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声色广州,体验真的城市生活-嘉义慢步-游记攻略

[游记]声色广州,体验真的城市生活-嘉义慢步-游记攻略

2007-07-19    gznet.com

与嘉义的邂逅完全是因为阿里山,为了能够有机会乘坐阿里山登山小火车上山,特意提前一个星期来到嘉义火车站买票。刚完成台南的旅行,台澎三百年的历史依然回荡在记忆中,鲜明而又深刻,但未免又有些沉重,于是选择在这个周末休整一下,毕竟嘉义不像台南那样充斥着古迹,今天除了那张梦寐以求的阿里山火车票之外,计划中的就只有北回归线纪念碑了。

清康熙23年台湾结束了23年的明郑时代,此时的台湾隶属于福建省,建制为一府三县,府指台湾府,县指凤山县,诸罗县,台湾县。凤山县大概就是现在的高雄,台湾县就是台南,而这诸罗县亦就是现在的嘉义市了。1786年,为了嘉奖福康安将军平定台湾林爽文事件而将诸罗县改名为嘉义县。

台湾的大部分火车站都是兴建于日据时期,历史本来不算长,但是相对于只有三百年历史的台湾来说已经可以算作是古迹了。遥想当年阿里山的木材,嘉义县出产的蔗糖都在这里汇集然后运往台湾各地,建立了台湾经济的基础,今天这繁忙的景象已经作古,嘉义也躲在了阿里山的盛名之下。

地图是我从网上下载下来,然后打印出来的,虽然不是很清楚,很详细,但是毕竟寥胜于无嘛。从火车站出来,目标很明确,直接奔向嘉义北门车站。台湾的城市本来都不大,像嘉义这样的城市多半是以火车站为中心的,南台湾的十二月想必是一年中最舒适的时候了,虽然天还是很热,但已经不会让人感到焦躁不安了。虽然与大陆有着同样的文化背景,但是总是感觉台湾的城市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可是当你想要表达出这种不同之处的时候,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好,高雄是这样,台南是这样,嘉义同样也是这样。周末的清晨,没有多少行人,天却还是很热,嘉义是小城,没有太多的规划,街道也狭窄,却独有一番宁静的韵味。走了好久,还是没有到北门车站,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了,还是继续走下去,错了就错了,反正有的是时间,权当是考察台湾的民情了。累了就放慢脚步,仔细观察一下周围的风景,一景一物都是缘分,有些匆匆而过,有些深入记忆,随心随性而已。

日上三竿,问过路人才知道自己果然走过了头,北门车站其实离嘉义车站很近的,那路人见我一个大陆人,人生地不熟的,遂好心的用车载我到了北门车站,互留了联系方式,原来台湾人中也有落后到没有e-mail的,知道这只是萍水相逢,以后也不大可能会有什么联系,但是这份热情还是让人感动。

车票到手的那一刻,总归是有一种激动的心情的,释然于任务终于完成了,也开始想象起下个星期的阿里山之旅。来回的车票399台币,阿里山门票150台币,跟大陆大多数的景点相比较,有种无法想象的便宜的感觉。站在车站大厅里面温习了一下阿里山森林铁路模型,我的思绪已经飞到了远方的阿里山顶。

现在回想起来还真的很佩服自己在台湾的闯荡精神,不论是怎样难找的地方,就靠一张破旧的地图跟一张勤快的嘴,最终都能找到。北回归线纪念公园没有想象的那样雄伟与热闹,甚至可以说有些荒凉。地处水上乡下寮地方,本来就很偏僻,加上正在维修,来参观的人就更少了。而今天,只有我一个人。北回归线纪念公园被高大的铁皮围墙围着,只有更高大的第五,第六代纪念碑可以看到。我不想白来一趟,于是找了个缺口翻墙进去,有些做贼跟间谍的感觉。永远也不会忘记那种荒凉,杂草丛生,没有一丝的人气。

北回归线公园内共有六座北回归线纪念碑,其中四座是日据时代的产物,而另外两座是民国时期的产出。第一代建于1908年,第二代建于1921年,第三代1923年,第四代1935年,贯穿了整个日据时代,日本人的纪念碑当然有其特有的那种桀骜不驯的感觉,不是很喜欢,但是我更不喜欢1995年的第六代建筑式纪念碑,突兀,笨重而缺乏灵性,基本上可以称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败笔。其实纪念碑是次要的,关键是我现在站立的地方是如此的特殊:左手边是温带,右手边是热带,每年6月23日左右的正午,十分太阳都会直射在这里,然后义无反顾的回头向南,继续向南。中国只有两处北回归线纪念碑,分别在台湾台东花莲跟这里,也就是说在大陆是看不到标定北回归线的纪念性建筑的,又是一份经历。

我又回到了嘉义市中心的相对繁华中,掏出褶皱的地图,继续我的行程,毕竟时间刚过中午,还早。一个人毫无目的的在街头闲逛,心情虽放松,但脚步却没有停歇。少有的放松,少有的平静。

来到嘉义公园是不经意的事情, 也是种必然,因为不论是沿着民权路,中山路还是光彩街慢步,最终的目的地都是嘉义公园。嘉义要比高雄小很多,可是这嘉义公园却很值得高雄人学习。自然而整洁,这是我给他的评价,此刻我就是一个散慢的普通游园人,走在这里你不得不放慢脚步。公园入口出停放着一两编号21号的阿里山森林火车,比停放在嘉义火车站的那辆要陈旧很多,因为参观的多是嘉义本地人,就少了很多保养的必要。车身上满是尘土,图增了历史的沉重感。也罢,还历史本来面目不就是我们的目标吗?

