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阿克苏旅游景点 游记图片 旅游攻略

[游记]阿克苏旅游景点 游记图片 旅游攻略

2008-06-27    kuailv.com

所在地: 新疆 >>> 阿克苏(点击查看该地其他文章)

"塔里木河"旅游景点介绍 · · · · · ·

关于塔里木河的记述《汉书·西域传》称,西域“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其河有二源,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所记与现今情况一致。葱岭河指今喀什噶尔河和叶尔羌河。于阗即今和田,中央有河即指塔里木河。据《水经注》记述,塔里木盆地存在“南河”与“北河”,南河沿昆仑山北麓东行,北河沿天山南麓东行,于罗布洼地西部汇合后注入罗布泊。《新唐书·地理志》称为思浑河。清早期成书的《西域图志》和《西域水道记》称为额尔勾果勒。国外古书对塔里木河亦有记述。据冯承钧《西域南海地名》,梵文称塔里木河为sita。维吾尔语意为“田地”“种田”。中国第一大内陆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北部。上游有三源:阿克苏河源出天山山脉,叶尔羌河及和田河源出喀喇昆仑山脉,在阿瓦提县肖夹克附近汇合后称塔里木河。在尉犁县以南折向东南,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北部,注入铁干里克的大西海子水库。若从叶尔羌河上源算起,至大西海子长2000千米,若从阿克苏与叶尔羌河相汇处算起,到大西海子长800千米,流域面积19.8万平方千米。塔里木河在历史上曾多次改道。1921年主流下游北移,东流沿孔雀河注入罗布泊。1952年中段的汊流拉因河口筑起塔里木大坝,阻断河水流入孔雀河,河道主流改沿铁干里克故道,折向东南流入台特马湖。现在,塔里木河仅到铁干里克流入大西海子水库,台特马湖处干涸状态。河水主要来自阿克苏河(占72.0) 、和田河(占22.5) 、叶尔羌河(占5.5) 。上段的阿拉尔站,每年有49亿立方米水量下泄,沿途蒸发与渗漏严重,致使大西海子以下至台特马湖的河段断流,引起大片胡杨树枯死,沟通塔里木盆地南北的绿色走廊面临毁灭的危险。

===================================================================================================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内陆河之一,流域面积102万平方公里,涵盖了我国最大盆地-塔里木盆地的绝大部分,是保障塔里木盆地绿洲经济、自然生态和各族人民生活的生命线,被誉为"生命之河"、"母亲之河"。

历史上的塔里木河

"塔里木"在古突厥语中,意为"注入湖泊、沙漠的河水支流"。"塔里木河"一名见于《清史稿》,系维语,意为"无缰之马"和"田地、种田"双重含义。就前者而言,流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干道,河道含沙量大,冲淤变化频繁,河流经常改道,在中游地区造成南北宽达百公里左右的冲积平原,河道曲折,汊流众多,芦苇水草丛生,浩浩荡荡形成一派"水上迷宫"景象。就后者而言,它自西向东,蜿蜒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加上塔河两岸胡杨林浓荫蔽日,形成天然绿色长廊,沃野千里。千百年来,有关塔河的传文不绝于书,一般史籍文献称此河为计戍河、葱岭河,而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记载是《山海经》:"河山昆仑,潜行地下,至葱岭山于阗国,复分歧流出,合而东注泑泽,至而复行积石,为中国河。"在《汉书·西域传》中记载,当时的塔里木盆地被称作"西域",其"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其河有两源,一出葱岭山(今帕米尔高原),一出于阗(今和田),……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今罗布泊)。"这和今天塔里木盆地水系概式大体是吻合的。又按郦道元著《水经注·河水篇》记载,在北魏(公元5~6世纪)时塔里木河是南北两河入于罗布泊。塔里木"北河",上游由喀什噶尔河和阿克苏河构成,流经沙雅南汇渭干河(龟兹川水),入轮台境转向东北,沿今群尔库木沙漠北边的塔里木河故河道(现为农垦29团农田排水容泄区),在库尔勒西南入孔雀河流至罗布泊。塔里木"南河"上游由叶尔羌河和和田河及克里雅河构成,大体上是沿现塔里木河之南的阿合达里亚更南段,经铁干里克和阿拉干从南入罗布泊。到了唐代按《通典·于阗传》小注讲,"于阗河,名首拔河,亦名树枝河,或云黄河也,北流七百里入计戎河,一名计首河,即葱岭南河,同入盐泽。"葱岭南河一般均指叶尔羌河。又按《新唐书·地理志》(卷四十三)讲,"又六十里至拨换城,一曰威戎城,曰姑墨州(今哈拉玉尔滚一带),南临思浑河。"思浑河即今之塔里木河。据此,推测唐代塔里木河中上游河网形势与北魏比较无多大变化,仍分南北两条。

