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错过千佛洞那样的古迹,我并不多可惜,那熙攘喧闹的环境让人望而却步,寻幽探胜才是我的钟爱。每每茶余饭后、静极思动的时候,信步畅游金鸡。与山势浑然一体的柏林,营造出一个宁谧的空间,而我就在这个空间里九转十八弯的小径上穿梭。这里很安静,安静得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不时有几只喜鹊在枝尖轻捷的跳过,远处的山谷偶而还会传来黄莺或布谷清脆鸟鸣的回响。一路行来,很少遇到其他人,即使遇到,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峰回路转,就早已失去了踪影。幽沓而不阴森,神秘却不诡异。在这里我可以独处,可以静思,可以安坐,也可以 不管怎样,我总是能够心平气和的享受这种氛围。平和当中还带着一线欣喜,而欣喜里面又偏偏包含着一丝淡然。对于被城市中紧张快节奏久久压抑的人来说,这份感觉实在太难得。 山是因为有了松柏,才有了神韵的。但是,如果满山遍岭全是冬夏一色的松柏,也未免太单调了些。那好,我们就在金鸡的双翅上插几枚别样的翎羽吧。这些“翎羽”大多是枫树,春天的时候绿得异常鲜活,到了秋季又红得那般火热。从远处看都是分外的醒目,分外的耀眼,这小山岭也因之增添了不少灵秀之气。其实,在山脚处的那几层梯田似的平地上,植被还是颇繁多的。除了少部分出自人工外,其余的大多数皆生于天然。这里有乔木、灌木,有青草,野花,还有山枣——我喜欢的野味之一,在采摘、品食和分送朋友的过程当中,我都能获得不小的乐趣。在这个绿色生物编织起来的小小生态王国里,活动的生灵也不少。我就曾捉过叫蝉、捕过萤火、见过灵动的山猫和野兔,甚至还听过一只飞到我眼前枝条上的黄莺,专门为我演唱的天籁之音。那动人心弦的歌声,令我久久的陶醉其中,至今仍是难以忘怀。自然的玄妙,上帝造物之神奇,着实让人惊叹。当然,金鸡岭并不完美,它最大的缺憾,就是少了一眼清澈的山泉。具备了骨架和神髓的躯体,却没有贯穿其中的血液,这实在是可惜得紧。留心看山石的痕迹,山泉可能曾经是有的,只是不知何时就不在流淌。碎石故道默默的躺在那里,好像还在追忆着往昔更加美好的时光。 金鸡岭上不是有一些人文景观的,主要是岩刻壁画浮雕之类。这其中刻字又占了绝大多数,且大都是古体、会意、甚至是象形。如果不联系上下文,现代人已经很难辨识了。不过,这些作品的实际年龄可就太小了,看落款,即使最年长的也不会超过五岁,它们实实在在的都是二十一世纪的产物。人文景致相对集中的地方有两个,一是舜龙鉴,二是怡然庭金鸡岭干道旁边的石壁上也有不少,只是分散了些。现在,我们不是亲自去观赏一番吧。 在金鸡岭南侧山峰的半山腰处,有一块两三米见方的平地,它的名字叫“四通台”。气魄虽然大了此,倒还算名符其实——这里恰是几条山道的交汇地。通向左上方的一条,就是我说的”金鸡干道“(还没有人给他起一个雅臻的名字,也只好这么叫了)。右上方的一条呢,叫“龙庭路”。顺着龙庭路往上走的话,几个转折,跨入龙门之后,便到了舜龙鉴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近在咫尺的大型浮雕“二龙戏珠图”。只见爪踏祥云的两条神龙,围绕着中间碗许大的宝珠飞舞奔腾,虽是游戏之中,却不失庄严肃穆。这龙正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一年多来,兰山老人在它们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财院的校园里,经常的可以听到那叮叮咚咚的雕凿声。现在,这图总算完成了,也终于可以告慰众人。向前走两步,这么一抬头,你就会看到十几米见方的岩壁上刻满了大大小小二十多个龙字。除了大都是红色之外,它们的字体几乎各不相同。楷宋隶,篆行草,从颜筋柳骨,到怀颠张狂,这里简直成了华夏书法精要的汇集地。