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号,将近重阳节,梧桐山第四届登高节正在进行中。 Eric组织大家登梧桐山,活动召集上说明很是吓人:困难级(S级),梧桐村-百年古道-梧桐顶-梧桐村。 困难级(S级)几个字用红色描出,一看就让人不能不自己掂量掂量:“这弯弯的描红了的S级,就我这个身板,能不能搞定呢?”,不过大家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组织了20余人。 28号早起床,看看家里面的闹钟,6点。 清晨,天气凉爽,心神舒畅,很悠闲的做个早餐吃,7点出门。 走在赶公交车途中,忽然发现自己还穿着皮鞋,看看表-----7:30,郁闷啊。 跑回家,跑上八楼,换鞋,累。。。。。。。 出门前又看了下闹钟-----7:30,纳闷啊,也许是一个古董级别的吧,往天一直很准的,今天怎么回事? 赶到集合地点,晚了20分钟,总计耽误大家23*20=460分钟,就是7小时40分钟,一天工作时间,价值150元(一天的加班工资算)。 上了通往梧桐山的车,窃喜,一个同事给占了一个位,坐着就是比站舒服点(太不负责了,还是领队,有两队员站着呢,怎么就一点没有领队的觉悟)。 到了梧桐山脚,与导游汇合(导游--Jim,深圳磨坊的老驴,一年多登山经历,前次合作是深圳惠州交界的石头河,该役,Jim磕了头,流了好多血,缝四针,花500余元,而后,一直没有出手,直到现在)。 往梧桐山村内走,拐几个弯,到水库边上,开始登山,这时,人员已经分成两拨。 登山过程一如既往地平淡,走着走着,跟副导(副导游,Jim的山友,挚友,好友,当然,也是本人的)聊起他的工作——做ERP系统,企业管理顾问,一天的现场指导费用4000元,听得我吧嗒吧嗒地直流口水。 12:30登顶,然后下到好汉坡的停车场,见到为登高节登山比赛准备的平台,比赛在我们登山途中已经结束,由于不同的路线,并没有见到运动员。到处打听赛况,答复:“我们只是维护治安,不知道结果”(这是山上的保安),“我一直在看着摊面,没有关注”(这是小卖部的职员)。 下山,分道扬镳,一队走仙湖,一队顺盘山公路撤回梧桐山村,我带队走梧桐山村。 坐车回到东门,跟导游、副导游、副副导游到一个海鲜馆腐败,花了一百三十多大元,算是吃饱。 饭饱了,人也精神了,坐在10路车上一点没有瞌睡,到华强北换车,要下车时,收音机正在播放登山节的新闻,一直说市领导怎么怎么的,就是不说今天的赛况。 华强北换车,回家,317路,周末人一样不少,挤啊。 lo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