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牛津日记:城乡之分 |
[游记]牛津日记:城乡之分 |
2007-09-08 gov.cn |
今天学到一个很有趣的知识,英国的城乡之分 据网上一则信息:各国用来确定一个地方究竟是城镇或城市地区还是乡村和乡村居民点的标准不同,如建成区规模、人口密度和法律地位等,因此,对城镇的理解乃至城镇化水平的衡量都有差异。 按照美国人的标准,只要一个区域的聚居人口达到2500人以上,而且那里的大部分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那个地方即称作城市。 法国人规定,如果一个地方的住宅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00米,而人口超过2000人,那么,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城市,而不考虑那里是否有一个核心,是否具有明显的乡村特征。 德国人也大体一样,2000人的聚集规模,就叫城市。德国最小的城市,Arnis,只有350人。丹麦只要有200人聚集在一起居住,那个地方就叫城市。奥地利有一个叫Hardegg市,它只有78人,包括乡村部分,才有1490人。 日本人把聚居人口的指标确定为5000人以上,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544人的地方称之为城市。(信息源来自《海外来鸿》) 而英国,是根据一些宗教建筑来区分的。 一般,一个地方,如果建有 cathedral(大教堂,指那些上了规格和档次的教堂,如伦敦的威斯敏思特大教堂),便称之为城市;如果建有town hall(城镇大厅),就叫做城镇;如果建有church(小教堂,指一般意义上规模较小的教堂,普通人家没事去做做礼拜,洗洗礼什么的),那么,它便被人们唤做村庄;我所居住的地方叫Kidlington,据住家介绍,目前只是一个村庄,但它是整个欧洲最大的村庄。不过,这里也快成为镇了,因为他们已经有了town hall,也就是镇的标志性建筑。 如果,一个地方连church也没有,这个地方就被称做hamlet(哈姆雷特)。当然,此哈姆雷特非莎翁笔下之哈姆雷特,只是一个居住地名而已。大约这样的地方,没有教堂,没有城镇大厅,风景优美,生活闲适,人们都过着世外桃源般的日子,而这,是厌倦了王宫争权夺利,看透了人世间尔虞我诈的王子最向往的生活,因此,这样的地方便被命名为哈姆雷特吧! (这是距我所住的地方Kidlington不远处的一座有名的教堂Parish Church,英国著名首相丘吉尔就葬在这里)
|
转自:http://book.dpc.gov.cn/Public/Book/ShowBook.asp?Book_ID=2485022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