特别是最上面的那一米见方的巨大行体龙字,更是笔走如飞,状似天外奔来的俊龙,其扑面袭来、慑人心魄的气势,和戏珠二龙相比也不逞多让,它当之无愧是这里九五之尊的帝王。在龙字王国的右下方,有一块石壁牌匾,上面写着三个绿色大字——正是此处的名字“舜龙鉴“,它旁边是一个龙头——原来整个舜龙鉴恰是龙的化身啊。 山峰稍转,便走过了舜龙鉴,龙庭路也渐趋平缓,再向前踱几十步,就来到了怡然庭。这所谓“庭“呢,其实是一株貌似华盖的柏树居中而立,周圈再围上几块方石为凳,虽然简陋,却很给人一种返镤归真的感觉。侧过身来,眼前的石壁上有这么几幅刻画,仔细一看,竟是神通意远,浑然一体而又妙趣无穷。中间呢当然是“怡然庭”三个大字了,它上面是一个倾倒的酒壶,美酒正泼泼洒洒从壶中涌出,旁边写着的是“玉酒珀炎”四个字,落款则是一个酒杯!下边儿是谁在喝酒呢?竟然是谪仙人李太白(旁边的小印章上刻的可是“酒仙”哟),他又在开怀畅饮!只见这位诗人人人左手抚腰,右手擎杯,哈哈大笑中襟飘须颤,“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词句似乎正在他唇边涌动,那高亢嘹亮、豪迈放达的歌声隐隐从石壁透出,激荡着这幽沓的山林,看来还要如此激荡下去千百载。在石壁左侧还有一画一诗,画是“山居日出图”,诗是柳宗元的“日出雾露余”。这画意境好深遂,刻家兰山仅仅凭借几个线条,便勾画出无数险峰峻岭,一轮旭日冉冉升起,一位弓背持仗的老人正山崖亭边孤傲的欣赏着这壮丽的自然景色。潇洒飘逸,怡然无忧,是要以孤独为代价的,正所谓仙家寂寞啊。 回过头来,再到金鸡干道上走一走吧。这条路右侧的石壁已经被各类雕刻占的懑懑当当了。以福寿禄三个相对独立的楷休大字为起始,到山脊中段十二生肖象形刻字集(尚缺其六)为终结,这当中有即景生情的感叹,有增趣象征的刻物,有保家警句、佛言道语,还有政治家指点江山的激扬文字,真可以说是精品聚集、名家汇粹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瞭望台旁边的那幅红佛字坐绿莲花图,它的创作手法和创意都很新颖,似乎佛祖所有的教诲全都包含在里面了,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幅画和字刻“与佛有缘”及”慈悲为怀“皆出自流帆之手,看来这位刻家是比较倾向于佛法的了。 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山脊上来了,天空豁然开阔,人文景观也该告一段落了。不过,它还远没有定形终结,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山路不断开辟,新刻家不断加入,作品和人文景点的数目肯定会继续增加的。金鸡岭尚需要时间去酝酿声名,只不过这会以牺牲清幽的自然环境为代价,不知道该为之喜,还是该为之忧。先不管它了,还是赶快到山顶四下看风景去。 在这金鸡岭的至高点向下观望:西北两面是济南城中林立的楼群,车水马龙在其间流淌穿梭;东南两面则是无穷崇山峻岭,一直绵亘到天际。城市与自然就靠着这一道山岭分隔。站在这里,看着日升日落,月圆月阙,星辰变换之中,心神渐渐超越了时空,似乎又可以见到远古那推山移水、沧海桑田的巨变。站在这里,感受着地气升腾,在奔走的风云间,飘飘然身生双翼,千古羽化的情思,飞升的畅想,在此刻也似乎在成为了现实。就这样头顶着青山,脚踏着苍山,一股激荡天地的浩然正气充塞于胸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渺小不再渺小,因为它已融入了博大;短暂也不再短暂,因为它已成为永恒。借着山的威势,一切的不可能都变成了可能,世俗的人终于获得了超脱。难怪自古仁人志士皆爱登高望远,现在,就让我这个凡夫俗子也来慢慢地享受这超凡入圣的感觉。 山风月 二零零四年十二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