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广州防小偷全攻略

[游记]广州防小偷全攻略

2007-07-16    sina.com.cn

《广州防小偷全攻略》
(世君按:前几日手机再次被偷。上次手机被偷竟然没有把我偷醒,这次总该醒了吧,以后切切注意,这个城市是广州呀。在网络上看到报纸上有“广州防小偷全攻略”,觉得不错,转过来以为警醒之用,兼怀我刚刚丢失的这部诺基亚手机。

(以下文字转自《羊城晚报》)

年终,广州防小偷全攻略

延伸阅读:反扒“行尊”细述广州扒手真面目

有人说,现在的盗,已无道。
据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广州公交车上也有扒手,但没有现在这么猖獗,且多集中在开往郊区的中巴上。那时的扒手往往是本地或全国的一些“高手”,偷了钱有时也会给被盗者留点路费,甚至偷到重要证件,还会通过邮局给你寄去。但现在留路费是不可能的了,重要证件也给你往垃圾筒一扔了事。
其实,“盗”的本身就已经违背了道义二字,就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而前不久,网上流传一篇网文:《广州防小偷攻略》,该文将广州市内公交站按小偷出没及得手率分为冠、亚、季三个等级,并将偷技总结公布开来,点击率很高。有网友认为,确实应该多学几招———不能制止你偷,我至少能让你偷不着!但时刻警惕着,就真的能挡住防不胜防的“第三只手”吗?
黄埔大道西沿线公交站

人少时上车,偷不到就抢

贼形:瘦高个男子

支招:别让可疑人物靠近

13日下午1时30分左右,53路公交车上的座位坐满了,过道里松散地站着几个人。车经过员村四横路站时,上来两个挎着小包的女孩子,就站在后门边扶着栏杆聊天。这时原本坐在车后面的一个瘦高男子悄悄起身走到了她们旁边。

车到下一站,有人下车,两个女孩走到后面座位上坐了下来。这时记者发现,刚才那个“瘦高个”并没有下车,又在后排一个中年男子旁边的空位上坐了下来,车到冼村“瘦高个”才下了车。

这时,刚才和“瘦高个”坐在一起的那个中年男子突然惊叫起来,原来他自己上衣口袋里的钱被偷了。车上乘客议论纷纷,那两个女孩表示,她们刚才对“瘦高个”起疑,是有意识地躲开的。

贼形:手拿报纸的“外套”

支招:别人下车也要警觉

16日早9时许,上班的高峰刚过,63路公交车上。车到国防大厦站,有个瘦瘦个子、长相斯文的年轻人披着外套和几个人一起上了车,他扫视了一眼车厢,在一个中年男子的右手边坐了下来。

“外套”左手里拿着一张报纸,放在前面膝盖上。坐在后面的记者一直观察着这个行动有几分可疑的人。

车继续向前走,“外套”真的有所行动,他的右手在外套的遮蔽下,从后面绕到左边,伸向旁边男子的裤子口袋,而身体还保持看报纸的姿态。手在裤袋上按了按,但又慢慢地缩回去了。看到没有实质行动,记者也没有去提醒那个中年男子。

“外套”目光又从报纸上移开,记者感觉他在搜寻新的目标。车到冼村站,后门打开,突然,站在后门边的一位女士发出一声惊叫,同时看到刚刚和“外套”一起上车的一个年轻男子跳下车逃走了。原来刚才那男子在下车之际伸手抓走了她脖子上的项链。记者再回头看“外套”时,他也站起身来若无其事地下车去了。

反扒“行尊”指点:人多时防偷人少时避抢

这一带的扒手主要还是湖南人,他们人数众多,分成几个不同的班轮流“上岗”。这些湖南人技术娴熟,通常情况下,根据手感就能知道乘客身上是不是“有货”,而且喜欢“开刀”割包。

这一帮人的独特之处是,专门在公交车上人少的时候下手,因此活动时间往往选在非上下班时间,活动路线在冼村站至员村山顶站之间。当公交车行至这个地段的公交站时,他们往往引颈看看公交车内乘客有多少,如少,马上上车,迅速圈定“对象”,其中一人下手,一人坐在或站在司机的后面(以便紧急时威胁司机开门),其他4-5人或站或坐,将“对象”围起,即是为了挡住其他乘客视线,也是在“对象”警醒时形成威势。如被被盗者发现,这帮人往往利用自己人多势众以及公交车上乘客少的情况,便强夺得手。

