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客齐集极速版访问速度慢?赶紧体验客齐集极速版。 六屯乡独山布依族民俗村介绍 信息编号:12801761类目:同城活动 > 旅游户外 地区:贵阳 > 修文 > 六屯乡 发布时间:2007年6月4日 12:54 独山布依族简介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部的土著居民,是二千多年前夜郎古国中的主体民族之一。布依人原来自称为土家、仲家、布越等,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批准统一使用“布依”作为族名。 贵州有句俗语:布依靠水,苗族靠山。说的是布依族居住在靠水的地方,苗族人居住在大山之中。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布依族人民,就其所分布的区域和住居的村寨来看,大多喜在田坝河谷或依山傍水之处,故素有“布依水乡”或“水乡布依”的美称。其中有一部分也正因为祖辈以来都居住和生活在水边,故也被称“水族”或“水户”。所以,人们看到的,是布依族姑娘的柔美似水,苗族汉子的雄壮刚强。 布依族居住的寨子依山傍水,山川秀丽,一般寨后靠山,寨前有田园、山川环绕。位于坡脚的寨子,房屋依山而建,层叠而上,排列整齐,坐落有致,以木柱青瓦为主。木柱为圆形,少数为方形,每根柱子又以木板相连,一般是三合院,左右是厢房,有对厅,有朝门。寨前有水井、水塘、溪流、石拱桥等。房屋建造得很有讲究。首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择依山傍水处作宅基,不仅要背靠青山,而且要面朝碧峰。 布依寨历来聚族而居,一个寨子一个姓氏,小寨十几户,大寨几十到上百户,几乎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宗族,更多的是同宗之中又分为多个支系。所以,全寨人亲如一家,祭奠着共同的祖先。由于一个寨子人口多,所以辈份悬殊大。布依人有着严格的辈份观念,对于长辈,相敬如宾,对于晚辈,爱护有加。若是年老的小辈与年轻的长辈相见,幼者尊敬长者,晚辈尊敬长辈,相处融洽,其乐融融。 布依族人交流的工具主要是布依语,但却没有文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布依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丰富的户籍宝藏、宝贵的生产经验,全靠一代一代地口传心记。 布依人勤劳、善良、智慧,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尤其是编歌唱调,远近闻名,是带有全民族性的一种天赋。独具特色的婚礼歌,唱词不重复,演唱的情歌,语言生动、比喻贴切、意境优美。民间歌有古歌、酒歌、盘歌和民歌。古歌一般要在举行婚礼、竖柱建房或重大节日,以对歌的形式演唱,分主客双方在堂屋、客厅或火笼边对唱,歌词很长,一晚上只能唱三五首,故有时要连唱几天几夜。酒歌一般在酒席上对唱,内容有安桌歌、发筷歌、散碗歌、开壶歌、赞酒席歌、赞房屋歌、赞师傅歌、贺拳歌等。盘歌又称猜歌,是以对唱的形式盘问对方,男女青年在初次见面时,便唱盘歌,盘问对方的姓名、住址、是否有恋人等,借此相互了解。姑娘小伙子分为两边,当小伙子物色到中意的姑娘后,就求别的姑娘帮他试探。如果姑娘说:“我们是亲戚。”就代表她不同意。如果姑娘有意,就请人传话“可以唱支歌,地点由你选。”通过对歌,两人进一步了解,增进感情。中老年人在喜庆的场合,唱说古人古事时,以盘问形式相互问答,内容有天、地、山、川的形成,日、月、星、辰的变化,江、河、田、地的开拓,动植物的种类、特征及作用,五谷生长的过程和种植季节等。 布依舞主要有点兵舞、红灯舞、织布舞、龙灯舞、转场舞、板凳舞、扇子舞等。戏剧有布依戏、地戏、花灯戏等。其中布依戏流传最广,已有200多年历史。