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存的柏林墙 1994年10月15日 柏林的美不是用语言可以形容的,壮观的建筑、绮丽的景色随处可见,我不想多说,因为网上、书上介绍很多了,我只说一些别人没说的吧。 我对柏林的特殊印象是由于对历史的误解,在这里得到一些澄清:过去由于特殊历史原因,我对西方的了解太少,印象里资本主义一定是侵略性的,所以东西柏林的划分,我一直是认为西柏林侵略了东柏林,至少也是分地而制。可是经过现场的参观,我才了解到古老的柏林主要在东德一方,西柏林是西德人为了保持拥有“首都”的尊严,战后在柏林边上重新建设的城区,大部分建筑比较新。所以古迹基本在东柏林一边。 不知道是不是导游为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来的客人有意安排的,我们在经过一个开放的中心公园的一片葱郁的草地时,看到我们尊敬的马克思铜像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起的塑像。后来导游告诉我们马克思早年在柏林的一些故事,这个广场就是著名的马克思广场。 我们的参观还没有遗忘犹太人区,由于1991年以后德国才开始接收犹太移民,所以我们看到的犹太人聚居区内的色彩是沉闷的,石头装饰、围栏全是黑色或灰色的,很少看见人们走动。偶然见到的男人带着那种传统礼帽,妇人则围着头巾。 柏林接头有很多民间艺人,他们或单独行动,将一只放道具的背包放在身后,一只反放的帽子放在面前,就用提线木偶等简单道具开始了表演,围观人群中不时的走出一个个孩子在那帽子里面方些小钱。还有一些3、5成群的民间艺人,推着小车在街头集体表演一些缩小版的“管风琴(样子有点像)”和其他小型吹奏乐器。印象最深的,是一群吉普赛人的歌舞表演,表演结束后,周围的人或给钱,或鼓掌,一个吉普赛人看似领班的,抱起一个表演的姑娘要放在一个围观的当地男人身上,那人吓得连连后退,太搞笑了。 周末的柏林街头还有很多写生的学生,或坐在街角的咖啡座前,或者有的直接坐在街道边的人行道边上,画架撑在腿上,安静、忘我的创作着。 世界球上的各国文字和我们汉语的“春”字更加显示出这里是国际化的大都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