这个路段另一帮广西人也不可小视。他们的活动时间则集中在上下班,而且他们的技术不如湖南人,尤其是开刀的技术不是很好。

天河城公交站

不甘心失手,跟目标上车

贼形:一人微胖,两人偏瘦,30多岁

支招:上车提高警觉,不要拥挤

12月18日,周六,是别人的休息日,却是他们的“工作日”。这是一个在天河城周边公汽站活动的扒手团伙,成员是三名30岁左右成年男子。记者关注他们已经两天了。

发现他们是在周五中午12时左右。当时,记者坐在体育中心站旁边的花池上看报,忽然听到身后有人低声在说:“这两天手气不大好,‘条子’多了,搭车的也警醒多了。”……

记者回头一看,说话的是身后的三名男子,均30岁左右,中等身材,一个有些胖,另外两个体形偏瘦,都着深色衣服。其中一个见有人在看,连忙示意同伴打住。几分钟后,他们便分散混进了等车的乘客中。

记者目击:两小时内企图对13人下手

周六上午11时,在老地方,记者又碰到了他们站在体育中心1号站站牌下,仍穿着昨天的衣服,看起来与别的乘客没有什么两样。

下午2时左右,车站越来越拥挤,一位治安人员告诉记者,这时正是扒手活动的高峰期。果然,他们开始行动了。下午3时许,记者看到,他们盯住了一斜挎背包的年轻女子,当561路公汽驶进站,该女子准备随拥挤的人群上车时,他们其中的那个微胖男子钻到了前面,而另两个男子则紧贴其后,就在要挤上车的那一刹那,一人将手伸入女子背包准备行窃。眼看就要得手,不料,车站秩序维护人员突然扯着嗓子大喊:“不要挤,不要挤。排队上车。”扒手受了惊,手突然缩了回来。见此情状,另两个男子退了回来,没有上车,而在前的胖子则跟上了车,大概10分钟后又回到了车站,不知是否得手。

据记者观察和粗略统计了一下,在下午3点至5点这两个小时里,这伙扒手共企图对13个女子实施偷窃,但是由于车站治安人员着力维护上车秩序,乘客排队上车,使他们未能成功,一直到晚上才得手一次。

傍晚5时30分左右,他们就近吃了点东西后,又开始了“工作”。傍晚6时许,上车的人比下午还要多,可能是逛了太久的缘故,上车的乘客显得很疲惫。一位反扒专家告诉记者:“现在天色渐暗,路灯将亮未亮,正是扒手作案的大好时机。扒手经常在选择这种时候‘开刀’。”

果然如此,他们开了一回刀。当时是6时20分左右,他们看中了一个拎黑布包的时髦女子,还是由胖子挤在前头,而他的另两个同伙则尾随于后,将那时髦女子夹在其中。就在上车时,紧贴女子的那个扒手假装东西掉了,弯腰去捡,实则下手开刀,而另一扒手则手提塑料袋紧贴着同伙打掩护。只见“刀手”轻轻一划,那女子的包就破了,一个红色的女式钱包露了出来,刀手顺手将其扯出扔进了同伙的塑料袋……

反扒“行尊”指点:时刻警惕,不要逛到太晚

这一块区域曾被人们称为“城市客厅”,集中了宏城广场、协亨手机城、天河城、广州购书中心等大型商业机构,可以算作广州最有影响力的商业区了,到这里来的人多是有较高购买力的人。因此,这里也集中了许多扒手。他们使天河城周边的公汽站(尤其是体育中心站)变成广州的“第二个火车站”之势。

这里的扒手主要是湖南道县人。水平一般。和上下九、北京路一样,周六、周日或其他节假日是他们活动的高峰期。每日11点以后,逛街人群增多时,他们就开始活动。通常一直活动到晚上6点以后至商场打烊。通常是好几个人互通声气一起行动,带有刀片,要是碰到较晚的时候或者治安员交接班的时候,他们偷不到就会抢,有时甚至动刀威胁。