每个戏班30人,演员有生、旦、丑、大王、武将等分工。伴奏有锣、鼓、钹、二胡、月琴、箫、笛、木鱼等。以布依语演唱,以汉语道白对话。 具有浓郁乡土情趣和民族特色的簸箕画,构思奇特、色彩鲜艳、画面朴实。历史悠久的刺绣和久负盛名的蜡染,主要用于服饰、帐檐、窗帘、被面、背带、枕套、头帕、荷包、桌围布、鞋面、袜垫等。布依族姑娘从十二三岁起,便开始学习蜡染和刺绣技术。做成的蜡染布料,图案丰厚朴实,绘画活泼豪放,并呈出独有的龟纹(亦称小波纹),具有机器所不能代替的艺术效果,蜡染衣裙上再加刺绣,更加风采迷人。织布也是布依族妇女的爱好,一个布依族女孩在母亲的指点下,从种棉(麻)、纺线、织布到染布、缝衣、刺绣,几乎很快就可成为这方面的能手。平时自己穿的多是自纺自织,自己蜡染、刺绣。在编织方面也有天赋,生产中用的斗笠、撮箕、筛子、簸箕、晒席,生活中用的提篮、饭盒、座椅、坐垫、凉席、扇子等,都自己编织。 布依族的节日盛装,宽松、协调、古朴,做工细腻,针法超群,这样一套服饰,需布料二十余尺,花线数十组,技术高超的能手也要60多天方能完成。正因为全身上下都是出自布依妇女灵巧的双手,因而筹集和缝制这一身服饰常常作为衡量一个布依妇女是否聪慧能干的标志。男子的服装式样各地基本上相同。青壮年多半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和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大襟短衣或长衫。布依女子的服饰,分已婚和未婚,主要区别在头式上。已婚的妇女,头式为封闭式,头裹头帕,不露头发,干净利索。未婚女子将辫子巧妙地盘在头巾上,戴上一朵小红花,点缀得眉目清秀,洒脱大方,显出少女诱人的青春活力。银饰也是服饰重要的一部分,做工讲究、工艺精湛,镂空的银手镯玲珑剔透,浅浮雕的银戒子图案古朴,设计大方。 布依族节日主要有三月三、六月六、端午、七月半、重阳和除夕。三月三,每家为孩子蒸染红蛋和花板,给小孩盛妆打扮,让他们尽情玩耍。男女青年游山对歌,许多青年趁此良机物色意中人。洒扫村寨内外,驱火魔和送太岁,祈保人畜平安,家家都到祖坟上添土、挂纸钱和以荤素供品献祭。六月六,是布依族最隆重、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大扫除,晾晒衣服被盖,沐浴净身,用五色糯米包大量的粽粑祭祖,宴请亲友,开展各种活动。青年男女借此机会外出“朗绍”,唱歌玩耍。女青年带两串特别的粽子给男朋友作纪念。布依族种植水稻,都在四月八前后“开秧门”,至“六月六”已满栽满插,六月六是个胜利的节日,预祝吉祥,祈祷丰收,体现了布依族热情好客的传统风尚。这一天无论是谁到家,都是上客,热情款待,而且谁家的客多,谁家就感到幸福和骄傲。 六屯乡独山村,是一个典型的布依族民俗风情村,聚居着200多户葛姓布依人家。和所有的布依族一样,这里延续着布依族的各种民俗,紧靠香粑房水库,依着十八罗汉山建在田坝上的寨子,寨前近处田园铺展,远处山川环绕。金钟山矗立于寨前,形成了十八罗汉撞金钟的地理特征。金钟山,犹如一口大钟叩于田坝中,周围没有与之相连的山,故曰“独山”。村寨四周,古树参天,翠竹摇曳,果树成片。寨中心有小广场,为青少年娱乐的场地。炎夏的傍晚,秋天的月夜,村中老少常常到此乘凉休闲,谈古论今,宣讲祖宗事迹,传说神话,口授歌谣,调教子孙,其乐融融。有着百年历史的葛氏祠堂,青瓦白檐木墙壁,精雕细刻的窗花,古朴而典雅,是典型的布依建筑。堂屋有供奉祖先的神龛,神龛上禁点桐油,禁放杂物,十分神圣。每逢重要节日,族人就会聚于祠堂,祭奠共同的祖先。 独山的布依族人,巧用村边的溪流,修建水碾坊、水碓或油炸房。现在漂流公司处,原叫“香粑房”,这是独山布依人建造的一个水碾坊,一边碾米,一边磨木浆,制成造纸用的初级原料,以运往贵阳等地造纸,故名“香粑房”。 热情的独山村布依族同胞,以备了飘香四溢的糯米酒、味美可口的农家饭,欢迎您的到来! 联络时请说明来自客齐集,以获得更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