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开平碉楼2天自游行 |
[游记]开平碉楼2天自游行 |
2007-07-16 tuniu.com |
碉楼分三大类:一是更楼或灯楼。这种楼一般建在村头或村尾,有些建在小山丘上,一旦发现匪贼立即报警,让村民准备。二是众楼。由十多户或几户人家合资兴建,这种碉楼有三至六层,每层有2至4间房,如有匪贼,各户人家可住进众楼,以避匪劫。三是居楼,由华侨独资兴建,用于长久居住。 第一天 8月6号上午在广州芳村客运站坐上09:50开往开平义祠的大巴, 45元/人,大概用了1个小时30分钟到了开平。 来之前看过别人的游记,本来以为不坐摩托车是很难找到碉楼的。可能由于开平碉楼正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路上都可以看到开平市政府做了不少工作。 一下车就看到一大块石碑,上面写着“锦江里碉楼群”,有一个标记指示方向。顺着指示方向走十来米,上了一个小土坡,就看到瑞石楼了。不愧是开平第一楼,老远就能看到瑞石楼在竹丛树林的背景衬托下高高耸立的雄姿。下了坡,是一条长长的河堤,沿着河堤一直走,到三岔口处又有一个指示牌,提示你向右走。按着这些指示牌走,很容易就到锦江里了。 蚬岗镇: 锦江里碉楼群 锦江里隶属开平市蚬冈镇,东北距开平市区22公里。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由黄氏家族按规划建成此村。建村之初,由在黄氏家族中威望很高的黄贻桂画定村首界面线,规定纵巷宽1.5米,每三排建一横隔巷,第一条横隔巷宽1.5米,从第二条横隔巷开始一律宽60公分,划出统一面积的宅基地由族人认购,要求房屋统一为6米高。村后并列着的瑞石楼、升峰楼、锦江楼3座碉楼。 瑞石楼——位于蚬岗镇西面4公里,建于1923年,楼高九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近看,各层的柱饰、线脚、窗楣、窗裙、山花造型、装饰图案各不相同,极为精致。楼内一层为客厅,二至六层为住房,七至九层简直是一座宫殿,柱廊与平台结合完美,四角吸收西方教堂要素的拜占庭式穹窿。 瑞石楼旁边的锦江楼是一座造型、装饰简朴的众楼;升峰楼则在锦江楼旁边,楼高四层,也很漂亮,只略比瑞石楼逊色一点。 百合镇: 沿着来路走回公路边,坐13路车到百合下车。刚下车,在路边就可以看到一个去马降龙碉楼群的指示牌,沿着指示牌走,过了一座公路桥不远就到了。来之前在网上搜集的资料介绍马降龙的碉楼群很有名,但由于某些原因,马降龙的村民似乎对外人参观碉楼不太友好。 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村子,但一路上并没发生网友的种种不快,可能传闻中的那些问题已经解决了吧!村子里很多房子、碉楼都在修缮中,应该是为了迎接9月联合国的检查。 马降龙碉楼群—-位于开平市百合镇百合墟东南面,东北距开平市区15公里,是由永安里、南安里、河东里、庆临里、龙江里5条自然村组成,为黄、关两姓家族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兴建。现有村民171户,80为侨户。海外侨胞多于国内人口,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 马降龙碉楼在保护当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据记载,1963、1965、1968年开平发生3次大水灾,洪水漫过民居屋顶,村民登上碉楼得以避难。 马降龙村有13座碉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天禄楼。天禄楼在永安里,1925年由29户村民集资兴建,为典型的众楼,楼高七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我去到天禄楼下时,因为是正午时分,修碉楼的人都去了吃饭,趁着没人就爬了上去探究了一番。天禄楼一层至五层共有29间房间,每个集资户各有一间,在每间房子门口都挂着集资户的名字。据说当时每到傍晚,集资户的男子均入住楼里,以防匪盗绑架;6层为公共活动地方,7层为了望亭。了望亭应该是马降龙村最高的地方,站在上面,整个村庄一览无遗。马降龙村背靠气势磅礴的百足山,面临清澈如镜的潭江水,5条自然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 登高远眺,方始明白开平如此多碉楼的原因。这里地势开阔平坦,洪涝泛滥,无处可逃;土匪抢掠,无险可守。所以,碉楼这一建筑形式(高楼,厚墙,窄窗,铁窗铁门,四角有俗称燕子窝的射击台)应运而生――兼有居住、防涝、抗匪的多重功能。