□链接

《广州防小偷攻略》中列举的一些小偷作案手法

1、上车时拉裤脚扮找钱转移视线

这些团伙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所选的公交站往往没有保安巡逻或者保安很少,而乘客流动性大。

当目标准备上公交车时,一到两名专门负责围堵的“顶手”便一拥而上,抢在目标的前面跳上公交车,在车门上堵住通道,在身上摸来摸去装做找零钱想办法拖延时间,目标完全被“顶手”挡住后,就轮到专门转移目标注意力和视线的小偷同伙行动了。

假如目标的手机在左裤袋,这个同伙就会拉住目标的右脚的裤脚来回移动,目标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右脚后,负责“拿货”的“枪手”便挨近目标飞快地从其裤子左口袋偷出手机,而后迅速离开。如果顺利的话,偷一部手机还不用15秒。

2、下车时挡住门装问路转移注意力

当公交车靠站,目标准备下车时,充当“顶手”角色的团伙成员便抢到目标身前,装作不熟悉站名的样子,双手伸开把车门挡住说:“是不是××站?”边说边探出头装作寻找公交站牌,其他团伙成员趁机对目标下手,得手后一哄而下。

3、小偷们常装扮成各种年龄不同身份的乘客

小偷穿什么衣服?肯定都是大众服装,民工look更是他们所要避免。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多数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胸前有遮挡物。有时小偷会在胳膊上搭件衣服,有的小偷还背起学生们背的双肩大书包,希望用“纯情遮掩罪恶”。但还是有破绽,他们通常把书包背在前面,仔细看一下可以知道书包基本没有放什么东西。所以如果在公车上见到不像学生的人背着个双肩书包在胸前,还总是“哪里人多往哪去”,那您可要小心看好自己的包。

4、小孩小偷直接从背后拉你包

那些漫不经心在街上逛的,或者是与同伴兴高采烈在聊天的人就是他们的目标。而大人同党则在离小孩大约50米的地方看风。

防范小偷的安全措施

1.小偷最常活动的地方往往是人多的地方,所以无论在哪里,人多的地方就多提防。

2.手机和钱包等物品最好放在包里。

3.小偷们最喜欢在上公车时一拥而上趁机浑水摸鱼,所以大家上车时要注意。而在车上被人挤来挤去的时候,更要特别注意。

4.小心美女小偷。

5.公交车上看到小偷下手却不敢提醒被偷人?教大家一招,打开自己的包大喊:“我的钱包被偷了!”这样被偷人会马上警惕,小偷还摸不着头脑。

6.外出时最好钱证分离,这样即使被盗,也不会带来各种证卡丢失的多重麻烦。

7.在快餐店就餐时,最好把包放在放在自己的视线以内。

8.女孩子尽量不要把手机挂在脖子上。小偷的作案方式是一人借故让你回头,另一人迅速剪断挂绳偷走手机。

9.切忌在公车上睡觉。 (记者 谢孝国 夏扬 黄辰星 实习生
周志坤 刘汉光 通讯员 邱伟钊)

反扒“行尊”细述扒手真面目

记者蹲点广州几大公交车站点,摸出几伙扒手“底细”
又近年关,同往年一样,这种日子里各种扒手又开始出没。为防范年终扒手肆虐羊城,警方加强了管理,尤其是市内近日各主要公交站点都增加了不少警力,有力地打击了犯罪行为。

除此之外,“公汽一族”仍要自己多加小心。本报记者一行多人,选择了广州火车站广场、北京路、黄埔大道西、天河城四个公交站“蹲点”数天,现场目睹小偷下手或“栽倒”的过程,公之于众,以便乘车的市民有个警醒。

记者还专门采访了广州市某公交公司从事公交车反扒近20年的反扒“行尊”江洪(化名)。他向记者列出了扒手在广州活动的主要公汽站点,总结了各大站点扒手的主要人员构成、作案高峰时间和作案方式,帮助市民认清“贼面目”。

广州火车站公交站

神勇便衣机智警察斗败小贼

贼形:十八九岁,偏瘦

支招:不买东西不露财

12月17日下午2时至晚上8时,记者在广州火车站暗访时,发现一个由多人组成的扒手团伙。他们中的四名主力大概十八九岁的样子,体型偏瘦,穿着深色衣服,头发都有些长,其他人如一些卖口香糖换零钱的小孩(大约十一二岁的样子)则不时与之配合。

