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蚕食新疆之难言白哈巴(上) |
[游记]蚕食新疆之难言白哈巴(上) |
2008-07-01 sina.com.cn |
积雪的山峰 路 又穿过一道铁丝网大门进入一片树林,拖海说早上走的话会遇到骑马或徒步的人,可一路上我一个也没见到。出了树林,右侧是起伏的山坡,左边是松林,跨过一道长长的木栅栏,一群颜色各异的牛懒洋洋地卧在路中央,草地上有成群的羊却看不到牧人。 跨过这道栅栏 闯入它们的世界 腿还没觉得累,可俺那没有背负系统的背包正在肩上变成一块不断生长的巨石。移动和联通的石桩一路指引着我,每隔几十米就会看到一个。好象走在童话里,石桩就是亨舍尔和格莱特撒下的小圆石和面包屑,而路的尽头,会出现那座面包做的小房子,屋顶是用饼干盖的,玻璃窗是亮晶晶的糖做的。。。小时候,这座可以吃的房子曾让我多么神往,以至于完全忽略了它是巫婆设下的陷井。 这样的房子没有出现,倒是路边有了几座毡帐,一位哈萨克妇女正在草地上晾晒着什么,看见我,笑着招手。 纵使是巫婆冲我招手偶也会走过去,因为,进了毡帐就会有奶茶喝。这是一家人,数女主人的汉语还勉强可以听懂,告诉我,那个年轻一点的,是丈夫的弟弟,他们夫妻两人有一个丫头,两个巴郞子。大的男孩十岁左右,小的五六岁模样,十五六岁的丫头、阿依丁古丽笑眯眯地拿了两个酸奶疙瘩给我。这与在黑湖那里吃到的不同,形状大小象圆圆的象棋子,不那么干硬,可以很轻易地掰开,也不那么酸,而是酸得恰到好处。连喝了两碗滚烫的奶茶,这一路上,喝过无数碗热情的奶茶,回族人的,哈萨克人的,图瓦人的,最让我感动的不是奶茶的香浓,而是这滚烫的温度。于这滚烫中尽显待客的热诚,还有那份对生活的认真。 感谢身后半人高的树桩 告别这一家人,继续上路不久,似乎到了拖海所说的那个大下坡。犹疑着向坡下张望,不知是否该走左边的车路。一个骑马的小伙子在坡下看到我,慢慢地骑上来,赶紧问:白哈巴走哪边?他指了指坡下,调转了马头,又慢慢地骑下去了,边走边回头看,似乎在为我带路,于是也顺坡而下。 下到坡底,隐约可以看到公路,又是一道长长的缓坡,可以看到蒙古包了,白哈巴已经在望了,真想搂着路边的中国移动合个影,可惜没有合适的高度放相机,在此严重感谢村村通工程。不敢靠近那传说中要买门票的地方,给欧其尔打了个电话,半小时后,一个略胖的图瓦小伙子骑着摩托车出现在面前。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592625010005la.html30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