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菊 在荷兰和影子相爱 你站在临街的屋檐下,背着画夹,手里捧着一盆雏菊。远远地我闻到了你身上的菊花香,而且,还有油彩的味道。 屋檐下的你和我站着,雨依然淅淅沥沥,我呢,只是在看你,你呢!我不知道,一如记忆里的模糊地带!或许你就是那个爱上影子的人,我们在这里和影子恋爱。 或许我们都只是旅人,相遇在阿姆斯特丹。 没有爱恨,没有情仇。 电影开始于荷兰的美丽乡村,那片翠绿幽远的草和那条水流迟缓的溪似曾相识,像极了郭在容在《爱有天意》里的画面,只是部片子中他只是担纲剧本,而把导演的重任交给了《无间道》的导演刘伟强。以至于韩式纯美架构下的爱情故事里,杀手、警察成了主角,并爱恨交织相互纠缠。 喜欢电影开始时那片一望无际的油画般的田野,那片曾经孕育梵"高的田野,那里有着一根木桩座搭成的小桥,桥下安静的流水,还有漫天遍野的雏菊。唯美的画面,忧伤的音乐,内心的独白,一头飘逸长发的美丽的全知贤。片中全知贤饰演的慧英是一个酷爱油画的女孩,故事开始于她百年孤独式的独白:“我在广场上画肖像画。在这里我没有家人,也没有一个朋友。唯一的依靠是,每天在家门前放一朵雏菊的男子。我每天都在等待那个男人。有一天,广场上出现了一个手里拿着雏菊花盆的男子……” 原来有次惠英去乡下爷爷家画画时,经过一独木桥,不小心掉到河里;有人好心地修了一座桥,作为回报,不知道修桥者是谁的情况下,她在桥上放了一幅画,画上的图案是一望无际的雏菊。她回到城里后,每天都有人给她送一束雏菊,只是她不知道送花的人。恋爱如花事,荷兰漫天遍野的雏菊花语就是:藏在心中的爱。于是慧英就这么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个影子,这个在她画中出现过的送花男人的影子。她甚至于将故事的开始都设计好,她要她疯狂爱着的那个影子在4点15分出现。 然而这个期待爱情的女孩不知道,开始和结局都早已命中注定,这一生对她最重要的人都早已和她在同一个屋檐下躲雨,而她用来够描绘爱情的颜料也在雨中无可奈何流落去。 如果说是天意,也许只有是天意,终于有一天,一天的四点十五分,有个叫郑宇的男人拿着一盆雏菊出现在她面前。从此慧英认定这个坐在她面前的男人,就是她一直爱着的影子,就是她在心中勾画过几千遍的男人,而今天他就坐在她面前让她勾勒他的素描。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设计的故事,在慧英的故事里,郑宇成了她爱着的那个影子;而在郑宇的故事里,身为国际刑警的他只是利用她画画作掩护用以调查贩毒组织。只是两个人各自的故事触碰到一起就有了纠缠,郑宇的独白表达了一切:“我不能说是那个人,更不能说会道不是那个人,唯一肯定的是,我已经爱上了她,但我的故事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浪漫……” 这个时候一个叫朴义的杀手出现了,原来故事开始那个为慧英造桥送花的男人就是他。感慨于朴义的隐忍,他静静地躲在角落,默默地注视这个他深爱的女人,为了她,他钻研油画,只为有一天能和她有一个共同的话题。然而他却自卑于自己的身份和无法安定的职业习性,无法给予所爱的人幸福,并且不想自己像一颗定时炸弹那样伤害慧英,于是他隐忍着。甚至于看到另一个男人代替自己出现,他也忍受着失落和难受,甚至近乎疯狂的嫉妒,而没有用枪解决那个男人,让慧英伤心。 然而聚与别,生与死。来得这么慢,去得又那么快。缓慢如三生三世轮回般的三段论爱情讲述迅速过渡到一场不知来由的枪战。少女的梦想如此美丽,然而真相如此残酷,悲剧已经早就注定。 朴义发现广场上对警察不利的人出现,为了保护慧英,他先开了枪。在看到郑宇被一个持枪者瞄准的时候,他选择以射伤郑宇来挽救他的命,而美丽的误会到了此时却变的悲情。慧英为了救郑宇,被那一枪射中。从此慧英失声了,郑宇也被送回了国,故事演变成男女双方均不能表白的爱情。 当所有人都沉默的时候,寡言的朴义开口了。