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东方神曲之乡 |
[游记]游东方神曲之乡 |
2008-05-22 sina.com.cn |
游东方神曲之乡——丰都鬼城 2006-08-11 17:33:03 大中小 从重庆坐船到宜昌,第一站便是丰都,距离重庆市区有 172公里。 早上不到六点下了船,走了大约10分钟,就来到了鬼城门口。由于三峡大坝的修建,丰都旧城内只留了鬼城这一旅游景点,所有的丰都居民都移民到长江对岸的丰都新城。遥望对岸,丰都新城建设得欣欣向荣,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而鬼城外有的只是座座空空的楼房和拆迁后所剩的断壁残垣,处处给人以阴森、凄凉的感觉。 进了城门,看到一块暗红色的幕布上写着“赶名山香会,游鬼城地府”几个大字。丰都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初年,隶属巴国,曾经作为都城。到了东汉永元二年,因其城东有平都山,改名为平都县。到了隋代,才取长江丰稳坝中的“丰”和平都山的“都”字,将平都县更名为丰都。古平都山就是现在的名山,因北宋苏轼题诗"平都天下古名山"更名。”鬼城幽都”之说也因平都山而起。据晋人葛洪的《神仙传》等史料记载及民间传闻,汉代有阴长生和王方平两道士曾于平都山上修炼成仙,道家便于此山设天师,并将其并列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后人附会“阴、王”为“阴王”,因此阴间之王的居所便理所应当地成为了鬼都。 在山脚下,看到有缆车将游人送至山顶,我们抱着不错过任何一个景点的想法,放弃了乘坐缆车,步行游览。 山路略有些曲折,刚刚踏上长着嫩绿色青苔的石阶,就有一块大石碑立在眼前,上书“长生之路”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鬼城中鬼的气息越来越浓。 沿着山路向上走,只见在两排整齐的柏树中间有一条小路,沿着它径直向前便来到名山的大门哼哈祠。传说哼将名叫郑伦,原是纣王的大将,官至督粮上将,曾拜异人为师,练得一身绝技,能从鼻中哼出两道白光,吸人魂魄,后来投靠了武王。哈将名叫陈奇,也是纣王大将,练得腹中一股黄气,让对手魂魄自散。而后一哼一哈二人交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负,最后双双战死。姜太公归国封神,封他二人镇守西释山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宝,为哼哈二将之神。祠内哼哈二将怒目圆视,表情狰狞,手持金刚杵,看上去好不威武,从他们的面部表情依稀可以想象出二人当年交战的激烈场面。祠门口柱子的朱红色渐渐脱落,岁月的沧桑在它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上面那副黑底金字的对联“哼人应当像人,哈心必须有心”却依然清晰,给所有到过这里的游客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其中或多或少的包含了做人的道理。 过了哼哈祠,就是报恩殿了。传说中的地藏菩萨原叫目莲,由于他母亲生前打骂僧侣,死后被佛祖惩罚,在地狱之中饱受倒悬之苦。目莲为救母亲,散尽财务,独自修行,后得佛祖指点,在农历七月十五备齐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侣,其母便可得到超度。目莲照做,解救了母亲。佛祖看他如此行孝,便封他为地藏菩萨。报恩殿内塑有目莲雕像,目的在于警世人们永远不要忘记父母的恩情。 沿着山路再向上走,路旁载满古树,颜色清翠欲滴,不时传来阵阵鸟鸣,两旁地上的小草沾满露水,空气中飘荡着植物和着泥土的清香,一切都如此幽静而迷人。再往前走只见一扇漆着蓝色涂料的大门——鬼门关。传说过了尘世间的人过了鬼门关,走上黄泉路便不能再回头了。到了鬼城的人如果仍然留恋尘世,那他也只能无奈地站在望乡台上凝望遥远的家乡,对自己思念的亲人做最后的怀念。 过了鬼门关,就进入了幽冥世界,路旁是一群小鬼,吊死鬼吐着长舌,欲色鬼张牙舞爪扑向路人,酒鬼抱着酒坛……他们各个形态各异,别具特色。 在一片盛放的紫薇的梅红色中,彩蝶翩翩,四周一条长廊环绕,小路的正中是一式三座的石拱桥,这便是鬼城中最为著名的桥——奈何桥。桥边的小鬼手持金质条幅,上写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5299f0100050r.html4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