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恋恋不舍多彩喀纳斯 国内游记 |
[游记]恋恋不舍多彩喀纳斯 国内游记 |
2008-06-10 fm360.com |
1#大中小 发表于 6-4-2007 21:44 只看该作者 恋恋不舍多彩喀纳斯 多少次在网上看到述说喀纳斯的多彩美丽的帖子,那时我就已欣然有慕,后来又见到报刊上喧传喀纳斯是中国境内唯一极具瑞士风格的地区,心中就更加跃跃欲行。到今年下了决心登上了西去乌鲁木齐的飞机。 喀纳斯距乌鲁木齐有1000公里之遥,属布尔津县管辖,而布尔津县城也是去喀纳斯的必停留的地方。旅游车在北疆广阔的大地上奔驰,时而荒滩时而草滩,有水处有静静的城镇、葱绿的田野;黛色的山脉在四周极远处,不时地在天边出现几峰晶莹剔透的雪峰。过克拉玛依,顿时变成一片荒漠,就连天边的山脉也只剩了苍凉的赭黄。汽车在狂奔了十五小时后终于进入布尔津,真的是“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 第二天一早接着赶路,此去喀纳斯犹有150公里,这一路与昨日平坦的荒凉不同:山势高大而平缓,在开阔的山坡草甸上星星点点地散布着吃草的牛羊。三小时后,汽车在喀纳斯景区的大门前停了下来,此地路左山坡上的林中,有各种色彩的树木:红色的热烈、黄的开朗、而绿色则显得深沉,所有树木都竭力展示着艳丽,仿佛在竞相向蓝天上的太阳夸示。 这景色与昨天的荒凉所形成的对照是那么鲜明,令我顿忘从乌鲁木齐长途坐车而带来的疲劳与寂寞,让全身的所有感官一下子都兴奋起来。 在拍照的当中,我偶然一转身向山坡下望去,只见在我们的五彩的山坡脚下依傍着一条蓝色的飘带,那真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蓝,这就是最终流入北冰洋的喀纳斯河。不过河对岸却是极端荒凉的另一座山坡,这叫人无法理解:仅隔一条河就有这么大的区别,似乎天池那一带的山林就有此类景色;繁荣与荒凉直接对峙,可真谓是新疆特色了。 进入了喀纳斯景区,汽车沿喀纳斯的河岸行进,河并不宽,水面也平稳,对岸有些地段有挺拔的树丛。河水的色泽似乎像加了些牛奶般呈乳蓝色,似乎只有青玉的温润才能形容这河水给人的感觉。 也许正合“君子佩玉”的古训吧,虽然周围的山看上去不是很高、也并不险峻,山坡上只有开阔的草甸间杂着笔直高耸的树林,景色远谈不上是艳丽或是纤秾,只是在淡淡的不经意当中显示出些许沉著来,但又总让人感觉到这条喀纳斯河像是在述说什么。 汽车继续行驰,相继过“卧龙湾”“月亮湾”,这些地方因河面在此略开阔、有三两形状各肖的沙洲静卧在河中而得名。网上对这两个地方的美都是异口同声地夸赞,可亲睹之后我觉得不过清幽而已:有绿树环抱、有碧水盈盈、松风常伴左右而无市井喧嚣,这不过国内常见之景,何以能当“中国之瑞士”的美名? 到了喀纳斯必游湖,去湖边的路是水泥铺就的穿林小径,路旁林中三三两两地散布有西洋式样的小楼,看上去非常整洁鲜亮。这里的树林由红松、白桦、落叶松等西伯利亚的树种组成,一到秋日就是五彩斑斓的,徜徉在这里身心立刻感觉到某种舒畅与放松。只是湖边上早已人山人海,声音嘈杂鼎沸,没呆多少时间就被逼得赶快沿一条木板铺就的水边小路逃开,这条木板通道起始处也标志着湖面收窄重新成为河。 通道始终依傍着玉蓝色的喀纳斯河伸展,在通道一侧的河滩上有时出现一大片大小不一的石头、有时是一片茂密的茅草、有时又是倒下的树木,水流经此一搅,青玉色的水面微微泛起一些清泠泠、雪雪白的浪花,发出轻轻柔柔的“哗哗”声。路旁片片树林总陪伴着这条路,行走在这里只见身旁一会儿深绿、一会儿金黄,不时的又有几棵树伸展着枝桠企图将喀纳斯河的蓝色掩住;对岸也全是密林在临水肃立,那深情的“青玉”就在两岸林带夹峙中缓缓流淌;只有蔚蓝的天上几抹白云在恣意放纵的变幻着姿势,仿佛在与温润的喀纳斯河嬉戏。这一路只有两三个人在陪伴着静静的蓝色喀纳斯河,再没有湖边那种喧嚣,徜徉在河畔林中简直让人心神俱陶醉;这份安静之中的简洁与优雅叫人无法形容。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多少人走这条路,没有人来描摹这条路,这里应该才是喀纳斯的精华与神髓。 走着走着,前方出现一座木桥,喀纳斯河到了这里益形开阔,河水的乳蓝色中似乎又添加了一丝丝的绿,好像看水的角度不同水的颜色也就不同。桥旁的水边都是石滩,有时几株金色的白桦或绿色的松树站立在石滩中,给这沉静增添了些许妩媚。站在桥上四望可以看见开朗的色彩、坦直的线条,只在这里站了一会儿,我就又感到喀纳斯河似乎在述说什么,但细细倾听可又像什么都没说。不知怎的我脑海中一下子跳出了罗丹的“思想者”的形象,对了,喀纳斯的确可以用这个形象来表示。当晚我们就住在了喀纳斯河的边上。 |
转自:http://bbs.fm360.com/thread-57835-1-2.html25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