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龙脊梯田-把美丽送上云天 |
[游记]龙脊梯田-把美丽送上云天 |
2007-08-30 3608.com |
突然心血来潮想去看程阳的风雨桥,于是决定放自己几天假。匆匆收拾行装,连夜赶往广西。 一连转了三趟车,终于看到了那座著名的永济桥。先找到住处,放下行李,洗去一路的仆仆风尘。在阳台上,看到那绿油油的稻田,架在河上美丽的风雨桥,以及弯弯河流边一座座古朴的风车,让人心旷神怡。信步走进侗寨,左看看右看看,虽然已经开发成景区,游人却没几个,我就像是一个闯入世外桃源的外人,看着他们悠然自得、不紧不慢的做着自己的事情,似乎生活并没有受旅游业的打扰。这样最好,我得以看到真正的侗族生活。 程阳侗寨景区实际上是一共有八大寨子,有些紧挨着,有几个却隔得很远,我则只转了四五个。林溪河蜿蜒流经整个程阳景区,上面跨建了好几座风雨桥。风雨桥集桥、廊、亭三种建筑风格于一体,刮风下雨时侗民也可以在桥上避雨,故名风雨桥。侗民平时都是经由风雨桥来往于小河两岸。侗家的吊脚楼很简朴,甚至有些可以说是简陋,一律是黑漆漆的外表,毫不奢华,而作为他们公共建筑物的风雨桥和鼓楼却做得十分精致,黑色的桥身加上几层银色的飞檐,十分鲜亮抢眼。在寨中很容易就能找到风雨桥以及鼓楼。也许是因为风雨桥和鼓楼是寨中的侗民捐资建的吧。每座风雨桥上都有一块牌子写上募捐修桥的全体人名,多少不拘,重在心意。值得一提的是整个风雨桥无论桥身多长,都是用木榫搭接起来的,没有用到一根铁钉,做工也十分精巧。不禁让人感叹侗族人民的智慧,以及他们的团结。鼓楼则是村民们平时聚会娱乐的地方,虽然造得很高,有三四层楼,可实际却只有地面一层,也是全木的,造得很精致。 漫步在侗寨里,我发现了到处都有一眼眼的井水,都用水泥修了遮檐,估计是怕雨水打在井水里。因为侗民日常的饮用水都是这里的井水,可以看到不少侗民拿着暖水瓶过来打水。井水清澈见底,拿起一个公共木瓢舀起一瓢水,倒在手里一尝,好清甜冰凉的井水,难怪会喝出一个个美丽的侗家姑娘来。 一路走去,感觉到这里的民风很淳朴。由于寨子很多地方又大,走着走着就转向不知该怎么走了,每当这个时候侗民们都会热情地告诉你该怎么走。甚至你不用问,只是在路口左右徘徊时,都会有侗民主动告诉你该走那边。有一次我走到了一个巷脚,向前就是稻田,感觉没有路了,想回头,吊脚木楼上一个老婆婆探出头来向前指,说了句侗语,我估计是说可以向前走,我用普通话问她是不是向前也可以,她点了点头,看来是会听不会说。于是我继续向前踏步而去。走不多远老婆婆从吊脚楼上跑下来追上我,又说了几句间杂生硬的普通话的侗语,听得我莫名其妙,不知所然,又见她边说边拍着自己的右手臂,仔细想了想,猜到是叫我一直向右走不要转左,用普通话问她是不是,她笑着点点头。我也笑了,连声道谢。沟通原来就这么简单!而且感觉侗民真的是很朴实善良,乐于助人。这在繁华的都市里已经很难找得到了。 当地学校放学了,一群又一群的小孩在林溪河里游泳玩耍,嘻嘻哈哈的让安静的村寨有了生气。这情景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也是一样的无忧无虑。 当晚回到住处坐在阳台的小竹椅上看风景,全景区最壮观的永济桥就在眼前,蜿蜒的林溪河边架着一座座不知是何年代造的水车,水车不紧不慢地转动着,通过一条条的竹管把河水引向绿油油的稻田里。这一切真的让人感觉很放松,很惬意。可惜那晚天空有云看不到星星,我想这里的星空一定也很美。 夜晚的侗寨回复宁静。这一天舟车劳累,伴着潺潺的流水声、吱吱呀呀的水车转动声以及大自然的蛙叫虫鸣,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清晨在一片鸟叫声中醒来,走出阳台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勤劳的水车永不疲倦地转动着。而我却要离开这里去龙胜看龙脊梯田了,很是不舍。心里想着日后一定要找个时间在这里好好的待上几天。 龙脊梯田之所以出名,就在于它的恢宏磅礴的气势。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南国山区处处有梯田,可是像龙脊梯田这样大规模的集中实在是世所罕见。从流水湍急的河谷,到白云缭绕的山巅,从万木葱茏的林边到山石嶙峋的削壁陡崖前,只要是有泥土的地方,那梯田便连绵不绝,叠入云天。 