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行走广州之凤浦

[游记]行走广州之凤浦

2007-07-31    xieyouji.com

由光塔到琶洲塔,由琶洲塔连线到黄埔古港,让我迫不及待地往东,试图去拼凑昔日给广州经济带来繁荣的航海地图。

黄埔古村原名“凤浦”,知道凤浦的人不多,新“哥德堡”的到来,让大家重新认识了黄埔古港,继而重新认识了古港边上的这条古村。

由于清政府只开放广州港,外国贸易商船几乎都从黄埔古港登陆中国,可以想象当时凤浦是多么的繁荣,后来因为外国人的发音问题,经常把“凤浦”说成“黄埔”,才有了今天的黄埔。

黄埔古港位于黄埔石基村,市内只有229路公交车直达,很幸运,它就在我门前经过。

从客村到目的地只要30分钟车程,路上可以再次领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和琶洲塔的风姿。到总站下车,往村子里走,见一个十字路口转右,再走100米就可以看到一个公园。公园放置一座“哥德堡重返广州纪念雕塑”,走到江边远眺,延伸的古港,犹如一丝微风掠过静静的港湾。

顺着江边新路朝古港方向走,左边有排新居,是个博物馆,可以回头再来参观。踏上新修栈道靠左走,一路欣赏对岸渔家风采,前面就是古港。

古港青石依旧,小船停泊,岸上有株粗壮古榕,几个光膀子的老人懒散闲聊,有人说着就跳到水里泡起澡来,当真随意;树旁立有古港新碑,找个位子坐下和村民聊聊青菜瓜果;一渡船从对岸果园摆渡而来,几个村姑上岸,在树下摆卖新摘瓜果,挑个番石榴,清甜爽脆,满口流汁,大树底下凉风阵阵,好不舒畅。

时间不觉近午,尾随村民上了栈道边上的船吃本地美食——艇仔粥。餐厅由两船相连而成,船内人来人往,找了个清静的角落,脑子里开始搜索市内是否还有这种吃粥的地方,结论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一直认为广州最特色小吃有三:艇仔粥、布拉肠和竹升面,后面两样在市内容易找到,艇仔粥却很难做到正宗的吃法,听名字就知道,艇仔粥嘛那是一定要在艇仔上吃才有味道的,以前老广在珠江或者荔湾湖上才吃的到的东西。混合了花生、浮皮、油条丝、鱼肉、鱼丝和蛋皮丝的艇仔粥非常正宗、美味,配上油炸到半透明的云吞和用料十足的萝卜丝煎饼简直是乡村一绝。本来很想吃吃本地新鲜的自种瓜菜,可惜看见旁边一桌要的炒菜份量太大,估计一个人吃不完,只好留下次再来品尝了。午饭一共六块五,田园生活从艇仔粥开始。

结帐后上岸,到博物馆走走。名为“黄埔古港风景”的博物馆新建不久,里面设计独特,陈列时尚,内容精彩,不仅可以看到哥德堡的详细介绍和黄埔古港的旧日风情,还能看到十三行时期中外贸易的珍贵历史资料。门票10元,值得一看,尤其是炎炎夏日,到里面空调房间清凉一下,好接着往下走。

离吃艇仔粥的船不远有个广场,平时村民多在附近休息顺便卖点自种的瓜菜水果,大杨桃和青皮香蕉是当地特产,便宜又好吃。

广场旁边有条小路可以进入黄埔古村,一路漫步,悠哉游哉。过“凤浦”牌坊,见村头树下,石条石墩,几个村民歇脚,有犬午觉。经莲塘,进黄埔公园,发现此地不过一大歇脚处,只见三五石椅,老藤绕柱,枯枝投湖,倒也有趣。水边有一大宅,匾书“梁氏宗祠”,是前黄埔纪念馆之所在,梁氏为古村四大姓氏之一,名人辈出,如今破落闭户,慨叹人生不过如斯,朝不知晚事,唯有开心就好。

更多图片请移步http://gzgangang.blogcn.com

(黄埔古港)

(艇仔粥双船)

(艇仔粥)

(油炸云吞)

(博物馆展示)

转自:http://www.xieyouji.com/xieyouji/china/guangdong/travel-notes/2006/1102/67826.html24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