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法国旧都--布卢瓦 |
[游记]法国旧都--布卢瓦 |
2007-07-16 tuniu.com |
大仲马之《三个火枪手》三部曲的最后一集是《布拉热洛纳子爵》。读过这部小说,一定会对布卢瓦城印象深刻。小说的情节正是在这里展开,布拉热洛纳子爵与未婚妻德.拉瓦利埃尔的情变也于此地发端――正是在这里,爱慕虚荣富贵的德.拉瓦利埃尔第一次见到了年轻的国王路易十四。 对于今天的法国,布卢瓦算不上什么重地,它在法国中部的卢瓦尔河岸上,巴黎西南约一百七十公里处,现有人口六万五千左右。 然而数百年前,布卢瓦却可以与今日的大巴黎争雄。从路易十二到亨利四世,曾有七位法国国王常居于此,左右天下。同时,布卢瓦又是国王之下身分最高的法国贵族――王弟或王叔奥尔良公爵的居地。法国历史上有数位国王出身于奥尔良公爵,包括最后一位国王路易.菲利浦(1830-1848)。 夏暑将尽、秋风未起,千里驱车来到了这个慕名已久的古城。沿卢瓦尔河岸行驶,远远便可以看到高耸的古堡、也就是旧日的王宫。其实王宫的建筑并不高,但却是建在布卢瓦城的最高处,雄视四方。 卢瓦河是法国境内最长的河流。布卢瓦一带的河道很宽。但不知道是否与季节有关,我看到的河水显得羞羞答答、畏畏缩缩、静静悄悄,倒把河道的大半让给了沙砾,令人遗憾地缺了那份能与王宫交相辉映的波澜壮阔。 从河南岸驶来,穿过一座古老的石桥,拐两个弯便到了王宫脚下。王宫是一个方形的建筑群,在中间围出一块不小的庭院。按照大仲马的描述,1660年5月的一天,德.拉瓦利埃尔就是在这里的某个窗户内看到了少年情人布拉热洛纳子爵驰马而入。可惜的是,布卢瓦人没有像我刚参观过的某些卢瓦尔河谷古堡那样,用《睡美人》或《丁丁》等一类文学或传说故事来装潢点缀。因此,弄不清当年秋波暗渡的倒底是哪一个窗口。 德.拉瓦利埃尔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她于1644年生于卢瓦尔河畔的图尔市,后来随再嫁的母亲迁到布卢瓦,在王宫长大。十七岁时她进入凡尔赛宫充当侍女,并成为路易十四的情妇。失宠以后,德.拉瓦利埃尔于1674年退隐修道院,度过了余生。她与布拉热洛纳子爵的故事却是大仲马虚构的。读大仲马的小说,常令人想起中国的《三国演义》: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同样按照大仲马的描写,也正是数日之后,当时的奥尔良公爵加斯东在此接待了青年的路易十四。不过读小说时觉得王宫庭院好像更大一些,否则怎装得下国王、太后和红衣主教浩浩荡荡的行列? 作为千年古都,王宫的每一翼都反映着一种不同的时代风格、并印上了当政者深深的足迹。入口处自成一体的那座小楼,是一个始建于公元十世纪的哥特式古堡。外表简朴,不用说塔楼,连天窗都没有。步入室内,则只是一个巨大的拱型大厅。因为国王亨利三世于1588年在这里举行了一次包括僧侣、贵族和商人的三个阶层代表会议,所以此厅被称为“三级会议”大厅。据说在法国,这是十三世纪以来所建最大的哥特式大厅。 哥特式古堡的一侧是建于1498-1503年的“路易十二之翼”。国王路易十二本来是奥尔良公爵,但他生在并长住在布卢瓦。布卢瓦正是由于路易十二的原因才在历史上崭露头角。 奥尔良公爵在法国历史上角色特殊。由于他们是除王子之外而国王最近的男性亲属,所以都或多或少地有那么一点加冕为王的希望。这点希望碰上为王的侄儿幼小时,便变成了不安分。路易十二也未曾例外。他比堂侄查理八世国王大了八岁,本无加冕之望。反而一度因行为不轨而被摄政王、堂侄女安娜公主关了起来。也许是出于报复。侏儒查理八世后来偏偏把自己那个“圣徒心灵、鬼怪身材”的小妹让娜硬嫁给了他。这恐怕是历史上最高明的惩罚、最残忍的酷刑。 但是天赐良机,二十八岁的查理八世在昂布瓦兹行宫无意中一头撞到门楣上把自己杀了,于是堂叔便继位成了路易十二,然后与堂侄女离婚而再娶守寡的王后侄媳。布卢瓦王宫其它建筑的外墙使用的都是白色大理石材,而喜爱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路易十二却混合使用了橙色的砖,使其别出一格,如同换上女儿妆的祝英台站在梁山泊身畔。 哥特式古堡的另一侧则是建于1515-1524年的“弗朗索瓦一世之翼”。这是王宫最豪华的部分,尤其那个半壁突出于主体建筑之外的螺旋式凉廊楼梯,宽宏而又不失精美。据说这是法国第一个意大利风格的此类建筑,其优点之一是具有阳台的功能,人们可凭栏观看庭院里的活动。