塔里木河现在的水网形势大致是在17~18世纪形成的,在1775年测制的《大清一统舆图》上,把和田河、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及阿克苏河四河汇合处汇在今阿克苏南的阿拉尔地区,汇合处中间为一小岛,这与《河源纪略》"会处四水交贯,形若牛栏"相吻合。四水汇阿拉尔后,和田河仍有一部分水入阿合达利亚,大约在百年之前阿合达利亚河才断流。至清朝后期,塔里木河在上、中游仍有五条源流(除现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外,还有喀什噶尔河和渭干河)。后因绿洲扩大,源流引水干渠增至563条,支渠1887条,灌溉农田面积60.1万hm2(据《新疆图表》统计),人工渠道增多,引水量增加,使喀什噶尔河在清末、渭干河在解放初就失去和塔里木河联系。孔雀河在清朝直至本世纪初期,仍从铁门堡流向阿拉干,是塔里木河下游主要补给水源。1949年以后,上游三源流灌溉面积由35.1万hm2扩大到1995年的77.7万hm2,为灌溉这些土地,修建大型干渠5985km,包括支、斗、农渠总计渠系长度达到58732km;同时还修建各种渠道建筑物84413座,年引水量达148亿m3,占三源流多年平均总径流量的75.5。这就使得叶尔羌河从80年代以后再无水补给塔里木河,和田河季节断流时间更长,阿克苏河只有在洪水期有水下泄,枯水期全部通过塔里木河拦河闸引入阿拉尔灌区。塔里木河干流枯水期全部是回归水和农田排水,洪水期只能流到恰拉和大西海子水库,大西海子水库以下从80年代以后基本断流,只遗留320km的干河道。

今日塔里木河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塔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人大、政协的关心支持。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以及专家多次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进行现场视察。2000年9月,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新疆时,要求要用5到10年时间使塔河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这一指示精神,自治区在水利部、黄委的帮助下,用了近半年时间,编制完成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2001年2月,国务院第95次总理办公会议通过了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方案,同时提出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2001年3月,自治区、水利部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2001年6月27日,国务院以国函[2001]74号文正式批复了《规划报告》。

流域概况

塔里木河干流全长1321km,自身不产流,历史上塔里木河流域的九大水系均有水汇入塔里木河干流。由于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等影响,20世纪40年代以前,车尔臣河、克里雅河、迪那河相继与干流失去地表水联系,40年代以后喀什噶尔河、开都-孔雀河、渭干河也逐渐脱离干流。原则上说,在南疆源自天上和昆仑山流入塔里木盆地的所有河流都可归为塔里木河水系,构成塔里木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水循环和水平衡的相对独立的水文区域。目前与塔里木河干流有地表水联系的只有和田河、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三条源流,孔雀河通过扬水站从博斯腾湖抽水经库塔干渠向塔里木河下游灌区输水,形成目前"四源一干"的格局。

自然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地处天山和昆仑山之间,包括周边山区总面积105×104km2,占新疆总面积的63。盆地面积53×104km2,盆地中心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6×104km2,山前平原和绿洲仅19.24km2。塔里木河流域地理坐标为东经71o39'-93o45'、北纬34o20'-43o39',北倚天山,西临帕米尔高原,南靠昆仑山、阿尔金山,三面高山耸立,地势西高东低。山区以下分为山麓砾漠带、冲洪积平原绿洲带、塔克拉玛干沙漠区。

气候条件与自然灾害

气候条件

塔里木河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四周高山环绕,属大陆性暖温带、极端干旱沙漠性气候。其特点是: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温差大,多风沙、浮尘天气,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气温年平均日较差14℃-16℃,年最大日较差一般在30℃以上。年平均气温在10.6℃-11.5℃之间。夏酷冬寒,夏季7月份平均气温为20℃-30℃,极端最高气温43.6℃。冬季1月平均气温为-10℃--20℃,极端最低气温-30.9℃,≥10℃积温多在4000-4500℃之间,持续180-200天,日照时数在3000h左右,平均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740kW.h/m2.a,无霜期187-233d。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4-42.8mm,蒸发量1125-1600mm(以折算E-601型蒸发皿计算)。干旱指数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增大,在17-50之间。干流地区多风沙、浮尘天气,以下游地区最为严重,起沙风(≧5m/s)年均出现次数202d,最大风速40m/s,主导风向为北东到东北东。

自然灾害

塔里木河流域土地沙漠化十分严重,根据1959年和1983年航片资料统计分析,24年间塔里木河干流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上升了15.6。下游土地沙漠化发展最为强烈,24年间沙漠化土地上升了22.05,特别是1972年以来,大西海子以下长期处于断流状态,土地沙漠化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土地沙漠化导致气温上升,旱情加重,大风、沙尘暴日数增加,植被衰败,交通道路、农田及村庄埋没,严重威胁绿洲生存和发展。春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而此时河川径流处于最枯时期,由于缺乏调蓄工程,常常因干旱而大面积减产。2000年和田、喀什、克州、阿克苏、巴州发生严重旱情,作物受旱面积达249万亩,有6.8万人和38.9万头牲畜出现饮水困难,旱灾损失达5.5亿元。据统计,1959年至今,叶尔羌河发生过15次较大的冰川洪水,阿克苏河支流库玛拉克河发生37次突发性冰川洪水,甚至一年数次。1999年,和田、喀什、克州、阿克苏、巴州五地州遭受严重洪灾,受灾人口达50万人,受灾农田85万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3亿元。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封闭的内陆盆地,土壤普遍积盐,形成大面积的盐土。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灌排不配套等原因,塔里木河流域内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十分严重。

土壤与植被

土壤

塔里木河流域土壤比较简单,除风沙土外,主要为水成型土壤,流域土壤主要为胡杨林土、草甸土、沼泽土、盐土、残余沼泽土、残余盐土、龟裂土、风沙土和绿洲土组成,总面积7278.66万亩。流域土壤的分布受地形、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垂直河道有明显的规律性,一般河漫滩上分布着盐化草甸土或盐化草甸胡杨林土,自然堤或老河漫滩上分布着胡杨林盐土或灌木林盐土,在牛轭湖或阶地旁洼地上分布着沼泽土,在阶地或河间洼地上分布着典型盐土或草甸盐土,河间古老冲积平原上分布着荒漠化盐土、荒漠化草甸土或风沙土。

转自:http://www.kuailv.com/info/show/380158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