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天下第一弄” 我在没有亲临七百弄之前,曾在中央某台看到过介绍七百弄的专题片,主要是介绍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荧屏上的七百弄大山伟巍,气势磅礴,一条白如玉带的山路从山脚缠缠绵绵绕山而上,更增添了七百弄的几份神秘与美丽。 我梦想着有一天到七百弄做山客。 然,理想与现实是相悖而驰的。当我真正站在七百弄这片热土上时,我眼前的七百弄是那么的朴实,那么的震憾人心! 如果说,荧屏上的七百弄是一个浓妆淡饰身着旗袍、脚踏高跟鞋汉化了的瑶妹子,那么我眼前的七百弄则是一个穿着瑶服、戴着瑶帽子、打着赤脚饱含着苍桑有着一种令人陶醉的野性美的瑶家少女。 七百弄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个连国际上都公认,我不敢有半点异议。但这里的生存环境是相当恶劣的。喀斯特地貌的特点是石多土少,山上灌木无法生长,满山遍野生长的都是些面黄饥瘦的小草。山外人夸张地说乌鸦都不愿到这地方拉屎。弄里有这么一句民谣形象的道出喀斯特地形干旱缺点:地下水长流,地上渴死牛。 而,就是这么一个连乌鸦都不愿停留的洪荒世界,竟然有一个古老而强悍的民族--瑶族!在此生活了300年。在国外几十米的山弄就无人居住了,但在七百弄一个深800米的山弄,依然居住着十来户人家,天下第一弄也是因此而得名。每年这里都会引来一批国内外专门研究喀斯特地貌的专家到此考察研究,他们准备在这石头上种出参天大树,种出碧绿如滴的瓜果菜蔬,一个日本专家还在弄底弄了一个实验基地,但都以失败收场。 我们无法想象七百弄的瑶胞们这300年来是怎么在这千山万弄求生存,无疑他们是艰涩的。试想,在那整座山的泥土扫起来不够两卡车的山上种玉米糊口,能养活多少人?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二十一世纪最后的一个贫民,但到了七百弄瑶胞居住的地方,我发觉在这里自己简直就是地主、富农。至少我有饱饭吃,有坚固的住房。可七百弄的瑶胞们在这高唱改革开放的文明社会中,依然还住在风雨摇拽的木架屋里。当地领导说,当年朱容基总理到广西视察七百弄时,看到瑶胞们还住着木架矛草屋里,连温饱问题都没解决。面对这些苦难的人民,朱总理一把真诚的热泪撒在七百弄的大石山上。 我到七百弄的时候已经看不到了矛草屋,当地政府响应朱总理指示,消灭了矛草房。 虽然各户瑶胞的屋顶都盖了瓦片,但屋子的四壁还是木架矛草连结而成,四面透风。 环境太恶劣,人类生存困难。政府动员瑶胞们搬迁到柳州地区一个自然环境良好的地方定居。但响应的人寥寥无几,那搬迁了的几户人家,不久也因不习惯他乡的生活,又重返七百弄。 也难怪,他们祖祖辈辈生如斯、长如斯,熟悉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矛草,在这我们认为残酷的生存环境中,他们有着自己的生存方法。 在大化县旅游局一位女同志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几户在路旁的瑶居,女同志说这几户算是七百弄的“富农”了。这是一座普通的瑶家二层小木屋,地底下那层养猪,第二层住人。楼板很稀疏,我们小心奕奕地在上面行走着,生怕一不小心就会从缝隙里掉进猪圈里。屋里有一张用泥砖砌成的床,帐着一张已经发黄变黑了的蚊帐,床头、床尾、床底下摊满了玉米棒子,一口大铁锅装着半锅玉米糊静静地立在一个用三块石头砌成的土灶旁,灶上烘着一大块肥得冒油的腊肉。一股浓浓的火烟味和着腊肉味在屋里飘荡着。 住在这屋里的一对老夫妻对我们的来访非常高兴。老大爷打开嗓门说:“现在日子好过多了,一季的玉米一年也吃不完,连猪都有得吃了!自养的猪也不上市,一年四季灶上都烘有腊肉。旧社会土司家都没这么富裕哦!”老大娘在一旁静静听着,脸上始终带着满足的微笑。 子非鱼,焉知鱼之不乐也! 从老大娘的微笑中我似乎悟出,七百弄的瑶胞为何能解释七百弄!征服七百弄!苦恋着七百弄! 作者:gjn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