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梅关古道

[游记]梅关古道

2008-05-22    sina.com.cn

脚下这条由青石鹅卵石铺砌而成的山道,便是名相张九龄于唐开元四年(716年)率民众修建而成的长约三十华里的梅岭驿道中的一段,在古代它是连接长江、珠江水系最短的陆地交通要道,曾被誉为中国南北贸易的黄金通道。史料对此处如是记载 :“长亭短亭任驻足,十里五里供停骖,蚁施鱼贯百货集,肩摩踵接行人担”。在太平盛世,经济繁荣的唐代,古驿道上并未设立关卡,军队驻守也是时有时无。到了宋代,广盐入赣,为加强管理,增加关税收入,公元1063年,南安知军蔡挺在驿道口建筑关楼,并将其命名为梅关。位于粤赣交界之处梅岭之上的古驿道除了在经济上曾经做过卓越的贡献之外,还是历代兵家活动要寨。早在公元前214年,赵佗就率秦军经过梅岭入粤,在岭口设横浦关。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又两次督师度岭北伐。甚至连开国元帅陈毅也曾带游击队在梅岭战斗过三年,并因此写下了流芳后世的《梅岭三章》。而古驿道两旁林立的花中君子---梅,每至寒冬,竞相怒放,其娇艳独特的景致,更是令得无数经此的文人墨客雅兴大发,自三国吴陆凯的《赠范晔》迄今1700多年,咏梅篇章数不胜数,真是不负梅岭 “一路梅花一路诗”的盛名。

如今的梅岭,现留存完整的古驿道只有八百米长度。虽不见仙风道骨的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在衣钵石旁静心打坐,但却有身着僧衣的出家人,长衫飘飘,行走如风,出没片刻便无影踪,令我等红尘中人怎能不心生敬慕。虽不见张九龄的侍妾戚宜芬以其孕妇之血祭山神,但却有古道旁的夫人庙,香火正旺。虽不见喝完老翁的青梅酒后即兴作《赠岭上梅》的苏轼,但却有站在东坡树下高声念着 “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的天真孩童,目光纯净如古道上空蔚蓝如洗的天,仿佛带着飞越时光的穿透力。虽不见拿着折扇的过往书生吟诗作赋,挥豪刻碑,但却有扛了摄影器材的发烧友,将手中的镜头不厌其烦地对着古道旁或白或红或粉或黄的梅花转来转去,按下快门的瞬间,有关梅的词句也就定格进了画面,定格进了心里。虽不见 “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的繁荣景致,但却有坐在长亭外,古道边的梅岭人,不停地掀开摆在他们面前的木桶盖,嚷嚷着叫路过的游客尝尝自家做的梅子,仍是喧哗的,这不甘寂寞的古道上。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4b422b010006ko.html29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