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上了埃菲尔铁塔 4月1日清晨,我登上了这座每年接纳三百万观光游客,象征法国、象征巴黎的世界之塔——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是为迎接在巴黎召开世界博览会于1887年动工修建的。整座铁塔高327米,塔基占地约1万平方米(约15亩)。铁塔全身为钢架缕空,1800多个金属部件由250万个铆钉将其连接,重达7000多吨。其建造设计是法国著名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铁塔由此得名。 当我在“回”形护栏引导下,随着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而悠闲自在的游客缓缓走向登塔电梯时,仰视这座外观优美,形如倒写的“V”字铁塔敛势而上,直冲云霄,顿觉感慨万千。 当时这个黑乎乎、冷冰冰的钢铁怪物能让它落成,让世人看到了法国的伟大,也了解到了法国人的宽容。它的设计、建造至今仍是世界之最,当时耗资746万法郎建成的这座毫无实用价值的装饰品,建造之初便遭到了大仲马、莫伯桑等一大批参与意识极强的巴黎文人、名人的发难,他们带领市民签名反对,到处散布中伤之词,说这个家伙劳民伤财,给巴黎毁容。但当局还是容留了它,挑剔的巴黎市民后来也渐渐接纳了它。现在它被世界公认为“钢铁维纳斯”,被巴黎人称之为“云中牧女”。 从混凝土基座拱形门乘斜线上升的电梯,我登上铁塔57米高的第二层宽大的观光台。这里原来是豪华的饭店、接待厅、大众啤酒馆,这些功能现在都移至了第三层。在此放眼巴黎,古老壮美的房屋鳞次栉比;初春诱人的缕缕阳光穿透薄雾,照射在缓缓流动泛起微波的塞纳河上,闪烁出耀眼的光芒;塔下穿梭如流的车辆,河中破浪游弋的银白色游船,涌向铁塔的人群,这些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继续乘斜线电梯,到达115米高的第三层。登高而望,整个巴黎城景尽收眼底,卢浮宫、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巴黎圣母院、拿破仑墓(荣军院)等著名景观都一览无余。据说327米高的第四层有餐厅、商店和影剧院,可惜我没能登顶,因为至此,我已有了“孙大圣到此一览”的满足感。 让埃菲尔先生没想到的是,他当时设计的毫无实用价值的装饰物,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它成了法国广播电视中心的发射塔,也是世界最高的无线塔之一,由此带给了巴黎人更多的骄傲自豪,也使它具有更多更深远的存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