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喀纳斯湖游记

[游记]喀纳斯湖游记

2007-07-16    live.com

喀纳斯湖游记

如果用一句话让我对喀纳斯做一个评价,我想说,这是我到过的最纯净的地方。

我们造访喀纳斯的时候,距离它最美丽的春天还有一周时间,在我们到达之前这里下了10天的雨,所以春天的脚步就更慢了些。但正因为此,我们欣赏到了喀纳斯更加纯净,羞涩和童真的一面。这比山花浪漫,秋水一色更让人心动。

缘起

“作为旅游亚洲西部的重要地域,与新疆对称的或许只有西藏,但它在内容和气质上完全异于后者,西藏呈现为单纯的宏大,而新疆则丰富和多元——它是彩色玻璃片一样令人眩目的西域三十六国,是玄奘和鸠摩罗时,是中世纪的喀什和穆斯林不可计数的洁净的拱顶,是成吉思汗留下的大量废墟和墓堆,是东归的土尔扈特和西迁的锡伯族人——以及更多的拥有高贵历史的民族,是音乐和诗,是数不清的雅丹、胡杨林、雪山、森林、河流、湖泊和草原、峡谷和沙漠,是一个无限的总体。最后,它是亚洲的腹地,它是每一个对它怀有意念的人不可遏制的愿望。”

这是我读到的对新疆最深情的一段描述,所以在此不厌其烦的引用一下,虽然我是从喀纳斯回到北京之后才读到这段文字,但我还是因为这种共鸣而心里涌起一阵激流。

喀纳斯应该感谢上苍对她的怜爱。因为她遥远,而且气候多变,所以绝大多数旅游者都很难接近她,至今仍处于半开发状态。但就因为这样,虔诚的我们驱车1000多公里来到她身边,看到了她纯真,羞涩和美丽的容颜。

在我到过的风景区中,能与喀纳斯在气质上略微相近的是四川的九寨沟。但就我的感受而言,九寨沟还是太象微缩景观太局促,而且因为开发时间较久,天然的气质消失的多了一些。

从北京到新疆天长路远,大多只能选择飞机方式不至于太劳累。6月4日下午,大约4个小时后我到达中国西部纬度最高的这座城市。

一路体验无疆西部

我从北京飞到乌鲁木齐后,找到当地的朋友。我们一行三人,我,曹师傅和小乐。老曹已经有15年的驾龄,开着他的奇瑞风云潇洒而来。按照小乐的话来说,老曹既有西北人的豪爽又有现代人的风情。后来4天的行程证明,这个37岁的乌鲁木齐男人不仅是一个绝佳的驾车旅行者,他的幽默风趣也成为新疆留在我记忆中的另一道风景。

整个6月份,北疆都在大兴道路,可能是为了迎接旅游旺季的到来。从乌鲁木齐到喀纳斯大约有900公里的路程,有东线216国道和西线217国道两套道路可以选择。216国道途经天池天山,而且距离喀纳斯更近,但216国道因为修路封闭。所以我们只有选择217。217线路一开始有一段约256公里的高速公路,从乌鲁木齐到奎屯。

我们早上7点30分出发,选择走的是国道。从乌鲁木齐到昌吉到呼图壁,再到石河子。石河子是北疆的重镇,被称为“北疆的小上海”,大致是因为这里的商贸发达,城市建设确实比我们之前见到的要好,整饬工整,店铺林立。

接下来一站是沙湾,这里是新疆大盘鸡的故乡。虽然这里的辣椒也很出名,但我们还是对满街道的大盘鸡店面望眼欲穿。早饭因为吃的少,所以路过沙湾时,听见老曹说起“以前每次我跑车路过这里饱吃一顿大盘鸡”时,我们的眼神和舌头都表示出了无限向往,但因为我们经过沙湾时北京时间还不到10点,(当地时间只有8点),那时候沙湾鸡们还没“起床”,所以把对大盘鸡的欲望只能暂时搁置,继续跑路。

