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昙华寺旅游昙华寺介绍昙华寺游记昙华寺评论昙华寺.

[游记]昙华寺旅游昙华寺介绍昙华寺游记昙华寺评论昙华寺.

2008-06-10    luopan.com

详情 游记 评论

昙华寺也叫昙华庵,在昆明王大桥北面,金汁河东岸。《昆明市志》记载:“在昆明市东约六七里”,昙华寺这座寺庙,“背依金马,崇岗千仞;面瞰昆明,烟火万家;碧鸡、玉案诸峰,遥卫环拱:金汁河水,蜿蜒从昆明昙华寺门流过。”特别是从明代建寺以来,一直以花木繁茂著称,所以游人到了这里,没有不感到爽气宜人,心旷神怡的。

昆明昙华寺内现存有明朝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由沐氏十二世国公沐天波所书,监察御史姜思睿所撰写的《昙华寺常住碑》,在这块碑上,叙述了昆明昙华寺这座寺庙创建的经过。

昆明昙华寺这里原为当时光禄大夫、明代著名的学者施巨桥先生的别墅,施氏生前经常在这里读书治学,后来到他的曾孙施泰维时,尽捐别墅所有,并改建昆明昙华寺。整个寺庙除修筑正殿外,还建了观音殿、左右厢房和藏经楼。昆明昙华寺在藏经楼旁的偏院内,原来就是施家的花园,有优昙花一棵,墙上还留有石刻书题“优昙献瑞”四个大字,昆明昙华寺所以寺里的和尚对人们作介绍时总说“这里是先有昙花而后有寺”。有的还传说早先这里就种有优昙花,不久由于某种原因枯死了,到建寺以后,枝干又重新发芽,成了留存到今天的这棵优昙花。此外人们还说,昆明昙华寺后园尚有明代成化年间,常来施家的著名药物学家、《滇南本草》的作者-兰茂亲手种植的枇杷一棵。

到了清代,由于兵燹、天灾、人祸,这座寺庙屡废屡建,特别是在吴三桂起兵反清的过程中,昙华寺里的建筑及花木遭到严重的破坏。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巡抚王继文又才重修,以后由于搞“改土归流”,无暇顾及,昙华寺庙又趋于荒废。直到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施家后人施培应居官告老还乡,对寺庙进行修葺,同时建起了家庙,才算得到修复。道光十三年(公元1883年)昆明地震,寺庙全部倒塌,以后寺僧花了17年的功夫,着力募化筹建,昆明昙华寺寺庙又才重修起来。

辛亥革命以后,昙华寺的住持映空和尚,是个出身贫寒,天性好学,而又喜爱花木的出家人,经过他长期辛勤劳动,不断积累经验,精心栽培,把昆明昙华寺建成了一个姹紫嫣红,群芳荟萃,四时名花争奇斗艳的大花园,为此前人有诗描写道:停车登宝界,雅座在僧房,一径松云湿,四处鲜花香。朵朵悬空色,亭亭覆佛墙,偶游无生地,都令俗虑忘。

《昆明市志》记载:“寺僧善莳花,异卉奇葩,四时不绝”,正因如此,在这里一年四季都吸引着无数游人,昆明昙华寺便以花木繁艳名噪一时,映空和尚也被人们赠以“花和尚”的诨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元1922年,朱德到昆明时,曾赠给昆明昙华寺映空和尚以诗词,并镌刻在青石碑上,碑文序称:

………公余偕友游昙华寺,见花木亭亭,四时不谢,足以娱情养性。询皆映空大和尚手植,且募修庙宇,清幽古雅洵属煞费苦心。与之接谈,词严义正,一尘不染,诚法门所罕觏。爰为斯言,以志欣慕。

映空和尚,天真烂漫,豁然大度,超然其象。世事浮云,形骸放浪,栽种花竹,除邪涤荡。与野鸟为朋,结孤云为伴;砌石作床眠,抄经月下看。

身之荣辱兮茫茫,人之生死兮淡淡。寒依日兮暑依风,渴思饮兮饥思饭。 不管国家存亡,焉知人间聚散,无人无我,有相无相,时局如斯,令人想向。

这首诗除了称许映空和尚的勤劳朴实,还抒发了作者对当时军阀混战局面所感到的沉痛心情。其忧国忧民之心,跃于字里行间。

就在赠诗的这一年,映空和尚便圆寂与世长辞了,现在昆明昙华寺大殿后还有他的和尚塔,塔铭介绍了他的身世,说他“以善艺花名于滇中”。至今昆明的老年人中还记得,每逢“花朝节”或“清明节”,昙华寺的牡丹开放,映空和尚照例要在寺里准备桌凳茶水,接待游人,使人们能尽情地赏花,今昆明昙华寺内所存的缅桂、雪兰、虎头兰、垂丝海棠等,都是当年映空和尚所培育的品种。

游记 发表游记

昙华寺 (查看全文)

昨天下午和爸爸,h乘兴跑到地藏寺古经幢地,现在的市博物馆。结果他们还在春节休假中。兴致不消,顺势去了趟昙华寺。

爸爸说,他小时候的记忆里,昙华寺中的住持是比丘尼。因为离家比较近,他常常带了武侠书逃课到这里,看到日落。当然,现在的昙华寺已经不是寺了,它归公园管理处,红围墙的外侧是一长串脏脏的小食店。在四周起于20世纪末的住宅小区的挤迫包围下,昙华寺的大门和悬挂的烫金黑匾,显得如此可怜和窘迫。

转自:http://www.luopan.com/t/zh_CN/650000L000059.html40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