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诗与真实——记魏玛 |
[游记]诗与真实——记魏玛 |
2007-07-30 amoyclub.com |
诗与真实——记魏玛 诗与真实——记魏玛 之所以去魏玛,第一,因为歌德,他把心遗失在了海德堡,然后去魏玛住了一甲子;第二 ,因为它离海德堡太远了,远到我一个人害怕路上的孤独;第三,屁大的地方,有两处世 界文化遗产。 邀了四位好友同行,虽然路途遥远,但大家兴致颇高,这一路,单程七个小时,换五次车 ,一个人独行,恐难完成。虽说行者无疆,但我们终究是凡人,闹哄哄的出发了。 当火车渐行渐远,窗外的油菜花也多了起来,最后是成片成片的在眼前晃动,即使热爱油 菜花如我之人,也免不了审美疲劳,于是闭眼装睡。魏玛的前一站——爱森纳赫也是我们 此行的计划之一,只为看一眼巴赫的故居。由于时间的关系,错过了世界文化遗产瓦尔特 堡,在这座城堡的一个小房间内,马丁.路德翻译了《新约全书》。 到达魏玛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为了图省事,在车站直接上了1路公交车,结果坐过 了头,到底站兜了一圈再转回来,浪费了半小时,收获是看到了魏玛的全貌。 魏玛的贵族墓地,沉睡着两位天才:歌德和席勒。他们的灵柩,并排而列。他们不约而同 地来到魏玛,最终选择魏玛作为他们永久的归宿地。一个小城,能有如此殊荣,足以炫耀 千年了。 公元1775年,歌德来到了魏玛公国,此时的他,踌躇满志,少年轻狂,颇得卡尔.奥格斯特 公爵的赏识,一度在政治上左右逢源。也就是在这座小城,歌德遇见了他一生深情不移的 恋人——夏洛蒂.冯.施泰因夫人,共同演绎了18世纪最为著名的一段佳话,可歌德终究无 法得到这个女人,也许这是他们最好的结局。当世人仰视歌德时,歌德却在仰视这位女子 。一百余年后的中国,同样有着类似的一段佳话,男的叫徐志摩,女的叫林徽因,结局同 样合理。 为官十年,歌德意识到政治上的抱负并无实现的可能。1786年,他悄然离开魏玛前往意大 利,潜心研究自然科学并学习绘画。在这两方面,均有建树,人类脊柱的某一块骨头,便 是歌德最早发现。所以,他不但是一位诗人、文学巨匠,同样也是一位自然科学家和政治 人物。两年后,歌德再次回到魏玛,政治上趋于保守,艺术上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 公元1832年的一天,乌云密布,整个魏玛都沉浸在悲痛之中,这一天,这位饱受情感、精 神、疾病折磨的老人孤独地走完了他的一生。 |
转自:http://www.amoyclub.com/bbs/viewthread.php?tid=32918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