我们一路经过奎屯,到达克拉玛依市已经是下午1点,行程也大约过半。克拉玛依可能是北疆最富裕的城市,因为“黑色黄金”的大量存在。我对这座城市的记忆只有石油和那一场大火。而我们见到的克拉玛依就是一个“磕头机”遍布的矿区。“磕头机”是一种完全机械化的采油机器,在干旱的油田里“点头”似的提取石油,样子很象小鸡磕头。整个矿区几乎见不到人。

而我们的午饭也在这座城市的一个回族小餐厅解决。吃过午饭情绪开始亢奋,我们把车里的音响放的最大,一路唱着形形色色的歌曲,向布尔津进发。

布尔津是前往喀纳斯必经的一个小县城,也是我们今晚歇脚的驿站。从克拉玛依到布尔津也有两条道。一条是从戈壁滩里走,几乎没有现成的公路可走。另一条是福海县到北屯再到布尔津。因为不熟悉地形,我们去的时候是走的戈壁滩,而回来走的就是福海线了。福海线要比前者绕路100多公里,但因为前者走的大多是土路和戈壁滩,所以在时间上应该还是走福海线更短一些。

汽车开出克拉玛依时,视野开始开阔。茫茫戈壁上的公路笔直的插向远方,在城市里久居的我和小乐开始产生莫名的激动,因为这里的地广人稀。我们都开始有了唱歌的冲动。在这种乡间公路上,经常很长一段路都见不到来往车辆,只有我们一辆车在茫茫戈壁上极速奔跑,和北京24小时随时都会堵车的情况产生很强的情绪反差。

透过汽车的前挡风玻璃,视野可以不受遮拦的一直延伸到天地相交,第一次强烈的体验“无疆”的感受。偶尔怡然吃草的牛群羊群进入我们的视野,便会激动万分。停下与其合影。

从克拉玛依到布尔津的戈壁之旅,对于有驾车旅游爱好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次非常爽的经历,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去魔鬼城等景点游览。这里一路都是风景,是飚车族的天堂。不管开着多大马力的车,在天地相接的草原上驰骋,或者在茫茫戈壁滩上跳跃,一路唱歌一路飚车一路说着“水怪”的各种传说都是美妙的享受。在老曹的手下,风云在高速上跑到160,在草原上也能有80。在戈壁滩上,回头一望,我们车子尾部卷起滚滚黄沙,潇洒绝尘。

就这么一路颠簸,满身尘土到达布尔津已经是下午7点多,突然想起岳飞那首《满江红》: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太阳还是挂的很高,布尔津的小旅馆很多。进城的第一件事情是找地方住下。布尔津没有星级宾馆,我们住的是友谊峰宾馆,还算干净,价格也比较公道,200元一个标间。之后决定给我们的“良驹”洗个澡。在洗车的时候打听到喀纳斯昼夜温差特别大,晚上可能会到零下2度,因此对于我们这群穿着“短打”的人来说,还是趁早添置些毛衣为妙。

布尔津河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北岸主要支流。这里最值得品尝的就是当地著名的冷水鱼,象狗鱼黑鱼五道黑等味道都非常鲜美,而且肉质扎实。我们的晚餐就是在多种鱼类的品尝中解决。

在布尔津,我们听说喀纳斯已经连续下了10天的雨,前两天山石滑坡所以暂时封闭上山的道路。但是我们到达的那天道路已经修葺完毕。何其幸哉!

北纬48度的美妙旅程

从布尔津到喀纳斯单程还有168公里,因为是山间公路,大约需要2个半小时车程。布尔津的早晨阳光就已经很明媚,把整座小县城照的纯净清澈。小县城的早点不可不尝,象当地的油煎蛋,油饼,奶茶味道都很不错。

大约7点40分,我们开始向喀纳斯进军。经过哈巴河岔口,平坦的山前冲积平原,翻过玉什布拉克山,过冲乎尔,才正式进入了阿尔泰山区。天气一直很好。翻过山顶,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折射出光芒,绿草如茵的草原与浩瀚无垠的原始森林交相呼应。一路过去,不时有成群的牛马或者落单的羊羔在马路上怡然信步。

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蜿蜒,蓝天和雪山似乎就近在咫尺。我们的车速开始减慢,因为眼前美不胜收。从距离喀纳斯湖还有50公里的地方开始,我们正式进入被称为“东方瑞士”的路段。

