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设在昆明东北郊的金殿风景名胜区,距市中心7公里,占地218公顷(约3270亩)。西南至东北长2.5公里,南北平均宽1.1公里。园内森林密布,水面宽广。世博园内共移树木、竹类1500种,约20万棵(丛),其中有的树龄长达数百年。有近年百种珍稀名贵且有观赏价值的树种,其中80余种属国家保护类,有来自热带、温带、高寒地区的珍稀植物近2000种,约20万棵(丛),其中有的树龄长达数百年。还有400余种常用、珍稀药用植物,有巧夺天工的盆景艺术,还有来自9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园林、园艺精品。植被覆盖率达76.7,其中有120公顷灌木丛茂密的缓坡,水面占10~15。 到世界园艺博览园交通很方便,市区东南西北各汽车站均有专线车。有69路、71路,您还可以在长寿路乘10路公共汽车,或在此乘中巴车。世界园艺博览园门票价格为:全价票100元/张,半价票50元/张。世界园艺博览园入口分为:主入口、北入口和金殿、世博园的索道口。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是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展览基地,设在昆明东北郊的金殿风景名胜区,距昆明市区约4公里。占地千万平方米,汇集世界各地园艺成果。含中国馆、国际馆、人与自然馆、科技馆、大温室五大场馆、国内展区34个展园、国外展区30个展园,另有专题园、企业展区及诸多景观。展园涵盖中国34个行政区和五大洲30个国家的园林园艺的精粹,场馆将绿色科技全方位展示给游客。专题园以蔬菜瓜果、盆景竹茶、药草树木作为专题,精巧布置,颇为独具匠心。水景观与花园大道、中心广场、游乐场等娱乐设施共同烘托博览园的热闹气氛。 昆明世界博览园集中体现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宗旨,整个展园仿佛绿色的海洋、植物的世界,栽培的艺术更使人看到环境文明的未来。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是一个融合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教育性为一体的世界植物园。 世博园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世界博览会是一项具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活动,它既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对当时文明的真实记录,更是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展望和憧憬。在近150年的历史上,世博会一直是强国唱主角的竞技场。1876年,当中国第一次以主权国家身份参加在美国费城举行的世博会时,主办国美国竟然只允许清王朝派一名代表前往。 1876年到1999年,一百年多一点,中国从一个贫病交加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发展成为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从世博会备受歧视的参加者变为成功的主办者,实现了举世惊叹的历史跨越。 世博园是全世界给昆明的礼物 为了参加世界园艺博览会,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在园内修建了建筑物,建成小的独立园林。从几十平米到几百平米不等,组成了“国际展区”。全国各省也不甘寂寞,也纷纷建园,组成了“国内展区”。博览会结束后,这些园林自然就留给聪明的昆明人了。为了保证世博会成功中央还给予云南巨大的资金支持。总投资16.5亿元的世博园,只有少部分是云南的钱。世博园给云南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是无法算清楚的。 世博园是一个企业 世博会闭幕后,世博园在送走了1999年那个高潮后,经历了低潮的徘徊和深刻的思考,又重抖精神,迎接新的高潮。