据记者的观察,站点上车乘客不多的时候,他们就在一边说笑,而当有许多人挤在某一站点准备上车时,他们就会一起凑上去故意制造拥挤气氛以创造机会。通常此时,会有两三个卖口香糖的小孩一起拥上来大声叫唤卖口香糖换零钱,有些乘客不明其故,掏出钱包与之换零钱就会被盯上。

警方措施:随时维持乘车秩序

但他们的这一招,现在似乎起不到什么作用了。主要原因在于警方明显加强了对火车站公汽站点的管理。每当有许多人拥挤着等同一辆车时,就会有三两个警察、保安或便衣上前维持秩序,要求乘客排队上车。这样,扒手就无法制造拥挤气氛,机会也就少了。一位站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要是没有人维持上车排队秩序,那些扒手可就嚣张了。经常出现五六只手同时伸向一个背包的情景。”

记者直击:便衣鹰眼盯死小贼

12月19日下午4时50分,广州火车站广场上的公交车总站这时公交站上人已熙熙攘攘,几个热点线路前已聚集了不少候车的乘客。

4时58分180路车到了,几十个候车的乘客一起往上拥,突然人群外冲来一精悍男子,抓住一“黑夹克”拉着他向旁边的警察岗走去……原来,这个精悍的男子是个便衣,“黑夹克”是个小偷!

记者便尾随这个便衣。

5时15分234路公交车刚到站,等得不耐烦的乘客便蜂拥而上,记者看见这个便衣突然快步挤进车门,双手各抓住两个男子的衣领,将他们扯出人群,拉向岗亭。这两个男子一路不停地说:我们什么也没干……

5时37分便衣在805路车旁,一直等到所有的乘客上完公交车,他还在向车内盯着,记者正在纳闷,车上走下一男子,口中念念有词:我可没有动手。但便衣还是将其押向岗亭……

5时45分33路公交车站旁,记者看见4个民工模样的年轻男子,其中一人将散钱亮在手上,四人相距不远、漫不经心地在等车。33路车到站了,人群便骚动起来,亮钱的“民工”便迅速地挤上前去,其他三人夹在上车的人群中,认准目标,很快在车门的前后左右形成一堵墙……正在他们准备动手之时,一名警察踱了过来,四个人只好悄悄退出人群……

6时记者来到治安岗亭旁,1个小时内有10名小偷蹲在这里,其中有两名十几岁的小孩,这些人显然彼此熟悉,相互说着话。

反扒“行尊”指点:上下车时最要注意

广州火车站是广州人员流动量最大的地方,在这里搭公汽的乘客多是刚刚结束长途旅行刚下火车,十分疲劳,没有足够的警惕性,行李物件又较多,再加上胆小不愿多事,对于扒窃,通常是敢怒不敢言。

这里的扒手主要是湖南人,他们形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帮派”,中午有人送饭送水,一天的吃、喝、拉、撒,24小时全都在火车站及其周围地区。

一般说来,在这里,早上5时至7时的头班车;11时至下午1时的中午车;下午5点半左右至班车停班,是扒手们活动的最高峰,其中尤以天色将黑而路灯未亮时为最。其中,尤以周五下午四五点钟塞车时,作案最多。因为此时,无论是外地乘客还是本埠乘客都是一周中最多的。

他们通常在乘客一只脚踏上车而另一只脚还未上车的那一刹那行窃,每次作案时间只有2-10秒钟,动作非常快。行窃时,经常是五六个甚至是更多的人一起作案,但是他们之间基本上并非“协作关系”而是“竞争关系”。通常情况下,同一个目标,会被好几个贼同时看上并“下手”。这种情况对乘客而言也是极不利的,因为“人多手杂”,即使你发现自己的东西被偷了,也极少可能知道是被谁偷的。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开刀”破包。

北京路公车站

四人组用尽招数围攻“蓝毛衣”

