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世界杯日记-世界杯休闲,魏玛小镇 |
[游记]世界杯日记-世界杯休闲,魏玛小镇 |
2007-08-03 sohu.com |
年仅26岁的歌德来到这里,在魏玛达到了自己个人文学艺术生涯的巅峰状态。魏玛歌德故居吱哑作响的木梯,是巨作《浮士德》一句句诞生的节拍。难怪有人说,魏玛是一个重要的互创现场,让歌德与《浮士德》在这里实现了彼此间的互创:歌德创作了《浮士德》,《浮士德》也缔造了歌德。 安徒生眼里的魏玛,是一座有城市的公园,我眼中的魏玛,则是德国文化溯本求源的所在。 但是在距离这个小城8公里的地方,却有一段无法抹去的历史,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所在。8公里,短短的8公里,一条林荫大道,一个树木葱郁的所在,把我从德国文化的浓缩地魏玛小城,引至了布痕瓦尔德集中营。 铁丝网高架,焚尸炉还在,片片黑色的瓦砾圈起旧日的集中营营房。空旷的场地,无声纪念着那一个个屈死的亡灵。心中突然响起影片《辛德勒名单》的主题曲,琴声如泣如诉,挥之不去。望着周围那片墨绿色的森林,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我怎么也想象不出,这个美丽的所在,当年竟是一座人间地狱! 昔日一个个营房,已化为一片片废墟,但一个个用数字标明的营房区域,配合一张张陈旧的黑白照片,复活了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生平第一次走进集中营的焚尸房,推开那虚掩的木门,眼前突然出现六个焚尸炉时,我潸然泪下。焚尸房外面,则是两间用于人体试验的实验室,用白色瓷砖砌就的手术台冰冷阴森,尽管时隔多年,空气中依然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逼迫着你喘不过气来。 在集中营的陈列馆里,有几幅图片和实物震撼了我: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年月里,体育运动成为被囚禁的人们的娱乐方式之一。他们自制杠铃,球类,用健身表达着对自由的渴望。由此联想到足球影片《胜利大逃亡》:一群被关押在集中营的战俘,利用一场足球赛,在逼和纳粹国家队的同时,成功逃脱。虽然这只是一则足球传说,但是,现今世界杯足球赛正在这个国家举行,这场“和平的战争”给全世界的人们带来的只有快乐没有痛苦,这也许,能让这些屈死的人们感到一点安慰吧。 回到法兰克福,告别给我震撼的魏玛小镇。回到了现实当中。 英格兰输了,巴西输了。有时候,现实也是如此残酷。 (责任编辑:罗罗) |
转自:http://2006.sohu.com/20060705/n244113391.shtml16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