最多的时候,有碉楼3000多座,至今仍有1800多座。 离开天禄楼,走在花岗岩石铺的村道上,周围翠竹森森,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十分优美。一路上还见到了骏庐、昌庐、楚庐(庆临里)、信庐(龙江里)等碉楼,这些碉楼造型别致,保存完好,掩映于村里茂密的竹丛中,与周围民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整个行程我觉得这里的自然环境最漂亮了,尤其是在碉楼上登高远眺的感觉真爽!建议一定要去。) 由原路返回公路边,一眼就可以看到一座土黄色的碉楼,那就是适庐了。适庐——位于百合镇虾边村百合中学中,建于20世纪二十年代,是开平第一个农会――虾边农会及中共地方党组织的活动据点。 适庐是现存最典型的三合土碉楼,楼高五层,墙身土黄色,底下的三层为标准层,顶部有亭阁两层,第四层为古希腊神庙柱廊式,四角均有一个向外突出的燕子窝,顶层则为欧洲城堡式。三合土碉楼是用红泥、石灰加上糖或糯米等搅拌后逐层锤夯而成,墙身一般有一尺多厚,其坚固程度可与钢筋水泥媲美,而且室内比水泥造的房子阴凉。 五龙 在百合乘坐金鸡开往义祠的13路中巴,在五龙站下车(3元)。 下一站是迎龙楼,我是冲着它是开平现存最早的碉楼去的(始建于明代,据今400多年)。迎龙楼在赤坎五龙三门里村。三门里的牌坊就在公路边,很容易找。经过村口的池塘和大榕树,是一大片密密麻麻的民居,迎龙楼就坐落在其中。穿过窄窄的小巷,“迎龙楼”三个古朴的黑字隐约可见。迎龙楼有三层,下两层为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关氏十七世祖关圣徒夫妇献出家庭积蓄,用明代红泥砖砌筑而成,据资料介绍墙厚足有93cm!第三层是1920年关氏族人用青砖加建的。迎龙楼四角各有一个落地式方形塔楼,设有射击孔。楼顶为传统硬山顶式,风格拙朴,造型简洁,正如此楼楹联所言:“迎龙卓拔,楼象巍峨”。迎龙楼基本没有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是开平碉楼最原始的模式。 从三门里出来,我看见马路对面有几座房子挺漂亮的,便走了过去。这里是岭尾村的三座别墅,祥庐、惠庐和绍祯居庐。三座别墅外面都有围墙,院子里长着很多野草,估计楼主是举家出国去了。 加拿大村 在岭尾村一位老伯热情地指点下,我走到三门里马路对面的灵源乡,沿路直入,踏过一条坑洼的田埂(此时正是插秧的时候)就是加拿大村了。加拿大村的人都到加拿大去了,留下10座古庐、1座碉楼,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间。“加拿大村”原名虾村,隶属赤坎镇灵源乡,现在只有一位姓关的老人看房子。加拿大村中最有感觉的房子当属“四豪”碉楼旁边的“春如”庐。楼前的院子断壁残垣,衰草斜阳,一片萧索,但掩不住春如的典雅高贵。 加拿大村其实有水泥路相通,只是要走比较远才能到公路边。坐4路车到达赤坎镇已是下午六点钟,沿着中华路一直向东走,在靠近开平市第二人民医院附近,我找到了网友所讲的杜鹏旅业,据说是整个赤坎最好的旅店了。大房 60元/晚,小房50元。我住的是小房,房间较小,设施齐全,卫生程度还不错。 刚入夜,走在堤边,不少店铺才刚开始营业。在陈旧的骑楼廊下,似乎回到了我儿时熟悉的那个广州,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晚餐是在堤西路江边的一家大排档吃的。炒牛肉不错,味道挺好,但点的菜心就觉得洗不干净,有沙。 〔第二天〕 赤坎镇: 赤坎镇有350多年历史,因建在潭江北岸的红土高地而得名,是一座具有浓郁南国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侨乡古镇。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则是城市。城区有两条主干道:沿江的堤东堤西路,里面与之平行的是中华路。 堤西路(骑楼风情街)古民居多建于20世纪二十年代,由侨胞、商号老板兴建。楼高一般2至3层,是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的结合体,即在传统“金”字瓦顶及青砖结构的基础上,融入当时先进的西洋混凝土建筑材料。整齐而风格各异的骑楼栉比而立,再加上江水,小船,石桥,古榕,行人……都是构成一帧经典怀旧照片的绝妙元素。 夹在两条大马路间(与堤西路平行)还有一条不出名的“二马路”,不通汽车,路面是鹅卵石铺的,两边全是欧式老爷爷级的建筑,环顾着这些古色古香、西洋风韵的房子,令人恍若不经意间步入了某个欧洲小城。 潭江上有上埠和下埠两座桥,下埠桥是堤东堤西路的分界线,堤东一块全部姓司徒,堤西一块全部姓关。