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帕米尔高原之行 |
[游记]——我的帕米尔高原之行 |
2007-07-25 sina.com.cn |
——我的帕米尔高原之行 打开新疆地图册,在选择南行线路时,我第一站就选中了帕米尔高原,那里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描写的地方,那里有新一代“阿米尔”在边关守卡,那里是丝绸之路上最难通行的一段,那里处处充满着诱惑…… 2004年7月25日上午,我们一行5人从喀什驱车出发,沿葱岭走廊,走喀喇昆仑公路——中巴公路,向“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挺进。沿途我们领略了乌帕尔乡维吾尔族乡村的风情,观赏了盖孜大峡谷布仑口盆地的“绿草碧水黄沙牧羊人”的迷人风景画。风景越来越美,路也越来越难走:刚进峡谷,宽敞的柏油路变成了狭窄而险峻的石子路,我们那辆刚刚穿越了茫茫大草原的三菱帕杰罗也牛不起来了,艰难地往上爬升,湍急的盖孜河水声阵阵,与发动机的声音合在一起撞击着耳膜,峡谷里岸崖怪石嶙峋,色泽鲜艳,高耸的巨岩久遭风化,像无数把倒插的利剑,象万把横架的刀斧。公路曲折盘旋,山重水复,仰视右侧是悬崖陡壁,冰山雪岭;左侧是深不可测的河涧激流。岌岌危岩被冲刷剥蚀,随时有崩落的可能。洪水冲塌路面的痕迹随处可见,不断扑来的急弯、隘口、险坡……令人目不暇接,胆颤心惊。我们中这时有人开始吟诵古诗、发出感慨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可是比蜀道难走多!”是呀!往事越千年,李太白今天若登临帕米尔高原,目睹耸入云天的冰峰,不知会发出怎样的感慨! 这时,司机为了给大家助兴壮胆,打开CD,放起那首脍炙人口的《青藏高原》: 随着汽车的行进,空气越来越稀薄,原本生龙活虎的我们一个个都蔫儿了,在翻越苏巴什大坂时,同伴们的高山反应越来越明显:眼窝发青,嘴唇发紫,胸部发闷。我赶紧提醒他大口吸气,而我自己也开始有了晕车的感觉:昏昏欲睡。 就在我迷迷糊糊的时候,突然听到司机说,世界上最高的卡拉库里湖到了。一个同伴叫的:我们已脚踏海拔4000多米高的土地了。我立刻打起精神,跳下车子,向湖边奔去,一步、二步、三步……我突然出现头晕、心慌、胸闷、气喘等严重的高山反应症状,于是不得不停脚步,蹲下身子,深深地吸气。借着喘气的机会,我四处环顾,顿时感觉自己身临仙境: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雪山,其中最高的三座就是人称“昆仑三雄”的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慕士塔格峰,白云环绕的冰峰直插云霄,景色壮丽,雄姿异常;近处有一汪清澈的湖水——海拔3600米的卡拉库里湖(又称黑湖),湖面上倒映着一座座白皑皑的雪山,山水相映,分外美丽;湖边有三三两两的牧民拉着骏马和骆驼在招揽着生意。我立刻举起照相机,对着雪山、湖泊一阵狂拍,想把每一寸美景都带回去珍藏。 深夜,我们结束了与帕米尔高原的这次亲密接触,沿原路返回了喀什。 帕米尔高原短短的一昼夜,使我明白一个道理:没有在帕米尔高原接受过冰雪浸浴的人,绝对没有资格去写它,也无法写出这座冰山的灵魂。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ace9be010003462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