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阿里巴巴-闲话欧洲奥地利继续-萨尔斯堡和因斯布鲁克-游记攻略 |
[游记]阿里巴巴-闲话欧洲奥地利继续-萨尔斯堡和因斯布鲁克-游记攻略 |
2007-07-16 |
欧洲原来如此——第五站:萨尔斯堡 奥地利的火车很安静,车上人不多,基本上是一个block(两个位置的一个空间)一个人,我把包放在旁边的位子上。人靠着窗户看风景。 出了维也纳,沿着一条不知道啥名字的河跑了很长时间,河水和多瑙河一样的绿色。开始的三个小时内,放眼望去还不时能看到广袤的平原,连绵起伏的绿油油的稻田。但是不断的有树丛冒出来挡住视线。后来,便逐渐看到山势高耸起来,火车变成了在山谷里面穿行,没多久,就到萨尔斯堡了。 萨尔斯堡,奥地利名字salzburg的来源是因为此地曾经盛产盐,我只知道英文盐巴是salt,奥地利旅游书上说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把这里叫做salzburg,burg在德文里面是山或城堡的意思,大抵解释起来就是这个产盐的山城。 这里还生产了比盐更著名的两个宝贝:一个是莫扎特,另外一个,是一部经典的电影:音乐之声。 游记写到萨尔斯堡的时候我曾经有点心虚:一来自己的历史知识浅薄,此方面难免词不达意;另一方面音乐知识的造诣上尚不及隔壁练钢琴的幼儿园大班男生,所以有被行家指责此行暴殄天物滥竽充数的担心,不过这也罢那也罢,我人是来了,要杀要剐没门,要骂就别客气了。 还是老老实实写游记,刚出火车站,就看到一辆满载飘马轿车的火车冲出轨道,好在速度不是很快,很快就刹住了。到我第二天离开萨尔斯堡的时候,那轨道已经修好了,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住进了离车站600米远的青年旅馆,名字叫Yoho Hostel. 价钱是18欧好像,不含早餐。想起来在维也纳含丰盛早餐的三天舒坦,我只能暗自伤心不表。很多private hostel(私人旅馆,非国际青年旅社官方下属)都不包含早餐,除非你愿意支付3-4欧的早餐费,点一杯牛奶,一个法式硬面包,一杯咖啡或茶,一点芝士就这样。 天气不是很好,山里的天气大家都知道多变,现在是小雨。 即使是这样,我还是披上风衣,跺出门去——毕竟时间不是很充裕,要充分利用。 拿着旅馆提供的导游地图(每个hostel都会免费提供),我在街道上七拐八弯,终于走到了古城区——那个游人云集的地方。 一条白色的河(其实天晴的时候应该是浆白加绿的颜色)横亘在新老城中间,跨过桥,就是老城了——云集了手工艺品,圣彼得教堂及此地最为著名的16世纪间的大城堡。老实说对这种建筑我有些麻木了,一路上看的都大同小异。不过冲着那城堡的名气我还是决定爬500米陡坡去瞻仰一下。 冲到城堡门口的时候,票价赫然醒目的把游人挡在门外——尤其是像我这样的穷学生。很多人在讨价还价——我则有点不明白,LP书上明明写着2.5欧元,怎么现在变成了9欧元?询问之下原来这个票价包含了里面的几个博物馆——我说我不喜欢博物馆只想进去看城堡——那个木头门卫理都不理俺——不睬我?爷爷还不希罕呢? 其实这就是个大碉堡,古时候是庇护萨尔斯堡的,一有动向达官贵人就躲到这里,凭借天险易守难攻。后来一个有钱有势的鬼子(名字就是现在的城堡名字Festung)把它改造成了自己的宫殿——就象巴黎的罗浮宫,原来都是打战的时候纨绔们保命的堡垒——居然要90块,故宫我才花了40,你凭什么?想想我大中华的皇宫你一百个也不够比的——彻底的蔑视了一下那个门卫,走人。 下了山,回头看看那白色的城堡,孤零零的耸在山头,叹了口气。 