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中英街,记载中国百年沧桑(二)

[游记]中英街,记载中国百年沧桑(二)

2008-05-22    sina.com.cn

中英街,记载中国百年沧桑(二)

2007-12-27 00:12:53

大中小

标签:杂谈

下午,从大梅沙回来,在关口的“广东边防办证中心”花50元钱办了《边防证》,就让导游带着,坐车进去沙头角镇内了。按照安排,到镇内后首先参观“沙头角历史博物馆”,剩下的时间自己安排。进去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而五点半就必须出来,所以只能抓紧时间。进了博物馆,导游给大家讲解一楼的沙头角本地风俗,我就往二楼跑。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较全面的记录和反映了中英街的百年沧桑,二、三层楼为《中英街历史》陈列厅,有400余件近现代历史文物、民俗文物以及千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资料,详细记载了沙头角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几张解放初期的珍贵相片里,中英街两边军人的制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高大的,穿着优质制服的英国警察傲气地站在那,而瘦小的中国的解放军战士穿着朴素的军装。我们不否认当时的贫穷,那定格成历史的照片让人心酸,只是我们都明白,一个国家的尊严不在身材上的高度,在于民族的灵魂!

1951年沙头角实行边境管理,深港两地公民不能再随意跨越边境线自由来往,但是因为两地都有田地在对方一侧,所以就对那里的人们办理了《过境耕作证》,要耕种必须出示证件方可过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悲哀。

从1898年6月9日,《中英展扩香港界址》的签定,到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行使主权,沙头角人整整离了99年,那天,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会展中心冉冉升起,多少人流下热泪。1997年7月1日凌晨,中英街从“一街分治”到“一街两制”的转变。这条250米的街道,终于第一次全部站上了中华民族的士兵。

刚走到四楼的门,《春天的故事》的旋律就响在耳边,不由让人感慨万分。匆匆一瞥,记不住什么,但是忘不了的是历史。不错,“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国政府一定要在1997年收回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不能再晚。”邓小平的话刻在博物馆的墙上,也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中英街的百年沧桑让人难忘,令人深思。《国歌》在四楼的展览厅里一遍又一遍地响着,让每一个到此的中国儿女热血澎湃。走出四楼的大门,对面的墙边一张桌面上放着一个本子让大家留言,我翻了翻,里面大多数是这样的话:“记住历史,祖国在我们心中。”“愿我们的祖国更繁荣昌盛!”“祖国万岁!”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938d2201007tgg.html37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