同样在那个广场,他坐到了慧英面前,精心而笨拙地模仿正宇,而这个慧英真正爱着的影子,在这个时候却成了另外一个人的影子。慧英在给朴义画素描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勾画成正宇。朴义无奈且宽容地接受了这一切,他只是静静地陪着慧英,每天接送照顾着她,陪她聊天,虽然她总是一言不发。 我感动于这个有着未知、神秘、深邃、包容眼神的男人,他的眼神里透漏着我能读懂的东西,还有一些永远也无法读懂的爱。我想如果没有郑宇先入为主地具象了慧英爱着的那个影子,她是不会在意他的身份的,她会奋不顾身地爱上这个男人。然而,现在,她不会,因为她现在等的是郑宇。 4月15日这个具有特殊含义的日子来了,郑宇如期而至。慧英、郑宇和朴义终于第一次在同一场戏中互相面对,一个是杀手,一个是警察,中间则隔着慧英。影子,替身,到底谁是谁的影子,谁代替了谁。面对这一幕,郑宇道歉着,原来已经有一个人已经代替了他,所以他选择放弃,选择匆匆离开。在最后一个人的时候,一边抽烟,一边说,你失去了声音,我失去了你。而慧英在拼命地想解释着什么,最后只有无助地找出那张“你好吗”的纸片,最后只有眼睁睁地看着郑宇离开。 这部电影在台湾叫无间爱,而情节到了这个时候还真有了无间道的意味。 心灰意冷的郑宇竟然为了追查杀手,设计雇佣杀手公司指派朴义来杀自己。最后在一场心灵对决之后,郑宇和朴义成了一对难兄难弟,只因他们彼此相信对方深爱着慧英。然而故事发展到了这里,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虽然后面的情节知道是后备的杀手下手射杀了正宇,然而在画外音中郑宇仿佛自己选择了死。 这时候我想起了梵"高那句话:“只要活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还是活着。”依然不甚理解,用在这里却感觉无比契合。本以为朴义可以和慧英开始过上幸福的生活,因为时间是最好的疗伤剂。然而杀手没有办法开始新的生活,只有结束…… 那个郑宇的同事,在郑宇忌日的时候,再次设局用自己诱捕杀手。同时他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也让慧英知道了她爱着的影子是朴义而不是郑宇,并知道朴义是被诱捕的杀手,随之误以为是他杀了郑宇。最后在阿姆斯特丹人来熙往的广场上,朴义接受的最后一个任务是射杀那个设局者。这时慧英飞奔而至,急切地用唇语告诉朴义不要再错下去!这个无声的交流被扑义所捕捉,最后他放下武器,满面笑容地出现在惠英面前。本以为这将是一个幸福而完满的结局,然而香港黑帮电影的宿命论有一次出现,那个杀手集团的埋伏杀手再次出手了,敏感的惠英用身躯挡住了射向朴义的子弹,鲜血溅落那开满雏菊的小油画上。 最后的等待,终于懂得,爱近在咫尺,却已永远失去。 故事的结尾,盛开着雏菊的画上,溅满了鲜血…… “不,不要死,让我们重新开始。” 接下来朴义为女孩报仇,但是这似乎并不重要了。只是最后一幕让我喜欢,大片的雏菊花,灰蓝色的天空,古朴的欧洲小城,画面细致而精美,记忆中某种似曾相识的情怀在影片的画面中绽放。生命里的爱与恨,邂逅与离别,真挚与理谅,相遇与错过,一场幻觉过后,都回复到最初的简洁。 在雨天的屋檐下,三个人在灰暗的世界中微笑,和各自的影子恋爱,迎来最灿烂的阳光。那些宿命般的爱与痛,都在那一刻的泪眼朦胧中变得模糊不清,唯有那份曾经如此心动的暗恋如漫山遍野的雏菊花一样,将永远在记忆中长存。 张狂 张弛有度 狂妄有忌 恋家的巨蟹男生,曾一度迷恋行走,游四方,闻百乐,赏千俗,感多味,在做够了巡游浪子之后,终于明白家才是最美的风景。于是开始静静地呆在家里,与杯碟约会,体会生活最本真的悸动。随性的生活,随性的享受,不专业,却专注,让生活充满艺术。 著有《跟着电影去旅行》、《跟着音乐去旅行》、《边走边爱》、《韩国情爱电影》《张爱玲纸上电影系列》等十多本著作,涉及旅行、电影、音乐、摄影、绘画等多个领域。 联系张狂: E-mail:sn@vip.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