龙脊梯田景区位于广西龙胜县东南部和平乡境内,距龙胜县城27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景区面积共66平方公里,其中最精华的梯田景区20平方公里,龙脊梯田区域内最高海拔880米,最低海拔380米,坡度大多在26-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 从平安寨出发很快就到了七星伴月观景台(2号观景台),在上面往山下看去,碧绿的梯田层层,很是壮观。如果是在春天来就更是美丽了,那时刚插秧,梯田上波光粼粼,煞是好看。听着旁边一个导游在给身边的游客讲这个山头是月亮,它旁边的几个山头是星星,构成了七星伴月的景观,而我看她指来指去却仍是分不清谁是月亮谁是星星,呵呵。 顺着旁边一条小石板路走向九龙五虎观景台(1号观景台),绕过一座山头,可以看到平安寨的全貌。在高山中依山势而建的壮寨与建在平地上的侗寨相比,又自是一种风姿。 九龙五虎观景台的景色似乎有点不及七星伴月观景台的那么美,连景区的人也懒得去建设,只随便放一块牌子,让人不禁怀疑是否就是到了目的地。时间说早不早说晚不晚,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去大寨小寨看看,因为据说那里的风景才是最美的,不过来回却要走上六个小时。很后悔在平安寨先定下了住的地方,否则就可以到大寨去住,那样我的时间就充裕些了。还好路上风景变化不是很大,我可以专心地赶路去。 顺着细细的石板路转到了山里,进入了山里游人已经没有了,只能碰到零星几个打柴锄田的壮民经过。山里的壮民就显出淳朴又热情的个性了。几乎每个走过我的身边都会打声招呼,问我要到哪里去。我也热情地回应着“你好”,并打听着离大寨还有多远。小路两边都是梯田,层层叠叠的梯田。往下看,一个个山峰酷如装满米谷的粮囤,那梯田就象芦席编制的围圈一个劲地往上窜;抬头望,那层层越越的梯田如同见风旺燃的火焰,跳动着,盘旋着,仿佛要把美丽送上云天。也许是因为在山里的缘故,灌溉不方便,于是前人就想出了这种种植方法,让山水自然地层层流下,省了灌溉的麻烦与劳累。 走了好久终于看到了寨子的影子了,兴奋不已,在山脚的山溪里洗了把脸,凉凉的,好舒服。从寨子的高处往下看,这里的梯田规模更大一些,而且有一条山溪流经山脚,像一条玉带穿插于寨子与梯田之间,感觉比平安寨更美,果然不虚此行。然而,高兴不了一会,我就从壮民口中得知这个寨子还不是大寨,而是处于1号观景台和大寨之间的中六。难怪呢,我还以为我真的走得很快,一个半小时就走完了人家三小时的路,呵呵。这样一来,我也没有再往前的动力了,而且时间也晚了,想想晚上打着电筒走回刚刚那些山路也是件恐怖的事,于是打道回府。路上碰到来时见到的壮民,他们还问我怎么不去大寨了,听了我说太远了没时间去后,又说那里很美的,其实也不太远,说我很可惜,叫我下次一定要去。我微笑地回答这些友好的壮族同胞下次一定去,而且要去大寨住。 回来似乎比去时快,也许是想着要在太阳公公落山前赶回1号观景台看日落。很幸运,终于在太阳落山前一分钟赶回了1号观景台,看到了太阳公公最后一面。 晚上的平安寨并不安静,除了山泉水声外还有很多游人的喧哗。不过由于地势高,可以看到美丽的星空。许久没有看到繁星满天的夜空了,开心极了!拿了店家的板凳在店前的平台上看星星,忽然一颗流星划过,兴奋的我却忘了许愿,只是呆呆地看着美丽的星空发傻,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在看到了飞舞的萤火虫之后,我决定借电筒出去看萤火虫。一路都有萤火虫飞舞,美丽极了。在一个水池边,我看到了一大群的萤火虫聚集在那里。有些伏在池边不动,有些则不断地闪着肚皮上的萤火,感觉像是天上的星星掉下来在这池边。我抬头看看天,再看看这池边,竟有点迷糊,不知哪个才是天,哪个才是池。傻劲出来了一发不可收拾,我干脆顺着通往2号观景台的石板路往高处走,走到了寨边,正好那里有石凳,估计就是给人看星星的。我坐下来静静地看着美丽的星空,可惜我说不出来那些星座,只分辨出了银河。不过已经够了,我陶醉于闪烁的星光下,忽然知道了那种感动,是一种让人想落泪的感动。 只可惜这次假期有限,否则我会为了这个繁星满布的夜空而在龙脊多留几天的。无奈,次日清早我收拾好行囊,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壮寨。
|
转自:http://www.3608.com/Article/2007-1-10/091045738.html22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