这里是北纬48度,我们在云海、雾凇中间穿梭,白桦林、黄松、白桦、冷杉和一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在这片20万年前就存在的原始森林中生长,喀纳斯河静静的躺在其中,犹如这位美女身上最美丽的一条缎带。

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峡谷中的湖。和当地的司机师傅聊天时打听到,这里最美丽的季节是春末和初秋。时间分别是6月中旬和9月中旬。6月,喀纳斯的草原是典型的中山森林草甸草原。盛夏的时候,这里就真的是草的世界花的海洋。满坡的山花如黄罂粟、麦芍、野火球、金钱花、飞梅、紫胡、大花龙胆、蔷薇等,将整片山头点缀的五彩斑斓。而秋天,这里展现的是浓的化不开的秋意。层林尽染的森林中的万般颜色,几百间错落分布的原木小屋、蓝天白云森林草原之旷达反衬着冰峰雪山碧水神湖之静幽,成就了摄影家和画家眼中的天堂。而如果秋天有幸看到蒙古族人赶着成群牛马转场,也非常壮观。

这不是童话,但这是我见到的距离童话世界最近的地方。和我家乡徽州的秀美不同的是,这里到处展现的是西北雄壮和大气磅礴的美,但也有江南的灵秀。

这里有中国唯一的古北界欧洲——西伯利亚动植物分区,是西伯利亚泰加林在中国唯一的延伸带。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最大支流布尔津河的发源地,中国蒙古族图瓦人唯一的聚居地和亚洲唯一的瑞士风光。

湖边漫步

喀纳斯湖水全部由高山雪山融化而成,因此清澈纯净冰凉幽蓝。喀纳斯河有九道湾,我们首先到达的是卧龙湾和月亮湾。卧龙湾是指河中央的一块弯弯曲曲的沙洲地带,形状如S,喀纳斯美妙的身材呼之欲出。这里也是喀纳斯最经典的拍摄地点之一。而月亮湾则是有两块酷似脚印的小沙滩,据说是嫦娥奔月时留下的脚印。

我们到达湖区观鱼亭已经是下午3点。观鱼亭所处的海拔位置大约2030米,高出湖面660米,因此观景位置绝佳,如果运气好,还可以看到水怪。站在观鱼亭上,朝北远望,可以看到在阳光下熠熠闪光的友谊峰冰川,向南可以看到喀纳斯河象一条碧绿的彩带盘绕在崇山峻岭之中,再往西看遍地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一派迷人的草原风光。朝东向下看去,凝望着一泓清澈的湖水,阿尔泰睡美人高贵迷人。

“水怪”的存在让喀纳斯笼罩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我对于遥远和神秘的去处都怀有最本真的好奇心。我从喀纳斯湖回来后两天,中央台的新闻里就开始播报游客在喀纳斯发现“水怪”的新闻。说得有鼻子有眼:“6月7日19时50分左右,7名北京游客乘坐游艇行至喀纳斯湖三道湾附近停船拍照时,突然发现离游船200米左右的水面激起了两米多高的浪花,两个黑色不明生物跃出水面,一前一后,作鱼跃状前行。”

我深信喀纳斯应该是有远古生物的,作为2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的产物,这个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容纳的是高山雪水,冰凉纯净,湖水最深处188.5米,其中肯定有远古生物栖息。

如果有足够的钱和时间,喀纳斯湖至少应该呆一周,当地人的朴实厚道让我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傍晚的时候,可以坐船去三道湾探寻是否有水怪出没。去图瓦村体验一下世代定居于此的图瓦人的生活,图瓦人属于蒙古族的一支,以放牧和狩猎为主,现在人口总数不到2000人。

我最喜欢清晨和黄昏,一个人沿着铺满木板路的湖边散步,静静的想一点事情,象极了《瓦尔登湖》书中描述的景致。这个地方,应该是一个写作,读书和修养的最佳去处。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奢侈。

