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nic在广州深度自由玩吃 |
[游记]nic在广州深度自由玩吃 |
2007-08-11 xieyouji.com |
带上照相机,出了如家快捷(上下九店),就往宝华路、长寿西路方向跺去,第一个目的地是中山纪念堂。广州多以人文景点为重,更何况我一向喜欢看人文历史景观,因为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增长知识,所以这也是我偏好人文景点的原因。 在上海以外的城市里徜徉是最具有愉悦感的,因为没有一个地方是熟悉的,倒不是对自己的城市不热爱,这种感觉总是比较奇妙的。 青岛的八大关、厦门的鼓浪屿、澳门和苏州的老城区,并评定为中国五大美丽城区。我个人觉得广州的西关老区也可以媲美,虽然它多了一些市井嘈杂和平民韵味。 一路上都是小吃,上文已经谈到了,还有些街边卖衣服、箱包、女生玩意儿的店铺也是意料之中的了。一直沿着宝华路往北走,看着地图表示:一号线长寿路地铁站应该就在附近,但没想到走到长寿西路居然发现地铁标志显示倒退,看来走过头了。 最后发现:就在宝华路和长寿路的交界处,在长寿路上。一个地铁站居然那么不起眼,就是地上一个小小的玻璃棚,广州地铁标志为“)(”,请大家注意哦。地铁站的不起眼正进一步体现了广州的平民不张扬的个性,戏谑:) 下地铁,又是一个世界了。 广州的地铁建设得非常好,超过了我的预期想象。比上海甚至香港都要好,理由是:广州的地铁一看就建设的不久,站台和车厢都是崭新的感觉。单程票不是IC卡,而是一个一元硬币大小的塑料圆块,里面就有IC芯片了。我开始不知,因为上海都是卡片式的单程票,我原先以为既然是圆块硬币大小,应该是投币?发现不是,原来还是用它在感应蜂鸣器上一放,即可通过了。最后出站时投币被机器吃掉回收即可。(罗嗦了一点,事无巨细) 广州的地铁感觉完全照搬香港的地铁模式,不管是中英粤三遍地铁报站,还是广东话说的:“请小心月台空隙”,还是地铁站以颜色区分并加上毛笔大字书写的站名也好,均有香港地铁的痕迹。 所以一度也分不清是广州还是香港地铁站,当然了这肯定是夸张的说法了。至少在广东话方面,二者无大区别。广州地铁里的走廊通道很温馨,印有一些儿童美术比赛的得奖作品,作者只有6,7岁样子的小孩,从这点而言,广州地铁充满的生活情趣和人情味的确是优于上海和香港的,香港和上海只会有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人情味比较淡。 D1/D2,广州地铁同样也是出口细分,中山纪念堂好像在D出口,出站就看到了。非常便捷,所以用地铁做游玩的交通工具也是不错。这几天来我已经适应了广东的气候,和香港一样闷热潮湿,但我一点不讨厌这种潮热,南方总能给人很温暖放松的感觉,所以湿度大一点也不是非常不适。 1、中山纪念堂 门票10元,地铁1号线:中山纪念堂站出口。 八角形中山纪念堂,宏伟气派,堂前就是孙中山的站姿铜像,园内种植的还是广州特色的细叶榕,这座羊城、穗城总是让人感觉绿化好,空气清新,这一点是所有去过广州的朋友都能达成的共识,尽管广州治安名声差、但说到绿化树木实在是没的说。 八角堂的建筑内,感觉就像一个电影院。讲台位置放了一个宽屏,播放着宋庆龄的生前介绍,讲坛上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训(就是那一段最经典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出处,其实孙中山的遗训并不是这12个字,而是一个精简版,当中还有些话语省略了而已。 