想什么好不好看,安不安全,这才是天人合一的生活。我们这群人才是最可怜的!”

我们溜溜达达玩够了回到住处,洗把脸沏上在老姆登买的老姆登茶,悠哉地歇着的时候,爬山的人们个个疲惫不堪的回来了,据说之前了解的7-8公里山路指的是单程。老公急忙展示拍到的照片,我们则是用轻描淡写的方式炫耀着我们的悠闲和满足。晚饭后期待中的锅庄没有了,导游和我们住处的人商量了半天后通知将在我们住的院子里举办小型的锅庄。不到8点篝火点起,住处的服务员都是当地的姑娘和小伙儿,跳起藏族舞蹈,惹得我们昨天就热身过的人们立刻就开始释放热情。有人也换上了藏族的衣服载歌载舞,仿佛是藏族人的样子,却模仿着新疆烤羊肉串的声音。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这一晚进行了大运动量的活动,跳啊跳啊,直到深夜。等半夜人都散去,我们那位自虐的哥们儿突然热情高涨,又买了一壶(烧水的水壶)当地人自酿的咕嘟酒(用包谷釀的),因是各家自酿,所以度数也就没准儿,喝到嘴里的味道是酸甜的很好喝,但是后劲儿很大。几个人整了个“5江并流”,有照片为证,光是摆pose就花了好长时间,酒也很快就一扫而光了。

晚上躺在床上,隐隐约约听到村子里有人在唱歌,那是去年在锅庄上听到过的旋律……

[添加回应]

转自:http://www.yododo.com/blog/5A7400EA0D0AEB69010D0D0353AF010F28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