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神奇的地球关于K2的专题,钩起了我深埋在记忆中一段回忆。 前 言 乔戈里峰是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是喀拉昆仑山脉的主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境内。乔戈里,是塔吉克语,意为高大雄伟;也有人称乔戈里是藏语,意为白女神。国外登山界主张以考察喀拉昆仑山脉的顺序为命名的依据,因乔戈里峰是喀拉昆仑山脉第2个被考察的山峰,故此国际公认的名称是K2。K为喀拉昆仑山脉的英文首字母。 1987年3月,美国天文学家乔治?沃尔斯坦教授从卫星传递的信息测出我国的K2高为8859米,比珠峰还要高出11米。但同年,在意大利人阿迪托德希奥领导下,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分别求得珠峰高8872米,K2高8616米,再次确定K2为世界第2高峰。 在K2周围,紧密相连的排列着3座8000米以上级山峰:世界第11高峰加舒布鲁木I峰,海拔8068米;世界第12高峰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世界第13高峰加舒布鲁木II峰,海拔8035米。K2虽然海拔高度居世界第二,但其攀登难度甚至超过珠峰,无论在山势、地形、气候等各方面自然条件都很险恶。峰额呈金字塔形,冰崖壁立,山势险峻。在陡峭的坡壁上布满了雪崩的溜槽痕迹。山峰顶部是一个由北向南微微升起的冰坡,面积较大。北侧如同刀削斧劈,平均坡度达45°以上。从北侧大本营到峰顶,垂直高差竟达4700米,是14座8000米以上级山峰垂直高差最大的,攀登极为困难,是世界登山者急欲挑战的目标,也是象我这样的业余登山者心中的女神。因此,这里就成了世界登山家们瞩目的第二个登山中心。 K2地区不仅地形险恶,而且气候也十分恶劣。每年5月至9月,西南季风送来暖湿的气流,化雨而降,是本地区的雨季。由于升温融雪和降水,往往造成河谷水位猛涨,进山困难,所以登山队必须选择六月进山,九月撤出。9月中旬以后至翌年4月中旬,强劲的西风凛冽而至,带来严酷的寒冬。峰顶的最低气温可达—50℃,最大风速可达25米/秒以上,是登山的气候禁区。但也正是这个季节,河道干涸,出入相对容易,虽然不宜登山,却是短周期徒步的最佳时期。 正是因为K2的气候恶劣、地形险恶、进山路线长、运输物资困难,且地处边境地区,手续繁杂,自己组队难度较大。得知金长官、王老板要带队抵达K2大本营,很是兴奋了一阵。象我这样的登山者,这辈子登顶K2的几率绝对为0,徒步就成了近距离接触K2的最佳方式。新疆登协和乌鲁木齐登协经验丰富、熟悉地形,联合组织这次徒步活动能提供强大的后勤保障,以后这样好的条件恐怕不会很多,和woodhead、apple、5v、乐之、胡狼一碰头,大家一拍即合。 1.27/喀什 再次来到喀什感觉怪怪的,阔别了三年多的喀什发展的越发的象内地的城市了,现代化的建筑包围着古老的喀什,并且不断的缩小着包围圈,除了环绕在大清真寺周围还有一些古老的街区,其他的城区已经完全没有了新疆的影子,仿佛置身中原,这种感觉让人不免有些伤感。喀什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浓郁的异域风情,就要算天南宾馆了。1999年的夏天攀登慕士塔格的时候,杨立群、woodhead、mudplayer和我被分配在一个四人间,被褥散发着强烈的羊膻味,盛夏的天气,woodhead裹着羽绒睡袋,我裹着一点不透气的露宿袋睡了一宿。那时的天南还是大车店,如今也已重新装修了。尽管如此,喀什依然风情万种。 奇尼瓦克是我们此行在喀什的据点,离大清真寺很近,只需穿过一条古老的街道。