2000年3月,云南省政府将由政府行使职能的世博局改组为云南世博集团总公司,下属14个分公司,将整个世博会会址及全部配套设施整体转为世博集团公司经营。集团公司开始对原世博园管理公司进行改制,与另外多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昆明世博园股份有限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营世博园。政府退出,企业登台,新的经营者喊出了“九九世博会,永久世博园”的口号,决心将世博园从会展功能型向市场旅游经营型转变。 尽管世博园的门票价格不低,100元一张,每天有几千人游览。但是它的运行费用也是高的吓人。世博园用工最多时达2000多人,每天仅用电就3万多千瓦时。花园大道上50万盆的鲜花,全部更换一次就要175万元,一年要换6次。世博园一天的运营成本是22万元。整个世博园一年的管理成本就要上亿元。 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进入了世博园。经过数次裁减冗员,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和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用人机制,世博园公司轻松苗条起来了。世博园公司已将原有的2000名工作人员减至现在的390人,全园的各项支出费用也已明显减少,绿化管养及花卉更换费用也从1885万元减少到1270万元。它也和所有的企业一样,努力经营,争取盈利。为社会上缴税金和安置百姓就业。昆明世博园每年都盈利。 世博园是昆明对外形象的一个窗口 世博会之前昆明市在市政建设、环境治理、繁华程度等诸多方面都很落后。为了办好世博会,昆明人应该说是全体云南人都玩命了。在省政府的英明领导下,云南人干的漂亮。一次世博会使昆明在各个方面都前进了一大步。旅游业是云南的龙头产业之一,昆明是云南省会,是全省交通中心,旅游业的中枢。世博园已成为昆明市市区最主要的旅游景点。它的面貌反映了整个云南省的旅游管理水平。 世博会日常的维护管理是非常好的,就以厕所为例,基本做到了无味、无杂物。冲水设备和干手器运行良好。这在中西部地区,在昆明这样收入水平的城市里是很难得的。 世博园是一个公园 昆明世博园位于昆明东部偏北,市区和郊区交接处,占地2.18平方公里。坐落在山地(实为丘陵)的边缘,有山有水错落有致。山上常年绿树成荫,园内到处郁郁葱葱。共培育、移植了2551种植物200万株,其中112种属珍稀和濒危物种。湖内鱼儿游荡,湖面海鸥飞翔。 园内建有“名园之路”、“夜景工程”、“世界名花艺石园”、“动感电影”、“水幕电影”、“艺术广场”、“音乐喷泉”等设施。开通“世博园———金博索道———金殿公园一日两游”旅游线路。 两个主要室外展区是,国内展区包含34个展园,分别代表全国各地的园艺特色。国外展区也包含34个展园,包括亚洲11个国家,欧洲14个国家,美洲4个国家,非洲2个国家,大洋州1个国家。还有两个国际组织,分别是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和国际展览局花园。 世博园最大的特色是精湛的园艺和丰富的植物,可以说它是“园艺园”和“植物园”。 世博园还是…… 世博园是昆明百姓休闲娱乐的场所。很多昆明人,特别是住在世博园附近的人都把它当成自己的“后花园”。代价是300元买一张年票(如果是老年人或是学生等还会少一些)。每天有许多老者在里面垂钓,学生在读书,老太太扭秧歌。由于它比一般市内的公园大,依山傍水,在里面散步蹬山犹如野外。 当然昆明世博园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基地、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国家首批评定的4a级旅游区。 世博园由中国馆、大温室、人与自然馆、科技馆、国际馆五大展馆、七大专题园(竹园、药草园、蔬菜瓜果园、树木园、茶园、盆景园、名花玉石园)、四大广场(迎宾广场、世纪广场、艺术广场、华夏广场)及室外展区等组成。浓缩了多种独具特色的中外建筑,再现了美好自然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体现了世界各国园艺风格及发展水平。 共有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分别在这里建起了自己的专题展示园(台),国内许多省市区也都建有能集中反映本地区园林艺术的展示场所。