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5北欧行-瑞典皇宫的见闻 |
[游记]2005北欧行-瑞典皇宫的见闻 |
2007-07-21 msn.com.cn |
7月30日 一大早就来到市政厅,这里是市长办公的地方,也是一年一度诺贝尔奖举行晚宴和舞会的地方。虽然不算很豪华,但因为与诺贝尔奖沾边,因此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除了华人的大陆、香港、台湾游客外,周边国家的人也纷纷前来。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在音乐厅颁奖后,就会在这里举行盛宴。这里的106米的尖塔以及塔尖上三个王冠已经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而后,来到皇后岛宫,这是一座淡黄色外墙绿色屋顶的宫殿,座落在梅拉伦湖畔。湖边的草地,雕像以及对岸的垂柳,将皇宫置于青山绿水之间。特别是我们在皇宫后面的小山上行走时,有些山野的风光与野雁构成和谐的生态图,而这些地方游客可以随意踏足,而不受限制。在皇后岛宫中虽然还有一座“中国宫”,这是当时的国王为王后生日而送的礼物,不过我感觉不象传统中国宫,而好象成吉思汗的帐蓬。 下午来到了动物岛上的瓦萨沉船博物馆,这是一艘建于1625年的战船。由于国王求胜心切,将战船炮改为双层,造成重心偏高,致使这艘耗资巨大的战船在1628年下水后,行驶不到1000米就在欢送人们的眼中沉没了。在1961年被打捞出水面后,建成博物馆,让人们欣赏在瑞典最强盛时期的战船与装备。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朝时期,皇帝却对海洋有种恐惧心理,并要求禁海,海边30里内不得有人居住,造成中国人面对漫长的海岸线却没有利用,没有建立起海洋文明,只守住自己固有的陆地疆土。当欧洲人利用海洋作用工具,将势力扩张到能利用海洋所到达的地方,大肆侵占土地,从北欧的冰岛、格林兰、挪威、瑞典到美洲的大片土地,澳洲等,随着领地的扩大,他们的人也随之迁移到哪,这种侵略性非常可怕。而我们却在自己几千年固有的土地上,精耕细作,利用非常有限的土地,养育着众多的人口。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才必须什么都吃才能满足对食物的巨大需求,而什么都吃就必须烹调出来味道要好,这也造就了中国饮食精湛的烹调技术。 瑞典作为北欧福利国家的代表,受到许多社会学者的推崇。这里人们的贫富悬殊差距不大,无论工作如何,一般人差距不会有两倍。既没有穷人,也没有富人,大家都差不多,每月的收入1~2万克朗,用于支付各家的房屋、交通、生活、旅游的开支,至于医疗则由政府负责。正是因为有完善的保障体系,才使每个人都敢于成为“月光一族”,每月收入花光为止。但是过分的平均是否会造成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不够?企业家还有心机把企业做大做强吗? |
转自:http://travel.msn.com.cn/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6096230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