胡狼初到喀什,对一切都很感兴趣,端着他的新相机总想偷拍些什么,看上去鬼鬼祟祟的,一副跟踪地下党的模样。 1.28/购置给养 由于胡狼第一次到喀什,被安排跟随杨立群夫妇旅游观光;而apple、woodhead和我则跟着金长官和党执行采购任务。 金长官是此行的领队,曾经二十次带领来自世界各地的队伍在不同的季节到达K2,经验非常丰富;党供职登协,常年协助各国登山队在新疆的攀登活动,对K2地区极为熟悉,他将带领一支波兰队和我们一起进入K2地区。 此时正有一支波兰登山队在反季节攀登K2,领队克里斯托夫?维利斯基(KrzysztofWielicki),1980年至1996年用16年的时间登完14座8000米。在所有至今已登完14座高峰的人当中,他是唯一一个从中国境内登上K2的人。杨春风作为登山队的联络官,也正在山里。我们还要替他们带去所需给养。 大部分物资已经备妥,只有生、鲜食品和一些补充物资需要采购。令我惊讶的是居然要买椅子,人人都有椅子座,可我以前类似的活动都是人人都有不硌屁股的石头座就不错了。 在自由市场买回来的鲜肉和蔬菜要加工成可直接烹饪的形状,办公室立刻成了个操作间,写字台、桌子、茶几,放上案板就开始切,apple和woodhead兴高采烈的在茶几上肢解整羊,把肉和骨头分离出来,我见他们在屠宰方面挺有兴趣和天赋,建议他们回去不如辞了工作开间夫妻肉铺。 所有给养都分类装好,然后开始装车。更令我惊讶的是桌子,在山里吃饭还有桌子!太奢侈了。另外,奢侈品还有汤圆、汤料、奶粉、咖啡、茶、饼干、瓜子、花生,还有吃饺子蘸的醋,我们要在山里过年,还有饺子吃!还要天天有鸡蛋吃!我看的都呆了,真豪华呀!不过老外更奢侈,还有一箱啤酒。所有物资装了满满一卡车。 1.29/从喀什到叶城 一大早,其尼瓦克的院子里就停了一圈丰田62型越野车,这些车全部出生于八十年代,已经在祖国的边疆驰骋了20多年,但依然身体健康,动力十足。它们的许多同伴至今仍活跃在西藏、云南、四川、东北等广大的山区。 把个人装备装上已经塞的满满当当的补给车,车队浩浩荡荡驶向火车站,去迎接包括王老板、乐之、5V在内的大部队的到来。王老板是我们此行的队长,有着丰富的登山和沙漠探险的经验,到哪里都能当队长,可真是威风。 全部人马终于集结完毕,队员来自山南海北,看上去奇形怪状的。队中还有一位叫路易斯的法国人,大家都亲切的叫他老路。广场上瞬间又堆满了大包,在金长官和党的指挥下把余下的行李装上补给车。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满载着人员物资的车队轰鸣着开出了古老的喀什,K2的旅行开始了。 傍晚时分,我们抵达了新藏公路的起点----叶城。新藏公路全长1535公里,从这里向南,沿途翻越库地、麻扎、红柳滩、界山等十个大坂至西藏阿里地区,去年我们试图开车从拉萨经阿里沿新藏公路到叶城未遂,没想到现在却从相反的方向到达这里。据党介绍,叶城的烤肉远近闻名。 中外队员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共进了晚餐,波兰队中有一位很酷的白胡子老爷爷,还有一位美女队员。 1.30/从叶城到伊力克 天还没亮就被叫了起来,真舍不得起床,再要见到这么柔软的床将是十几天以后的事了。 大地还被黑暗笼罩着,我们就又出发了。补给车已经提前好几个小时就上路了。 库地大坂是我们翻越的第一个山口,海拔4319米,盘山路上还残留有一层未化的积雪,到达山口时天刚亮不久,山下的山谷中还是一片云海,车在云海上方飞驰,感觉象在飞。 飞过库地大坂,被一条冰河拦住去路,我们的汽车小心翼翼的在冰面上前进,但由于冰面塌陷,还是被陷住了。后面的车从上游绕到我们前面,才把我们从困境中拯救了出来。但apple在下车逃生的时候,慌乱中一脚踩在水坑里。 中午的时候,在一个边防检查站,我们赶上了正在修理的补给车。