在那里,也可能是因为一个人,一个女孩子置身于那么神秘和幽静的所在,所以有种特别的孤独感,也就格外的想家。这种感觉最强烈的是当晚上11点以后,夕阳的余晖在白桦林中渐渐褪去,月亮在草原中升起,周围一片寂静,我一个人在草原上散步,远处传来湖水落差时的涛声,显得格外清净,而气温也下降到0度左右。尽管我从17岁就开始离开徽州外出读书,走南闯北也将近10年,但苍茫夜色下,人类个体的渺小还是让我有格外的孤独感,一瞬间突然承受不了,眼泪无声的流了下来。那一夜,虽然我住的是离湖边最近的小红房子,但因为这种孤独感,我睡得不好。

真是心有灵犀,当我7月初回家把在喀纳斯拍的照片给我妈妈看时,妈妈就问我,一个人在那里旅游时,是不是很想家?我猛然抬头,望见母亲疼爱的眼神,看到我心底。

我特别钟情离湖区最近的那条木板路,因为沿喀纳斯湖至卧龙湾南3公里可以看到生长在喀纳斯河大桥东岸大面积的白桦林,早晨的湖面上,燕子还在练习水上健美操。而她所栖息的这片西伯利亚白桦纯林平均树龄在150年以上。

其实如果有足够的体力,还可以由哈萨克族,蒙古族小伙子带着去原始森林中骑马,去探寻千湖,白湖,黑湖等喀纳斯湖散落在大地上的珍珠。但这需要好多天时间。我们因为时间有限,没有骑马长途跋涉,只是绕着湖区随处看了看,但那已经让我很兴奋了。虽然没有王子,但是一个善解人意的蒙古族小伙子把我扶上了一匹非常漂亮的白马。我们跟着蒙古族小伙子骑马溜达到原始森林里和湖区交界的地方,在湖光山色间,他们开始展现自己燎亮的歌喉,在我的镜头里表演骑马摔跤,在草原上尽情追逐玩耍。我甚至有些嫉妒他们的童年,是在这么纯净的地方长大。而在这么自然和原始的地方长大的少年,有朝一日来到大都市,会有怎样的反差?

离开喀纳斯,有和自己心爱的人告别的那种伤感。下午4点钟,我们开车下山。和上山时唧唧喳喳兴奋异常的我不同,我在静默中试图留下每一个对她的记忆片断。曹师傅很善解人意,把车内音乐关低,让我们静静的和她告别。当我们终于离开喀纳斯最末尾的卧龙湾,白桦林、黄松、白桦、冷杉这些原始森林开始大范围进入眼前时,我回望喀纳斯美丽的背影,眼泪夺眶而出。

接下来就是与落日赛跑了,我们在夕阳西下中拼命赶路。那晚我们夜宿在福海旅游酒店,是当地最好的旅游酒店,虽然没有星级,但房间干净而且价格也公道。

我的同伴中,小乐是一个典型的广东男孩子,对人关心而且考虑周到。而曹师傅是典型的西北人,为了保证我准时航班回京,车子开的又快又稳。4天的接触,他也知道我是一个对美景如痴如醉的花痴,因此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还是尽量满足我一个又一个的无理要求,我们去看了雅丹地貌,去吃了新疆大盘鸡,在路上停下欣赏夕阳如血。这种体贴,我除了感动,无话可说。也许这就是西北男人的品性。而他也很喜欢我的开朗和真性情,在乌鲁木齐地窝铺机场我们拥抱告别,他说,小吕,希望你还会再来新疆,我还会给你们开车。这句话我听得差点热泪盈眶。

回到北京,我们偶尔还短信联系,曹师傅发过短信来说,和我们一起度过的4天是他非常特别的4天,开始是把我们当成客人来照顾,后来就是当成朋友了。而每次收到他的短信,我都会回忆起生命中闪光的这四天。其实对我而言,曹师傅和喀纳斯已经联成一个整体。

这就是我到过的新疆,因为喀纳斯和这里的西北人,我对它的印象几乎近于完美。4天时间,我跨越了7000公里,只为了和喀纳斯短暂的48小时约会。但我知道,因为喀纳斯,我还会再去。

初稿于2005年6月10日

完稿于2005年7月13日凌晨

转自:http://lvhuimin1979.spaces.live.com/Blog/cns!FDEE541B6C5B9853!163.entry41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