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松江真教寺、云间臼鹤寺,明永乐年间,称敕建松江清真寺。位于原松江县城(1998年划为松江区)西马路桥缸甏巷。俗称“松江回回坟”,“松江回教礼拜堂”。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由信仰伊斯兰教的郡守即“达鲁花赤”创建。是上海地区最早的清真寺。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松江清真教寺奉诏重建。永乐五年(1407年)、嘉庆十四年(1535年),两次扩建。万历十年(1582年),再次扩整。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康熙十二年(688年)、嘉庆十七年(且812年)、道光二年(1822年),四次整修。该寺虽经多次修建,至今仍旧保持元、明时期清真寺的寺、墓合一的风格。</P> 清真寺座南朝北,寺前外照壁有“清妙无真”砖刻,门额上有“敕建”二字,门内照壁,上书“清真寺”。原寺四周均为“回回”墓地。南道右侧,有“元郡守达鲁花赤”墓,上有志铭一方。清真寺建筑风格既保持阿拉伯圆柱拱顶形状,又有中国明清建筑风貌。主体建筑由大殿、窑殿、穿廊组成,另有南、北讲堂、邦克门及水房,合成清真寺整体布局。窑殿外形高约八米,南北东三处辟门,内部为阿拉伯式砖拱形圆顶,高达四米,墙壁砖雕精致,无梁,俗称“无梁殿”。邦克门为有门无楼之元代建筑。此两处最具该寺建筑特色。寺内保存历代碑刻四块,其中有康熙十六(1677年)的《重修真教寺碑记》,由松江府学教授、淮安进士杨才槐撰文,教长赛印昌所立。还有嘉庆十七年(1812年)和道光元年(1820年)所立的《清真寺捐输碑记》,均是当时清真寺整修经过记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由江苏省政府年拨款整修。1958年松江划归上海市。“文化大革命”期间,寺被工厂占用。1980年8月2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松江清真寺为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3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民族事务委员会,会同松江县政府组成“松江清真寺修复领导小组”,(由张瑛亭主持具体修复工作)拨款80余万元(其中包括市伊协出款10万元)着手对该寺大修,并列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大修竣工,对外开放。1990年4月,松江清真寺同仁为此立碑纪念,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丁汝明撰写《重修松江清真寺碑记》,简化体汉字楷书由唐世昌书写,上海市回民公墓管理所镌刻碑文。1998年又拨款进行了中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