雨细细的织了起来,把游人往那手工艺品店和咖啡店里面赶,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面反而冷清下来,我顾自走在石板路上,现在开始有了一种独在异乡的感觉——伴随着雨水拍打在帽沿上,溅起一层层水花,白花花的一片,使我在这个陌生的街巷里,迷茫的不知何处了。仿佛,又置身于小时候放学回家的路上,蒙蒙的雨中,小布鞋踏过青石板的家乡小巷… 萨尔斯堡的莫扎特牌巧克力的香味把我带回了现实的世界,莫扎特笑容可掬的身着宫廷服装:左手托着一盘巧克力,有手还用食指和拇指夹着一颗,那副模样,叫我完全忘记了他是多么伟大的音乐家,仿佛,一个端菜小厨才是他的本来行当。 又走进了一家在鸡蛋上做文章的作坊,西方人的圣诞节和万圣节有用鸡蛋做饰品的习惯,这个作坊里面,一棵棵圣诞树上挂满了金雕细琢的彩蛋,里面的内容都是淘空了的——我对这表面的工夫没很大兴趣,虽则小时候的手工艺品比赛也曾经在鸡蛋上画过脸谱——只是想知道着成千上万的鸡蛋他们是如何把里面的内容完整的清理出来——相必因此而发明了什么技术也未可知。 在往回走的路上,路过一家不起眼的店,招牌上写着:世界音乐店。是嘛,在大音乐家的故乡不研究一下音乐怎么对得起人家?走进去一看方才咋舌:真的是世界音乐呢!几乎我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音乐器材这里都找得到:中国的,非洲的,苏格兰的,欧洲的,南美的…管,笛,琴,鼓,箫。我玩玩琵琶,摸摸古筝,敲敲鼓——这些个是俺见过的,还能像模像样的弄两下,很多新鲜的玩意就不知从何下手了——有两个学音乐的年轻人在这里肆无忌惮的吹呀弹呀,看得出来他们也很喜欢。研究了一个小时后,我忽然决定买一个非洲的Kolinba,以后回去自己琢磨用这个怎么创作些音乐收买MM,也算对这趟音乐之旅有个交待。 此后又在拍摄音乐之声的水池和花园里逗留了一番,加入了吵吵的拍摄大军,留了些花花草草的倩影,便打道回府了——在那个花园里的金发小姑娘们倒确实是异常的开心——我想我到孙悟空的花果山拍摄地我也要手舞足蹈的找桃子吃! 晚上YOHO旅馆里的酒吧人生熙攘,我选一处角落,拿杯酒坐下来看足球——当时是世界什么杯赛,巴西队获得了冠军。 第二天按计划去爬山,可以俯瞰整座萨尔斯堡城——还可以站在高处藐视一下那个傲慢的城堡。一路上我手里玩弄着那个kolinba,听着清脆的音乐在耳边游荡。 下山的时候碰到本地的学生Maria Lechner,要我做model,我不好退却,就勉强和电视里的陆毅邵宾一样学着摆了几个恶心的pose,顺便帮这个女生起了一个中文名字:雷梅雅。她不懂中文,当然不能理解这字里的意思,我只能耐心的和她解释说:你是雷雨下依然飘逸优雅的一树白梅!她皱皱眉头,thunder?(雷雨?)我遂决定不再解释。 中午回到旅馆,取包,直奔火车站,下一站,因斯布鲁克。 未完待续。(8月12日) 欧洲原来如此——第六站:因斯布鲁克 引子: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天,我这两天情绪不太好,最后朋友的结论是:看来你需要一个女朋友了!——切!要你说! 因斯布鲁克是地处奥地利西面与瑞士接壤的一个小镇,因为奥地利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山地,因斯布鲁克在这百分之七十里面,所以,因斯布鲁克也是一座山城——坐落在南北两座高耸的山脉中间。 中午下了火车,照惯例拨打青年旅馆的电话,询问是否有床位,得到确定的答复后,我说半小时后到,就此上路。花了2欧搭公车出城,大约在东北3公里远的地方,我下了车——不远处就是醒目的青年旅馆的黑白标志。 这个旅馆在音斯布鲁克大学宿舍边,曾经是两届冬奥会的运动员居住所。