可以这样说,这里是一个汇集了全世界园艺风景的超大型博览场所。博览园主要有5个展馆、6个专题展园、34个国内展园和33个国际展园组成。 博览园内各展区介绍: 中国馆 总建筑面积19927平方米,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观礼台面积3600平方米,道路、场地铺装面积4340平方米。 中国馆是’99世博会最大的室内展馆,它与人与自然馆、大温室主广场(新世纪广场)构成世博会主场馆区。 中国馆处于广场北面较高地势,地坪高程1937米,比中心广场高9米,正对中心广场,设有供开幕、闭幕和开展会期活动使用的观礼台。中国馆建筑布局采用中国传统园林手法,形成院落式建筑群体,通廊将各功能展厅有机组合在一起。整个建筑共分2层,建筑物顶部高18米。基本单元平面为24×24米,共7个。 中国馆的建筑风格结合汉代宫苑建筑与南方民居建筑,绿瓦白墙,绿色代表生命,更是园艺的象征,白色代表着和平与和谐。 中央内庭园分为江南庭园、北方庭园和大理庭园,既集中表现了中国园林园艺风采,又是观光、休息的理想场所。 中国馆的主题为“绚丽多彩的中国园林园艺”。建筑布局采用中国传统园林手法,形成院落式建筑群体、通过连廊将各展厅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展厅一楼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内蒙古、辽宁、浙江、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海南、广东、江西、湖北、湖南及香港、澳门、台湾(民间)展厅共34个展示单元。二楼有92个展位,由国内企业和单位布展。 中国馆 北京展园、天津展园、山西展园、湖北展园、青海展园、海南展园、江西展园、安徽展园、湖南展园、云南展园、广东展园、西藏展园、吉林展园、辽宁展园、宁夏展园、贵州展园、澳门展园、台湾展园、甘肃展园、重庆展园、山东展园、广西展园、浙江展园、江苏展园、河南展园、河北展园、新疆展园、香港展园、上海展园、陕西展园、黑龙江展园、四川展园、内蒙古展园、福建展园 国际馆 总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占地面积13250平方米,道路广场面积4300平方米、绿化面积3050平方米,室内地坪高程1953米。 国际馆位于博览园的最东端,主游路收尾处,离博览园主入口约2公里。 主体建筑以郁郁葱葱的山林作背景,环境优美。建筑造型由一圆形主体和100多米长的弧形墙组成,以大体量的展览空间展现在观众面前。建筑结构通过几个同心圆柱网形成几个完整而流动的空间。世界各国的展室环绕中庭布置,充分体现了平等和睦的国际大家庭关系;背景的斜向弧形建筑有一种向上向前的动感和气势,象征着人与自然共同奔向二十一世纪的决心。 国际馆大部分为两层,高8.5米,局部分为三至四层,高19.2 米,平面尺寸总体约66米×78米,中庭的圆形屋顶,直径18米,圆形中心部份采用钢网架玻璃采光天棚。国际馆是流线型的现代建筑,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呈波浪形上升,最高处距地面21米,隐喻“迈向21世纪”之意。圆形的主厅寓意平等、团结。馆内有59个国家和25个国际组织搭建了展台布展。 国际馆前广场结合地形设置庭园,前面有景观水流、绿草鲜花,室外绿化和室内绿化相 互映衬,使展馆布局溶于大自然。 国际馆 日本园、波兰园、缅甸园、丹麦园、泰国园、德国园、老挝园、瑞士园、印度园、芬兰园、美国园、智利园、以色列园、英国园、秘鲁园、加拿大园、越南园、法国园、莫尔多瓦园、保加利亚园、捷克斯洛伐克园、澳大利亚瓦加瓦家园、斯里兰卡园、荷兰园、巴勒斯坦园、奥地利园、巴基斯坦园、西班牙园、埃及园、苏丹园、印度尼西亚园、俄罗斯园 人与自然馆 总建筑面积4953平方米,占地面积19148平方米,场地铺装面积1800平方米,绿化面积6290平方米,景观水池面积6100平方米。 人与自然馆是本次博览会的主题展馆,展馆建设结合山形地貌,利用高差2.4米的两个台地和水面,充分表现了山、林、水、建筑融于一体的意境。 人与自然馆的平面布局是以远古生态植物三叶草变形规整后的三角形为基本单元拼合成三个六边形,建筑结构采用不锈钢网架,规律性强、空间划分自由,屋面采用具有装饰功能的复合铝板,建筑物顶部高15米。 