贼形:衣冠楚楚四个人

支招:不要急着挤下车

12月19日上午,北京路公车站。11时许,三辆公车同时靠站下客。中间那辆公车载客非常多,乘客都急着下车。记者站在车门不远处,突然发现等待下车的人里有四名特别的男乘客。这四个人不像其他乘客一般注视着下车的梯级,而是盯着站在他们中间的一名身穿蓝色毛衣的男乘客。在将要轮到“蓝毛衣”下车时,他周围的四个人就开始布开了阵势,两个人站在他右侧背后,另外两个人就将一名女乘客挤到他的左侧。

就在“蓝毛衣”和那名女乘客准备同时下车时,一个身穿麻色西装的男人突然往女乘客身上撞了一下,女乘客差点打了个踉跄,身子往“蓝毛衣”的左臂靠过去。“蓝毛衣”没来得及反应,就直往右边的车门上靠,“麻色西装”顺势抢先下车。站在“蓝毛衣”身后的一个穿黑西装的男人就用右手推着“蓝毛衣”的腰部,说:“下不下啊,不下就让我先下。”“黑西装”身后还有一个男人推搡着周围的乘客,一时间,车厢内就乱了起来。

女乘客刚想站好,后面一个穿白色外套的男人又突然撞了她一下,女乘客再次靠向“蓝毛衣”。“蓝毛衣”只好用右手撑住车门,左臂挡住靠过来的女乘客。就在那一刻,“黑西装”左手掌里多了一块刀片,他迅速割了一下“蓝毛衣”的后裤袋,将裤袋里的钱包掏出来并夹到自己的皮带中,然后用西装将皮包盖起来,整个过程用了不到10秒钟。“蓝毛衣”完全没有察觉下了车。“黑西装”随后下车,记者立即追上前去,但这个已经得手的贼很快隐没在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回头一看,另外三个人也全都不知去向了。

反扒“行尊”指点 有个老头是“高手”

北京路、上下九是广州最有名的商业街,这一地区流动人口多,而且以“鼓”着腰包来购物的情侣为多,因而,这里汇集了全广州第一流的“扒手”。

在这些扒手中,以广东本地人为多,外省人极少。他们技术水准很高,都是老手,不像湖南帮那样喜欢“开刀”。其中,有一个70多岁的老头(经常沿着10路、6路公汽停靠站点活动)水平非常高,也有几个七八岁的小孩。还有两个聋哑女(主要在东风路、人民路、机场路一带活动),大概19岁左右,穿着暴露(企图借此转移一些男乘客的注意力,然后伺机下手)。在各个扒手小团伙中,有较为严密的组织,相互之间的协作程度高,通常是几个人分工对行窃对象下手,他们中有“顶工”(负责往乘客身上挤),也有负责“下手”的,也有“转手”(负责将所偷物品转给其他同伙),还有“地拐”(负责跟踪乘客,并向同伙发出行动信息,有时也自己动手)。有时看到有反扒人员到了,团伙之间也互通声气。

他们多在周六、周日或其他节假日,逛街情侣较多的时候行动,尤其是11点以后。

如何防止乘搭公交车时被盗呢?

“行尊”教你几招:

一是财不露眼。乘搭公共汽车、电车、船只时,要自行准备好零钞,最好不要临时往挎包内掏钱,以免为扒手提供作案的目标。

二是注意保护挎包。手提袋、挎包是扒手重点盯住的“对象”,挤车(船)时尽量护住自己的挎包往中间走,并把自己的挎包护在胸前或将它垂直至两腿中间。

三是注意身边的人。扒手作案大多用“道具”掩护,他们的手利用衣服、报纸、书本杂志等物品作遮掩去扒、割你的手袋。一旦发现手上拿着衣物、报纸等物贼眉贼眼到处张望、四处乱窜的人,一定要小心防范。

四是上车时切勿与人拥挤。上下车的车门是扒手下手的好地方,如遇到有人往你身边贴近时小心为妙。

五是注意服从司机的指挥。司机在驾驶室,位置比较高,又有倒后镜,比较容易发现“贼情”。有时候司机发现有扒手活动时,他会用一些双关语提醒你。当你听到司机讲一些无关乘车的语言就得注意自己的钱包了。
(记者 谢孝国 夏扬 黄辰星 实习生 周志坤 刘汉光 图/实习生
刘汉光)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b88dc1010006qx28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