司徒氏和关氏是开平一带的两大宗族,人才济济,不难想象当年应有一番龙争虎斗。华侨在外虽多以经商致富,但自幼深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熏陶,所以极重视教育,竞相捐建图书馆便是一例。这两个宗族的图书馆――建于1925年的司徒氏图书馆和1931年落成的关族图书馆。一个立于堤东,一个据于堤西,遥遥相对,连建筑式样都极为相似。(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是11:00-15:00)。 塘口镇: 我在赤坎雇了一辆摩的(6元)去自力村碉楼群,司机在村口收费处停了车,当时是08:30左右,收费处还没有人,免了买票。通往自力村是一条崭新的水泥路,是自力村附近的几条村子集资修建的,连接着自力村和附近的村落,沿路都可看见碉楼! 自力村碉楼群隶属开平市塘口镇,东距开平市区12公里,是由安和里(俗称犁头咀)、合安里(俗称新村)和永安里(俗称黄泥岭)三条方姓自然村组成。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犁头咀首先立村。该村民居格局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一致,村落布局为零星状。 自力村有9楼(碉楼)6庐(别墅),最早的龙胜楼建于1917年,最晚的湛庐建于1948年,是开平碉楼最集中的村子。一座座样式各异、疏密有致的碉楼矗立在绿色的田野上,楼身斑驳。村民在碉楼间种满了荷花、水稻,田田荷叶掩映着结构精美、布局和谐的洋楼,仿佛在中国的田园画中欣赏欧陆风情。 村中最精美的是铭石楼。楼主方广仁在美国以经营杂货铺起家,成为本地首富,用6万银元在家乡修建了这座气派的豪宅。五层的铭石楼,底下四层朴实无华,第五层富丽堂皇,前部是宽敞的柱廊,八根柱子为爱奥立克柱式,四周平台是变形的罗马栏杆,正面中间为巴洛克曲线山花,顶部还有一个中式琉璃顶的小亭子。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云幻楼。楼主方文娴早年是一位私塾教书先生,后到香港和马来西亚谋生,经商致富。云幻楼虽不及铭石楼豪华,但小巧别致,院门旁的一大丛紫红勒杜鹃尤其喜人。云幻楼楼高五层,底下四层都是居住层,第五层则是供奉祖先神牌的地方。 方氏灯楼 参观自力村用了一个多小时。从自力村出来走到公路要花20分钟,路口就是方氏灯楼。低矮的土丘上,芳草萋萋,灯楼鹤立其上,颇有一种遗世独立的美。土丘前后各有一池塘,背向公路的山坡上,散布着座座中式的坟墓与西式的灯楼紧邻,构成一幅中西结合的奇景。 方氏灯楼由宅群、强亚两村的方氏家族于1920年共同集资兴建。该楼高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第3层以下为值班人员食宿之处,第4层是柱廊式的眺望台,第5层为西洋式穹窿顶的亭阁,楼内配备值班预警的西方早期发电机、探照灯、枪械等,是典型的更楼。方氏灯楼历史上为方氏民众防备北面马冈一带的土匪袭击起到了积极的预警防卫作用。 在自力村路口等了好长时间,才等到了回义祠的公共汽车(5元),踏上了归途。 今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派遣马来西亚籍专家卢光裕(Laurence Loh)先生,对“开平碉楼和村落”申遗项目进行现场考察评估,申遗结果将在明年6月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见分晓。在此衷心祝愿“开平碉楼和村落”申遗项目能早日成为广东省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注意事项: 1. 不论是自助游或自驾车旅游,初到开平务必先购买一份开平市旅游图。虽然地图上没有标出所有碉楼的确切位置,但至少可以对各镇、村的地理位置有一个了解,可以帮助安排游程和预计时间。 2. 建议自备午餐的干粮和饮料,因为半路上、村落里有时不容易找到合适的用餐地方。 3.本人觉得瑞石楼、马降龙村、自力村、赤坎镇最好都去一下,其他的有时间再自己寻找。 4.公交车很方便,不过大部分碉楼基本上不在大路边,所以要走路,而且花时间比较多。 5.公交车全部都是无人售票,请自备大量零钞。我因为没准备,故要买几份报纸来换零钞。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1 次, 发表于 23点59分, 推荐给好友 83772983去过的地方 更多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694222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