人与自然馆主入口处的集散休息广场紧靠主游路和景观水池,大片草地缓缓伸向水面,给人以亲近自然的感受。水面分大小两部分,前部水域较大,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主,后部水域主要以人工景观为主,通过瀑布与前面水域相连。 4953平方米,展览通过图片、录像和实物等形式,围绕“人类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永远的绿洲”三个方面,呼吁人类保持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协调发展、和谐共处,共同迈向新世纪。 科技馆 总建筑面积3064平方米,占地面积6650平方米,场地铺装面积1080平方米,绿化面积2800平方米,地坪高程1938.95米。 科技馆位于国际室外展区的中段,北靠山坡、南临12米宽的主游路,东西两侧分别与茶园和国际室外展区相邻。结合用地状况,科技馆从总体上分为展厅与环幕影院两部分,展厅沿主游路后退40米呈长方形平面布置,前面设计为小广场,广场四周以绿化、小品、旗杆衬托环境气氛;环幕影院设计成球状,位于展厅右前方,隐喻一个果实。 科技馆以“园艺与科技”为主题,展示内容主要分为序言、大自然的馈赠、历史的回眸、智慧营造的绿洲、生命的翅膀五个部分。 主展厅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高7.5米,展厅大面积采用净白玻璃落地门窗,顶部设置直径为12米的锥体玻璃顶采光,阳光能透入室内,满足中央绿化区采光;环幕影院分为两层,底层为咖啡厅和休息间,二层为环幕电 影厅,环幕电影厅外轮廓环体采用钢网架,银灰色复合铝板面层,球形影厅直径为24米,可容纳观众230人。 大温室 大温室,总建筑面积3630平方米,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地坪高程1932米。 大温室主体正对世博园入口中轴线, 与世博园门、花园大道、世纪广场连成一线,具有重要的标志性和景观性。 大温室设计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气息。共分为四个展区,分别是热带植物展区、温带植物展区、高寒植物展区(海拔3000米以上的植物)和图片展览馆。三个植物展区由小到大,高度依次增加,屋面坡度也依次加大,形成一种螺旋上升的态势,暗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辩证规律。 立面采用高差变化处理、分段布置,寒带展区8─12米高、温带展区10─16米高、热带展区10─20米高,打破了建筑形状的单调感。根据三种气候带植物生长环境及生态要求,各展区及内部空间高低变化、斜屋面的设置,适宜于植物的合理布局和生态空间的需要。 参观者既可从室外隔着玻璃观光,又可进入室内与展示环境充分融合,从不同的角度享受匠心巧作的自然风光。 蔬菜瓜果园 蔬菜瓜果园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主题为“蔬菜瓜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食源”,主要向人们展示中国的农业发展,开发我国丰富多彩的蔬菜瓜果种类,提倡野生没有副作用、不用化肥、不用农药的蔬菜瓜果。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生物工程的发展,蔬菜瓜果除了传统的食用价值外,又增添了一项功能——观赏性。进入蔬菜瓜果园你就会觉得此言不假。 蔬菜瓜果园展览方式采取以室外活体栽培为主,兼顾实物产品和标本模型等。 资源宝库——活体庭院栽培展示。具体展出种类为:蔬菜(约85个品种)、果树类(约99个品种)、瓜类(约20个品种)。 再现辉煌——陈列展示。通过对蔬菜瓜果实物产品、标本模型及图片文字材料等的展示与宣传,让人们更加了解人类与蔬菜瓜果园艺文化的历史渊源,倡导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以及促进名特优产品的开发。 智慧的绿洲——专业化、集约化生产雏形。以西芹和矮化苹果集约生产“模型”为主,集中展示我国蔬菜果树生产的科技水平。 