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临近的昂布瓦兹城出生长大,登基以后也常居卢瓦尔河谷。他大规模地把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以及包括达芬奇在内的意大利艺术家引入法国,所以这部分建筑也更多地体现了意大利的风格。 王宫的第四面则是建于1635-1638年的“加斯东.德·奥尔良之翼”。加斯东是《布拉热洛纳子爵》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大仲马对他有比较详细的描写。他因为阴谋反对黎塞留而被流放到此,后来也就死于布卢瓦。据说此楼是法国古典文化的代表建筑,但是为了建造此楼,却毁掉了“路易十二之翼”的大部分。 从螺旋式凉廊楼梯拾级而上,进入号称十六世纪风格的国王套房,发现里面的陈设并非当年旧物,而是一位名为费利克斯.迪邦的建筑师根据自己的研究和想象复制的。在弗朗索瓦一世之后,凯瑟林.德·美蒂奇王后、亨利三世和加斯东等几位人物曾在这里居住过。雪上加霜的是,在1788-1867年它曾一度作为兵营。 进入第一个房间“卫队长之室”,看到了弗朗索瓦一世与王后的徽记。这位花花公子国王的徽记是一个类似蜥蜴而口中喷火的怪物(Salamandre)。姑且称其为“火龙”吧!而王后克洛德的徽记则是一只貂。对比中国皇帝标识的非龙即凤,这夫妻两人的徽记都很让人莫名其妙。当然还让人莫名其妙的是路易十二的徽记:一只刺猬!在布卢瓦城的大街上到处都是,招牌上、墙壁上、路砖上,等等。记得有本书上说,“刺猬”在五十三岁时再娶英王亨利八世十五岁的妹妹玛丽,结果因为与新娘“亲吻过多”,婚后六个星期驾崩。 曲径通幽,不觉到了凯瑟林王太后的卧室,据说她于1589年1月5日死在此间。根据迪邦的设计,屋内的壁纸上布满了她丈夫亨利二世名字的第一个字母“H”和她自己名字的第一个字母“C”构成的符号。不过根据我以前的了解,迪邦所选的符号应该是“H”与“D” ――亨利二世情妇狄安娜名字的第一个字母――的组合。如果迪邦弄错了,恐怕要惹得“黑衣王后”在地下大发雷霆。 其实布卢瓦王宫还与另外一位美蒂奇家族的王太后有关,那就是亨利四世之后、路易十三之母玛丽.德·美蒂奇。亨利四世遇刺时太子年幼,她长期摄政。但儿子成年后,玛丽却不愿意退休,并且与正在崛起的一代权相黎塞留翻目成仇。于是路易十三在1617年将老妈囚禁于此。但是两年后一个冬夜,体态肥胖的王太后竟然从窗户爬出去逃之夭夭。我很想知道是哪一扇窗,却无从问起。也许布卢瓦人认为此事太丢脸,不好意思重提。其实中国的卫庄公和秦始皇不也把亲妈关起来过吗?不过总的来说,中国的太后们如果一旦掌权,儿皇帝们是斗不过她们的(比如吕后、武则天和慈禧),没必要爬窗户逃跑。 王宫最著名的房间是二楼国王亨利三世的寝室。那时法国正处在三十年“宗教战争”之中,天主教领袖吉斯公爵势力日增,号称“巴黎王”。1588年12月23日晨,国王以议事为名,将公爵招到他的寝室,然后躲在帷幕后看着八个同谋和随从把公爵刺死在床前。这一场骨肉相残,把占据近百年法国王位的卡佩家族的华洛瓦一裔杀绝了种。当亨利三世于次年也被刺杀后,只好由新教(胡格诺派)首领、王族波旁一裔的亨利四世继任。 这个长方型的寝室并不大,也许有二、三十平方米?国王那张床的长度占了房间横向距离的一半。当年八个人挤在一起杀一个人,一定是乱哄哄、颠三倒四。 据说吉斯公爵趴下后,亨利三世从帷幕后出来,踢了尸体一脚说:“他的个头真大,死的看起来比活的还大”。中国的康熙小皇帝弄一群小太监把大臣鳌拜打倒之后,是否也有这种感觉? 在国王寝宫之前有一个“吉斯公爵”大厅,墙上挂满了反映这一事件前后经过的油画。大仲马在《布拉热洛纳子爵》中借奥尔良公爵加斯东之嘴,也对刺杀的场面作了描述,但是我却没有注意到大仲马所提到的那个吉斯公爵挨了第一刀的小侯见室。 回到螺旋式凉廊楼梯,已是夕阳斜照。站在楼顶,望着千年依旧的卢瓦河水,不由得想起唐朝韦庄的几句诗:“城边人倚夕阳楼,城上云凝万古愁。山色不知秦苑废,水声空傍汉宫流”。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149 次, 发表于 18点41分, 推荐给好友 hooha去过的地方 更多 回复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79748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