纪念堂内部一周,摆放着图文并茂的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史,包括护法运动和二次革命,这些关键字让我回想起了中学历史课本,旅行的快乐之处还在于将历史课本学到的知识,真实地放在我的面前。读万里书,行万里路。实际地走到了这里,才发现感觉到历史的真实存在,发现自己眼前看到的听到的,印证了自己的历史知识时,会有万分的满足感。 好比中学历史学过的香港历史(割让顺序:香港岛、九龙、新界),只有我真正来到香港时才真的感觉到了香港岛、九龙(新界是没去),这种感觉没有亲身来到是无法形容的。 2、北京路、一德路、状元坊、高第街 从中山纪念堂出来,根据地图的指示本想去对面的越秀公园,但说实话再去爬山的话有点疲劳,就留到明日吧。 中山纪念堂后有条应元路,路名记不太清了,安静的和上海的岳阳路、吴兴路一般。还是潮湿的空气和榕树的味道,街道也是那么的干净。向南穿过东风中路、来到了幽静的居然能够感受到旧上海风情的小路,路的名字未看,就老房子而言广州的民居和上海的民居还真有点相似——这里是荔湾区(更正:越秀区) 随意间的走进了一家小食店,名字没去记,随意的小店才是旅行真谛。 叉烧肉+牛肉丸+银丝面,然后还有1元/支(广州人不叫“瓶”,只叫“支”)的雪碧、可乐汽水,这好象是10年前上海有的那种小玻璃瓶装的汽水,很亲切,现在已经比较罕见了,据说火锅店和杂货店(上海话叫“烟纸店”)里才还有卖。广州就是有平民化的感觉啊。 吃的很满意的出了店,下午茶代替了午饭。一共才9元钱,诶哟受不了的兴奋感。所以,如果要吃还是上广州吧,香港的小吃远不如广州来得实惠、味美。 2)北京路 往南按照地图跨越中山五路(书报摊,卖过期港台杂志)就来到了广州著名步行街:北京路步行街,相当于上海南京东路,北京王府井。其他没有感动,只看到一个景观:北京路的起点处地下居然有:宋代、元代、明清的石板路面!这里有古迹!!脚下的透明玻璃的地下清楚的看到了前朝的路面。是不是北京路下正好发掘到了古迹呢?那时我没仔细,只顾及看古代地面了。我想应该是吧。就好象广州挖掘到了:秦代同期的南越国古迹一般,我这次特地在广州博物馆参观了一下!后叙。 3)高第街 我早先查阅到高第街是日用品街,就在北京路向南的一条东西向的小巷子里。主要卖的都是女性内衣(包括bikini泳装)、皮带、东西质量应该不是很好,只是适合平民。好比香港湾仔的太原街一样,平民杂货街。我很喜欢游逛在这种小路中,没有异地陌生感。 4)一德路 这应该算一条热闹的商业街了,沿途买了一杯黄振龙的冰镇乌梅汁(2元/杯、4元/瓶)味道挺纯正的,8月后的广州最高气温也有30左右。虽然我知道黄振龙的名牌是凉茶,加入冰糖、草本植物等的中药类素材,其实我个人觉得可能药用价值高些,滋补营养品,论口味不一定很好喝。在广州,黄振龙的凉茶可以算是名声大的。 一德路继续向西行走,过一段路后抬头可以发现著名的歌特式天主教堂——石室!正好在内部修缮、门前都是黄沙水泥,据说目前又对外开放了!象征着法国对广州的宗教影响之剪影之“石室”由法皇动用50万金法郎建造,虽然是清政府无能衰弱的主权屈辱史,但到了现在仍是令人赞叹的宗教建筑,值得一到!——它是国内最高最大的歌特式天主教堂!双塔建筑真的很震撼。我联想到了青岛的(浙江路天主教堂、江苏路基督教堂,晚上看着教堂也会有感叹),徐家汇天主教堂等等。北京的王府井、西什库教堂还没机会去…… 上班了!待续吧……写得太长也没人愿意看了吧。 msn: Nicyang80@hotmail.com |
转自:http://www.xieyouji.com/xieyouji/china/guangdong/travel-notes/2006/1102/67837.html20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