在验明正身后与兵站几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共进了午餐。 据许多网站介绍,在麻扎大坂上可以远眺K2,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仅仅是可以向K2方向远眺,但什么也眺不到。翻过海拔5000米的麻扎大坂,我们离开了新藏公路,开上了通往伊力克兵站的简易公路,进入喀喇昆仑山脉。喀喇是黑色的意思,昆仑是石头的意思,喀喇昆仑山脉就是黑色的大石头堆。 5V有些晕车,乐之说吃薄荷糖能好一点,5V说一听到薄荷就想吐,于是我们一边兴高采烈的吃着薄荷糖,一边由乐之带头喊着“薄荷,薄荷”,5V则回应着“呕,呕”,不久就形成了条件反射,我们一“薄荷,薄荷”,5V就“呕,呕”。 六点多到达伊力克兵站,海拔3600米,是边防线上最后一座哨卡,不知什么缘故,没有接到给我们放行的通知,我们的一切手续都是由金长官办理的,金长官的座车又迟迟不到。天渐渐黑了下来,经过交涉,同意我们可以先在河谷对面扎下营寨。 大家七手八脚的搭起巨大的炊事帐篷和餐厅帐篷,然后摆好炉灶,把桌椅板凳码放整齐,启动发电机。其余的人各自忙着支自己的帐篷。以后,这将是每天的日常工作。餐厅帐篷是一顶豪华的价值3000多美金的marmotliar,很象电影《垂直极限》大本营中的那顶巨大的售价4500美金的mountainhardwearspacestation,中间摆放餐桌,可以十多人同时就餐。 厨师长甄晨光是个大孝子,也是乌鲁木齐登山协会的,最精彩的事迹就是带个名字谐音刚好叫狐狸(精)的小蜜去滑雪,把腿摔骨折了,现在腿里还有钢板之类的东西,真夸张。 晚上,woodhead、apple、胡狼和我挤在一顶VE25里,帐外寒风咧咧,帐内虽然有点拥挤,却是暖意融融。我们的隔壁是5V和乐之的mountain24。 半夜,金长官和波兰队的车还没有到,大家都在祈祷着别出什么事故。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他们盼来了,路上车坏了。人员全部到齐,大家才把心放回肚子里。 1.31/伊力克休整 清晨是被冻醒的,觉得帐篷里好象下着蒙蒙细雨,原来是昨夜帐篷内外的温差使帐篷里的水汽在内帐顶结了层薄薄的冰,由于温度的回升融化成雨丝飘落下来,打湿我们的头发、脸和睡袋。每当我们起床触及帐篷时,帐篷内就会经历一场暴风雪的袭击,所有东西都被雪粒覆盖了。 折叠着放在洗漱包里的毛巾在昨夜也冻成了冰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展开,但还是硬邦邦的象一张硬纸,用他擦脸剌的脸生疼。 要在伊力克休整一天以适应海拔,队员们徒步到附近的一所小学去慰问,金长官到村子里打电话到军区联系我们过关的事宜。 学校很简单,门口的旗杆上高高飘扬着五星红旗,只有两间很小的教室,摆了四、五张课桌,能坐八、九个学生,黑板很小,墙上挂着国旗和国家领导人的画像。小学生们列队站成两排,接受着大家带来的慰问品,村民们也都聚集在学校门口,摄影师们开始工作,各自指挥着各自的“模特”摆出各自满意的造型。 回程的途中能俯瞰营地所在的河谷,营地里的帐篷就象喀喇昆仑山脉破碎的山体一样杂乱无章,和河谷对面整齐的军营形成鲜明的对比。 中午过后,党带着波兰队出发了,他们要先到迦舒布鲁木的大本营,然后再到K2的大本营,他们最后还是没有忘记带走那箱啤酒,也带走了美女队员。 下午,金长官给大家手绘了一张详尽的进山路线图,细致的讲解了行军所需时间和营地设置,翻越阿格拉大坂进入克勒青河谷和沿K2冰河到达大本营的两天将是最艰苦的,而且要到第四天进入K2冰河才能一睹K2的雄姿。 今天是大年三十,吃过饺子我们带着椅子到兵站去与战士们联欢,并一起观看了春节联欢晚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