在乾隆年间的福康安纪念碑附近不远处就是国民党一江山战斗纪念碑,两者相隔两百多年而并存在一起。一个为纪念福康安入台平定叛乱,一个是纪念国民党历史上堪称最成功的抵抗大陆的作战。一个纪念成功者,一个祭奠失败者,在这安静的嘉义公园中。福康安的功绩因为时间久了,没有人再愿意去讨论他的正义性,而对于一江山,至今为止都还是难以定论。也许根本就无法定论吧。半个世纪前兵戎相见的双方在今天虽然无法说已经化干戈为玉帛,但是至少已经从情感上不会如此仇视对方了。只可惜了在那场不知道为谁,为什么而战的战斗中牺牲的中国人,内战的残酷与无聊就在于此。今天我站在这纪念碑前,一场心灵的祭奠在进行着,却不知道为了谁?也许是为了双方吧。希望他们在泉下相会,到今天不会为了彼此当年的行为感到后悔,即使后悔也已经晚了。

口碑是什么?看了吴凤公雕像后刻的事迹后,你一定会明白个透彻。乾隆年间的台湾原住民还有杀人祭奠的陋习,虽经过吴公的教导仍不能自已,于是吴凤公与乡民约定某日会有一人著朱衣红帽,可杀之而祭奠,然而当乡民应约杀人后才发现那人正是吴凤公。乡民为吴凤公的舍生取义之行为所感动从此改掉了杀人祭奠的恶习。雕像正是吴凤公当年取义时那身朱衣红帽。笑容亲切而不似行将就义的样子。能够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别人的生命,这样的选择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出的,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放弃,谈何容易?然而他却做到了,是怎样的一种动力支撑着他的行动呢?也许以我的境界是根本无法理解。但是我知道,现在的中国真的很缺少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也许没有宗教信仰的当今社会已经很难再找到这样的行为与精神了吧。从自己做起,我扪心自问,我自己能做到吗?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不能!

继续向嘉义公园的深处进发,一座保存完整的日式书院造建筑吸引了我,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我完全被她吸引住了。在大连是不乏日式建筑的,从高大的政府型建筑到低矮的民居,但是这些建筑多为近代殖民地式,而眼前的这座书院造,则是典型的日本古代幕府时期的武士建筑,当然比较珍贵。后来的书院造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作为民居的使用性,而多被运用在神社中,这里也不例外。现在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了嘉义市史迹资料馆,是免费的,于是脱了鞋,光着脚走了进去。地板地踩在脚下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很有感觉。房间中的陈设为中式的,为了展现日据前嘉义县的历史,这种日式建筑中式内饰的布局还是满有意思的。绕着资料馆的社务所跟斋馆走了很多圈,许是因为少见而特别喜欢这座建筑。中国建筑比较注重金碧辉煌的效果,尤以皇家建筑为重,而日本建筑因为在古代受经济发展的限制,无法将建筑建的过于精美。然而到了近代,复古的朴素风又占据了审美标准的显著位置,当人们看惯了金碧辉煌,朴素的东西反而更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日本的建筑基本上保持着中国的唐风, 就好像日本使用的汉字一样,虽然她们是以另外一种角度去理解这些从中国传出去的东西的,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促进了相互的了解与勾通。由此我想到了韩国人,国人多对日本人抱有怀恨心理,然而却不知道韩国人其实比日本人更狭隘,更敌视中国,取消汉字,就是这等劣民做出的幼稚选择。

从嘉义公园出来才三点,已经尽量放松心情,放慢脚步了,时间还早,却已不知道应该再去哪里。在嘉义的街头漫无目的闲逛,看到了嘉义市政府,嘉义法院,已然没有了刚到台湾时对政治事物的那份兴趣与热情,麻木了。倒是街道边上的一辆写满标语的面包车吸引了我,涂鸦一样的写了一堆,大体的意思是要用台湾代替中华民国之类的,到现在才感到南台湾台独势力的猖獗。不去管它,一群农民,地主能够有什么作为?他们就好像是狮子面前的一只蚊子,够不成什么威胁,只是嗡嗡乱叫很讨厌,更可恶的是他们自己却不知晓,还以为自己的叫嚣能够改变什么似的。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愚昧而不自知更可怜的呢?

累了,虽然走的路并不多,但是因为缺少新鲜而能够让我眼前一亮或者引人深思的东西,当然会疲倦。登上了一辆终点站是火车站的环城公车,就这样坐在空调的车里面继续游历,很惬意,后悔于为什么没有早发现这个方法而浪费了很多的体力,不过话又说回来,慵懒了一个星期,出来运动一下,痛快的出一下汗也是不错的选择。

回程的火车又经过了北回归线纪念公园,那1995年的第六座北回归线纪念碑因为屹立在铁路两边硕大的身躯而显的特别的刺眼与醒目。想到了嘉义公园里面号称是嘉义市标志建筑的射日塔,同样是那种想做成永久性的纪念建筑,却最终因为设计师的能力跟时代限制而成为未来垢病的对象,我又想到了大陆的很多高层建筑,庸俗粗糙,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这样的建筑一旦建成就要呆呆的在那边挺立无数年。用了一天的时间,信马由缰的在嘉义市内闲逛,没有什么收获,一个乡镇大小,没有什么历史的小城能够给我什么样的感悟呢?不能强求太多,毕竟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远处的阿里山了。

转自:http://ctrip.gznet.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5336722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