进去看看设施还是不错,不过有点空旷,而且,六人床的房间也显得局促——而且还都是男生,boring. 下铺的Mr Larry来自加拿大,约摸50岁上下的模样。他和我一样属于热情奔放的类型,见了面先不管三七二十一自我介绍,他的介绍比较特别:hey, nice to meet you after the bloody robbery! (很高兴在血腥偷窃之后见到你!) 我吃惊不小,后来他不无遗憾的说:在意大利,月黑风高,一趟火车,悄无声息的在树林里穿行;一瓶水,悄悄的被打开盖子,投进,两片白色的药片,然后,一个影子消失在车厢的尽头,他,睁开迷茫的眼,喝下了瓶子里的水,然后,象这漆黑的夜色一样,昏昏的睡去,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一左一右,两只口袋,早已经没有了1000瑞士法郎和几千欧元的踪迹。 他的叙述就是这样!接下来说:没办法,只好叫家里寄钱到慕尼黑侄儿家里,过两天他过去取。现在,暂时只能冒充年轻和我们这种小朋友挤在一起。我这么善良,不能不安慰他几句,说:没关系,这两天有我吃得也就有你的!如果你愿意只啃方便面和速食pissa的话! 此后的我们愉快的交谈,倒也成了无话不说的室友。当然,他是白人,还是坚持吃他的炸土豆和面包,喝他的白兰地。 下午去老城逛了一圈,参观了极度绚丽的大教堂(rococo风格),沿着老街道欣赏了两边的巴洛克建筑,还有古塔和凯旋门(看来近代的欧洲国王都喜欢这种东西)。然后就沿着一条绿色的河往回走,河水湍急,却不显得浑浊。走累了,下了河堤在岸边坐下,把脚泡在河水里,清凉的很。后来还来了一位姑娘,也坐在河边,看着河水出神。天气放晴了,河对岸的高山上,夕阳的余晖穿过峰峦,照在高高矮矮的山坡上,使这座山显得越发的伟岸。也是在这条回去的路上,看到了滑着旱冰的青年男女(补:现在俺的旱冰技术已经能差强人意的上街了)。 走了一下午的路,晚上回到旅馆的时候已经累塌了,第二天早上起床觉得浑身依旧酸痛,于是就没有上路前往瑞士,而是选择继续停留一天。 第二天天气没有昨日的好,阴沉沉的雾色笼罩住了山脉。空气湿润的好像随时要下起雨来。上午提不起劲,就坐在旅馆的阅读室里看往Larry借来的书,不想眼皮沉重,竟然睡过去了。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该吃午饭的时光了。起身去附近的超市,买了些面,顺便采购了700ml的Rum酒精,据说瑞士东西巨贵,就算提前作准备。 下午觉得筋骨恢复了,就决定到对面的山上去看看。起先的300米陡坡在瑞士的山居间穿行,住在这半山腰,没有一步好车是很难应付每天的上上下下的。瑞士人家的屋檐下和窗台上都布满了花,少的有几丛,多的不下数十种名目。星星点点,可算得上姹紫嫣红。 爬到700米的时候,空中飘起了雨丝,往上看,山已经被雾锁住了。于是打道回府。 回到旅馆,看到Larry也在,于是就又开始聊天。Larry是研究政治的,便和我分析起时下的新闻,电视里出现的是德国总理施罗德,他现在倒是满失落的,正在面临不信任案投票。Larry 和我解释西方包括加拿大的党派竞争制,我接着问了他加拿大魁北克地区闹独立的背景,他也问我在中国工作的情况,并表示有兴趣到中国教英文诸如此类,大家侃侃而谈一直说到吃晚饭。 晚上又来了4个人,小屋住满了,通风不良,一夜休息得不算很好。明天,就要去瑞士了,由于在这里多呆了一天,就不去Luzern了,直接前往Interlaken。 8月26日 |
原始链接:http://alibb.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0194 |
转自:20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