竹园 竹园位于世博园砚塘水库东南侧,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地形呈狭长带状,依山伴水。 竹园共收集竹类植物28属222种4000余丛。有观赏性强的筇竹、黄金间碧玉竹、大佛肚竹、滇竹、苦竹、椅子竹等30余种,有珍稀濒危的铁竹、针麻竹、贡山竹、梨滕竹、刺龙竹、中甸箭竹等50余种,形成“日照有清荫,月照有清影,风吹有清音,雨来有清韵”的环境氛围。竹园内还布置有:竹排、红砂石凳、感应式大熊猫、竹宫灯和蝴蝶泉。 2万多平方米,沿砚塘水分为7个片区,栽种200多种竹类,包括世界著名竹类、中国珍稀竹类及云南特有竹类,按其自然生长的状态栽种。 盆景园 盆景园位于世博园花园大道南侧,占地面积5880平方米。 园内主体建筑以三个展厅及一组连廊形成背景,组合石亭以沉稳而秀丽的形象形成盆景园的铸景立面。外部形象则以四坡梯形屋顶的三个方亭与连廊组合,坡面为木兰色陶瓦、红色墙面、白玉檐口,是建筑形象带有东方风格。 茶园 茶园位于世博园中部主游路与二号路之间坡地,南部与断崖景观隔水相望,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 因其位于两条主游路之间,加之地势较高,在展示茶文化特点的同时亦将成为游人驻足品茗观景的良好去处。地西北侧开辟“精品园”集中展示中外茶树精品。 茶园的建设主要有茶文化展厅、茶艺表演室、品茗馆等部分。 茶文化展厅。展示内容包括茶的起源和发展、茶与文化、茶与民族团结、茶于人类健康、茶的综合利用。 茶艺表演、品茗馆。经专门训练的茶艺表演队可向游客作丰富生动的茶艺表演,还将编排几套易掌握、有特色的冲泡方式,让游人与表演者一起边观、边学、边做、边品。或选取几套不同种类的茶样或茶具,以“自助茶”形式,让游人根据自己的喜爱自行选取冲泡品饮,将人们引入一个雅俗共赏的品茗世界。 品茗馆配有电视录放及音响系统,在品茗时,可放映与茶有关的录像。或放送一些品味较高的典雅音乐,如古典音乐、轻音乐或古筝演奏等,以充分体现茶文化与众不同的文化氛围。 药草园 药草园占地面积8700平方米。该园设计体现中国传统的江南园林风格,表现出立体山水画模式,以名贵珍稀、常用中药种植为主。在布局上以自然式为主,辅以规则式。力求体现“棵棵是药草,株株能治病,月月有花开,步步是景观”的建园宗旨。 5000年来所积累的宝贵文化遗产—中医药与云南丰富的药用植物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中国传统的江南园林风格、立体山水画模式,向国内外展示中医药的特色和内涵。这里有名贵药用植物人参、天麻、红豆杉、治癌药、银杏、肉桂;有常用中药品种厚朴、黄柏、首乌、大黄、杜仲;有民族民间药用植物八角枫、接骨丹、倒提壶等;有药用花卉金桂、玫瑰、月季、百合等;药用地被植物有地板藤、山奈、马齿苋、地丁等464种药用植物。 艺术广场 它的背景是一座山的断崖面。自然的山石、潺潺的流水,形成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的山水景观。 树木园 树木园占地面积25400平方米,位于世博园中部。有一、二级珍稀树种约4万余株。 云南是我国乃至世界林木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通过树木园,可展示我国对珍稀、濒危植物有效保护的成效,以及云南在全球木兰科植物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树木园移栽培植各种植物约83科300余种,共计20000多株,其中珍稀濒危植物50种、乔木1000多株。共分为四个区,即木兰科种植区、珍稀濒危植物栽培区、经济林区、森林植物种质资源区。 云南是木兰科树种分布中心,全世界共有15个属150多种,云南有11属120多种。树木园收集栽种了以华盖木为主的木兰科植物50多种,且多为大树,实属罕见。 树木园收集栽培的50余种14000多株珍稀、濒危植物,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云南红豆杉、伯乐树、秃杉、苏铁等10余种,二级保护植物30多种。 一株树龄近300年、胸径1.1米、高13.8米、冠幅8×8米的巨大翠柏从70公里以外的地方移栽入园,创世界柏科植物移栽记录。移栽成活的这株大树,使游人望而惊叹。 各园详细介绍请浏览www.expo99km.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