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漓江行程 |
[游记]大漓江行程 |
2007-07-23 ctrip.com |
这一天是4月14日,早晨有一个雾霭缭绕的天气,我们准备漓江游。是从磨盘山码头开出的,上一次也是从这里上船。竹江码头是外事码头,一般接待外宾。 桂林的朋友说,现在虽然说是桂林旅游的旺季,但其实漓江还是枯水期的。一路从桂林市区到出来码头,可见漓江的航道还是挺窄的。 码头一字并排有十条八条游船,场面蔚为壮观。八点半,我们的团队十四人上了船。九点开始,船转弯调个头,开始往阳朔方向开出。 船上的服务小姐开始介绍行程及注意事项云云,但船舱里一度杂音盖过了她的声音。有一个后到的旅行团可能缺了一名成员,然后又讨论关于调座位的问题,于是服务员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座位先这么安排,不要紧的,稍后可以换,而且许多游客会大部分时间不在底舱的。”这样的混乱,令我自己都不好意思,欧洲不是这么样的,难怪会分开外事码头和内事码头。 混乱终于结束了。大概二十分钟才会开始有景点。我们分斜对面的两桌,阿强他们那桌开始“锄大D”。我开始检查我的电池、储存卡、DV机,收拾外套准备上顶层占据有利地形。 船分三层,游客基本都坐底层,大约可坐一百至一百二十人。船头有个驾驶舱,两边是出口,行驶中会关闭。座位分两边,火车卡座式,一张长桌六人,中间一条通道。靠外的玻璃窗可以推开,外面是没有走廊的,不过视野还是不好的,基本上看不到什么景。向船尾走去,左手是洗手间,当然,卫生一般。直去底舱尾是厨房,厨房前有铁梯上二层,二层可以说是一个餐厅,面积是底舱的一半,前头驾驶舱上面是一个小阳台,后面这里是一个露天的平台,直接有一段楼梯上顶层了,这是视野最好的地方。 那天有风,小雨时下时止,穿上有里的风衣,拉紧,最合适了;戴上太阳帽上去,不过到中途时风刮得比较大,帽子还是戴不牢。已经有些同道中人拿着长枪短炮候着了。我站的是顶层船头,喇叭底下,嘿嘿,如果两手臂一伸就有那么点像铁达尼里的露丝了,不过缺了个杰克陪我一起疯。 不久,老爸也上来了,他喜欢看石头,我想,他是把桂林山水当大盆景来看的;老妈就不主动了,大部分时间在底舱。 咱的先辈范仲淹曾教导我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何等的境界?人们游山看水,往往把自己的想像、情感甚至宗教信仰加入,于是就有了句“三分形象,七分想像”,于是就有了“望夫石”、“母鸡驮老人”、“张果老倒骑驴”、“鲤鱼岩”……。 一路过去,算是游了个“烟雨漓江”吧,从喇叭传出服务小姐用相当蹩脚的普通话报出一个景点名,大家就卖力地左右指点:这里是,那里像,可能不是。往往拍得照来,我找不到所说的景点了;往往许多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找到了自认为是的景点,满意地拍下留念。如果真的群山有魂,是否会笑:好一船又一船的痴人说着痴话?! 从半边渡开始,我们不时见着徒步的“驴友”们。或两三人出没于从林中,或八个十个成群走在沙滩河堤上。不知谁开始呼喊着挥手向对方致意,“哟嗬——哟嗬——”,陌生人之间传递着一种纯粹的快乐,在这一刻,我们相互成了对方的景点。我羡慕他们,尽管有人说:坐我们这种大游船才有最佳的视觉效果。当然,这里值得我们来不止一次。 看着人们常常欣赏的山水景点,我想,造物者用亿万年的时间造就成了“景点”,我们只是在它们的漫长生长过程中擦身而过,一山一石一水一木,给它们一个名字,一个故事,甚至给它们伤害。它们默默,看着我们这一批亿万年来的第几批发着怪叫声的客人。 船上的伙食乏善可陈,服务员在启程时就游说大家加菜,说中午的盒饭只有一些豆腐,然后及时推出一些炸螃蟹、炸小虾的小吃和漓江特色菜,那条180元的漓江鱼,吃第一口你就会后悔。虽然确实是在途中有渔民的小艇钩住这只游船卖河鲜上来,但做得又确实是不好!盒饭其实是不错的,只要你不是抱着住五星级宾馆的心态出来,麻婆豆腐里面有一点肉丝、一些煮豆芽、一个煮鸡蛋、一条速食香肠、足够的米饭。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849682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