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开平碉楼访根-行走网自助旅游功略,自助游游记,自助旅游地图,. |
[游记]开平碉楼访根-行走网自助旅游功略,自助游游记,自助旅游地图,. |
2007-07-21 xingzou.com |
自从宇宙间的浮尘凝聚成了地球,地心就有了引力,地球上的万物也就有了根——即便是因岩浆喷发逸出地极上空的浮云,它也有根,它的根就在地壳深处。在开平碉楼访根之际,叩问开平乡人“根在何处”,回应结果人言人殊,颇饶兴味。 若要谈根溯源,人类是世间万物之灵,人类的根自然是首屈一指,傲视群雄。且看,哪怕是洁莹耀眼的白云,它非但像人类那样勇于迁徙,甚至于日翔千万里,跨越南溟北极。但是,由于它始终无法像人类那样扎根大地、开枝散叶,它也就因此永远不能摆脱居无定所的彷徨。又哪怕是飘逸如仙的蒲公英,它非但像人类那样随遇而安,甚至于更多子多福,繁衍千秋万代。但是,由于它始终无法像人类那样励志扬名、光宗耀祖,它亦就因此永远不能领略顶礼膜拜的尊荣。 人类的根,既有地缘之根,亦有文化之根,更有血缘之根。华人漂泊四海谋生,在异乡听到乡音,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互相问候乡情。“您的老家在哪?”、“家乡亲人可好?”……正是“良言一句三冬暖”,只消得片刻温言暖语,便足以化解羁旅愁肠万千,更胜却人间重诺无数,可见地缘之根的维系力是何等的坚韧。布什总统曾经随父居留北京,就任总统后访华,突萌童心,骑上自行车欣喜地穿行于北京城的胡同和郊野。又由此可见,即便是第二故乡,也充满文化之根的魅力。至于血缘之根,血浓于水,就更不待言。 或许正是因为领悟到根的意义,自古以来,人类就想尽千方百计,也要设法把根留住。历朝历代帝王,即便明知龙体欠佳,舍命也要拥姬三千,个中原因之一,无非担心断子绝孙罢了。不过,由于平民百姓也笃信“宁教人打崽,莫唆人分妻”的古训,就可见根的文化基因一旦融入人类的血液,便瞬即转化为人类基因中的遗传密码,纵然天崩地裂、沧海桑田,亦永不变异。 不过,尽管人皆有根却不见得人皆明了根源于何处,这也就使人类寻根使命尤显神圣。华人的寻根意识,也许是世界上最罕见的奇迹之一。且不说修族谱、祭祖先,往往贯串华人的一生;也不说公祭炎黄二帝是何等壮观,孔圣家族春秋大祭又是何等肃穆,且看百姓普通人家,只要家境许可,总不会轻易断供香火,就可知根在华人心目中的神圣。因此,如果从文化意义上来说,开平碉楼既是开平乡人续祀的“香火”,又是开平乡人延根的载体。开平乡间现存的1833座碉楼因此骄傲地拥有了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格。 赤坎村的迎龙楼,号称开平现存最古老的碉楼,据说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由此,开平后裔获悉祖先定居开平至少有四百年历史;倘循碉楼显示的明代军事建筑的线索,又可依稀追溯到开平先人当年在中原的足迹。自力村的铭石楼,屋内比较完整地留下了当年的家居原貌,宛然再现主人昔日溢香流芳的生活场景……总而言之,开平的每一座碉楼,不但都见证了先民们可歌可泣的拓荒史,而且都仍然鲜活地显示着近现代华侨史和中外文化民间交流史。 |
转自:http://xingzou.com/PostList.asp?ThreadID=1115327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