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苏家围一日游 |
[游记]苏家围一日游 |
2008-05-22 sina.com.cn |
走近苏家围大屋,有470余年历史的“苏公嗣”,在这里陈放着许多有关苏氏族的重要文物。据说,在苏氏家族最显赫的时候,这里曾悬挂着63个宫位、学位匾,这不单单是苏家围4人的精神财富,也是他们心灵的寄托。可惜的是很多牌匾已经消失,但是从现存的两块御封匾和大梁上的古老铁钉,我们依稀可以感觉得到苏家围往日的风光。这里,还可以看见一百多张嘉庆、道光年间的地契,足见当年苏家围的富庶。厚厚的一本苏氏家族谱,既记载了苏氏宗族的历史渊源,也是客家人迁徙的辅证。众多牌位前鼎盛的香火,更寄托了苏家后裔对祖先的崇拜之情。 在苏围大屋里,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客家乡村的性别文化展。“客家性别文化展”展示了一幅关于客家乡村男女性别关系、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在这一层面上,透视了整个客家文化。原来,客家人晾衣服有特殊的讲究,必须把男的衣服晾在上面,女的晾在下。据说这源于荫阳之道——男为阳,女为阴,阳在上,阴在下,后来成为一种性禁忌的象征。客家男女冲凉时,使用什么样的澡具也是有讲究的,男的用木桶,女的用木盆;同时,女人不能换洗水井,不能参与砌灶,不能跨坐建房用的梁檀;不能背对神牌位,主宗牌位,一般也不参加祭主活动,请客吃饭时,不能同男子一起坐桌,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这无说明客家人男尊女卑的风俗文化。 随着导旅游行在苏家村的苍陌中,有时不时会看到苏家围人的住宅,他们有些人的屋前都种着些家常菜,这也似乎看出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生活;还有的苏家围人摆着他们的土特产,有的是自家创制的,有的是山里采摘的,有的是自己栽种,品种丰富多样。他们对游客非常热情,满脸温柔热情向旅客解释它们的效用。如果你置身于其中,你将会解释他们的热情所感染。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ffdd901000bqh.html3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