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千年古村京西灵水举人村 旅游攻略 旅人日记 |
[游记]千年古村京西灵水举人村 旅游攻略 旅人日记 |
2008-01-15 citsnj.com |
点评灵水举人村 朱笔点魁举人村 据传,灵水先人是通过中国传统环境的“风水”理论选吉地建村的,整个村庄,群山环绕,围合封闭,附阴抱阳,藏风聚气,东进而西收,松柏罩头,清泉绕村,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山水有灵,人杰辈出。 自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建立科举制度以来,不断有人考取功名,共有24人中举,包括两名进士。民国初年,有6人毕业于国立燕京大学,在灵水村最兴旺的明清两代,名举刘懋恒、刘增广,官职四品,德行双馨,影响了这方土地,村内读书的人多,经商的人多,做官的人多,造就了远近闻名的举人村。村民崇尚文化,读书风盛,原村东北侧的文昌阁和魁星楼,依稀可睹昔日的背影。 石碾古井老宅院 灵水村前后有三条石头街道,层层叠叠的房子簇拥在一起,一座座古民居错落有序,现今保存完整的“举人宅院”,雕梁画栋,古香古色,它们既不同于京城里的四合院,又有别于普通的乡间民宅,其间的石刻、雕画、宅门、楹联无不体现着深深的文化内涵。村中有72眼水井、32盘石碾,今日虽已岁月留痕,沧桑磨砺,当你留连轻抚,仿佛辘辘的吊水声,轧轧的磨面声隐隐阵阵,飘忽在徐徐轻拂的晚风中。 众多举人出现在灵水村,构成了灵水村宅院和民居建筑风格追求“仕者风范”。“越制”的九间九檩大宅院(后自焚以避祸),刘知府的五套院、谭瑞龙的大宅院等院落纵横相连,左右互通,八大商号及传统民居也颇具鲜明地方特色,两进或三进的四合院,轴线明晰,房舍对称,是中国北方明清乡村民居建筑的典范。162套四合院、6座明代宅院、120套清代民居构成了举人村古民居的主流。
搜奇志异堪称绝 灵水村灵泉禅寺“始自汉时”,是北京最早的寺庙,现存明代弘治年间重修的门楼。此外有娘娘庙、火龙王庙、文昌阁及魁星楼大小17座庙宇,村外还有一座建于元代的天主教堂。在山野郊外的小村落中,佛、道、儒、天主四教各领风骚,相融共存,创造了灵水村“四教合一”的奇特宗教文化。 灵水村的神树灵木又是一绝。其中两棵千年古柏寄生树:一名“柏抱榆”、一名“柏抱桑”,还有一棵“雌雄一体”的银杏树。这三棵被古木专家称为“世间罕见奇树”的千年古树,昭示着灵水村不同凡响的奇情异韵。位于村北的一株千年古柏,树冠平展,茂如华盖,被当地人誉为“京西灵芝”。 醇厚民风世流芳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民俗风情大体是相似的,而灵水村特有的醇厚民风,令今人闻之,亦景仰良思。 “君子不争”。灵水村因碾子少,用的人多,难免产生一些摩擦,举人刘增广在公用碾房内的墙壁上写下“君子不争”四个大字,倡导文明,发扬谦让精神,树立了良好的民风。 “猪羊圈养”。举人刘增广为和睦相邻,与村民共立民约:“不准放猪羊出圈”。为执行民约自导一场喜剧:放自家两头肥猪出圈,,满街乱跑,家人只追不捉。待村民看热闹得越来越多,家人把猪捉住捆好,刘增广当众自责,违规受罚,当场宰猪并将猪肉分给各家各户,以示村民严守规则,共遵民约。 “立碑三禁”。灵水村龙王庙前有八角龙池,是村民共用泉水的地方。为保护水源,不受污染,立碑一块,“池内三禁”:凶泼投跳,愚顽搅浑,儿童汗溺。“池台三禁”:宰杀腥膻,饮畜作践,浆衣洗菜。又刻处罚规定:鸣钟议罪、罚供祭神,使之警畏,凡我村民,均相劝悔,刻铭于石,流传后辈。灵水村民在300年前就有这么强烈的环保意识。 “立秋粥节”。灵水村有一风俗,每到立秋,全村共喝“举人粥”,为的是纪念灵水村富绅刘应全同其子刘懋恒两次捐谷赈灾,救治灾民万余之义举。每逢立秋这天,全村人你出斗米,他出杂豆,支锅架柴,同食秋粥,此节在灵水村不逊于春节,因刘懋恒是举人出身,如今“秋粥节”也“与时俱进”成了举人村的金榜节。 “文艺自娱”。灵水村有文化,“文化人”爱做有文化的事,比如正月十五的“九曲黄河灯”远近闻名,地方小梆子戏很多人都能唱几口。灵水村大人小孩字写得好,而且都爱画上几笔。举人后裔85岁的谭天启老人二十多年写了11本小说,且不为了发表,这恐怕只有灵水村的“举人”才能做到。吟诗,抚琴,下棋,讲故事,在举人村,构成了民间风情奇特画卷。 探访举人村,心灵化浮躁为浸润。 探访举人村,心怀因之变得温厚悠长。 探访举人村,是回归的乡心,又一次燃亮。
|
转自:http://www.citsnj.com/guide/article/show.asp?id=566834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