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骑士之都-瓦莱塔-游人日记-旅游风向车 |
[游记]骑士之都-瓦莱塔-游人日记-旅游风向车 |
2007-07-29 |
绕着地球跑一圈 作为亚洲的领导船队,世界第三大联盟邮轮公司丽星邮轮于今夏把它的业务拓展到欧洲。同时它也是首个大型邮轮公司,以地中海为中心,将“欧洲的门户”——马耳他作为母港。6月6日,丽星邮轮天秤星号抵达马耳他最大的天然良港大港。次日,开始了它的地中海东部的邮轮假期。来自世界60个国家的90位媒体代表参加了为期8天7晚的“天秤号地中海首航仪式媒体之旅”,作为中国福建媒体的惟一代表,本报记者应邀前往。 等马耳他旅游局负责接待的人员在机场将我们集中后才知道,这趟航班上还有来自科威特、韩国、塞浦路斯等国的媒体记者。没几分钟,又迎来了英国、西班牙、南非等国的记者。来自不同国家的记者乘同一辆大巴前往马耳他的首都瓦莱塔。在机场广场,看到盛开的三角梅、夹竹桃和一水的白色黑牌的标致206出租车。 在马耳他的考察旅游分成两个时段,6月6日下午登天秤星之前是第一时段,第二时段为6月13日上午离开天秤星至6月14日中午。 初识马耳他 大巴将我们带到了St·Julians海湾一间五星级酒店。站在酒店露台上,蔚蓝的天,蔚蓝的海,灰白色的建筑,纯粹而浓烈的色彩立刻冲击着视觉,也将一路的颠簸和劳顿冲击得无影无踪。于是,迫不及待地漫步在St·Julians海湾的滨海人行道上。人行道上隔几步就有一个酒吧或者小快餐店。背靠背的长椅随意地沿着滨海人行道上的栏杆排放着,一些当地老人和游客坐在那闲适地享受着地中海的阳光。
St.Julians海湾 后来导游居然肯定了我的那点不真实。马耳他共和国由五个小岛组成,岛上没有一条河流,也没有森林、湖泊,淡水奇缺。岛上用水基本靠老天赐给,所以马耳他的居民盖房都被要求挖口井,以便下雨时蓄水。 就在我的感觉还没到欧洲的时候,晚上由当地旅游局和旅行社组织的一场农庄派对,一下让我体会到了欧洲文化的浪漫。 农庄之夜 克瑞弥(Qormi,音译),是距我们下榻的酒店只有15分钟车程的农庄。一下车,就被热情优雅的乡村乐队包围,羊粪牛屎味也扑鼻而来,从各式殖民建筑的门缝、窗口中露出的神情各异的脸。几乎家家户户都没有灯光,可能是乐队的缘故,一些被惊扰了的居民站在家门口向我们招手致意。天色已黑,除了路灯,整个克瑞弥沉浸在夜色中。他们是节能还是习惯早睡?乡村乐队的激情划破了克瑞弥寂静的夜晚,一片夜色中,我听到了克瑞弥埋藏的历史步伐,拣到了克瑞弥堆积的历史财富。 在斯达哥那(Stagno,音译)古堡附近,竖着一个石牌,上面写着克瑞弥的建筑都是16世纪的作品,它们有趣和原始的装饰主要表现在门和窗上,保留了西班牙殖民时期的风格,到了16世纪末,这样农庄风格的建筑风靡瓦莱塔。而斯达哥那古堡是克瑞弥最早的建筑之一。借乐队在斯达哥那古堡前还要继续演奏的机会,我摸黑到了一扇没有关门的居民家门口。这里的民居都是沿着巷道约有三四层楼高的古堡式建筑,只是门像是新修的,每扇门的侧墙上都有个神龛。站在一家的门口,听房里有放电视的声音。我正犹豫要不要问问主人能否进去,主人——一对坐在椅子上看电视的老夫妻邀请我进去。 老夫妻告诉我,非常高兴农庄今晚这么热闹,他们知道今天农庄来了了不起的客人——一年中这样的情形总会发生几次。而平时,天一黑人们就不出门了。他们说,看不到居民家的灯光是因为光线被木窗遮住的原因。原来,他们的窗外还有一扇不透光的木窗,一般中午就关上了,为的是挡住阳光的照射,防止屋内温度太高——马耳他的家庭一般不安装空调,但是马耳它的太阳厉害着呢!马耳他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6月上旬,早晚都凉,中午气温高达30多摄氏度。到了夏天,午间的温度更高达40摄氏度。
当年骑士的马,如今拉车。 走进斯达哥那,一座已经不住人的古堡。看到长方形的院中一个竖琴师和一个长笛手在准备节目,当然,他们不是晚会的主角,主角是这座克瑞弥最古老之一的古堡。 这个古堡的主人,只有在马耳他旅游局有重要客人时,才回来举办一次古堡派对。到场的一百多名客人顾不得品尝古堡主人酿的葡萄酒,十几位服务生调制的各种鸡尾酒,香喷喷的牛羊鱼蔬菜烧烤,精美的各色糕点也抵不过客人好奇。五层楼高的古堡在几分钟内,每间房,每层廊道,乃至后花院都被赞口不绝的我等造访者占据。古堡里有客厅、书房、祷告间、卧房、厨房、地下酒窖……主人祖上留下的东西基本没有搬走,包括墙上的油画。我估计现在的主人是律师或法律爱好者,书橱里法律书籍占了一半,其次就是旅游书籍。半小时后,大部分客人都回到中院,体会乡村冷餐晚会。竖琴和长笛奏出的乐曲是那样的宁静、幽远,让心情和头脑渐渐地放松,听着听着,眼皮越来越沉,如果不是服务员端着食物过来,旁边一位英国记者问要不要,我肯定会站在那拿着一杯葡萄酒睡过去的。 磕睡虫在我30个小时没有睡觉后完全控制了我,看到欧洲的记者那么兴奋地说着、吃着、喝着,真羡慕他们没有遭受长途飞行之累。我走到一间地下室,差一点笑出来,椅子上几个香港记者东倒西歪,已经没有我的地方了。又到了一间客厅,新加坡、马来西亚的记者坐着,个个一脸疲惫,他们至少也有二十几个小时没有合眼了。索性,我们谈起了报纸。
海边咖啡座 十字和骑士 第二天上午的游览,处处感受到十字和骑士深深渗透在马耳他信仰和行为中。 马耳他的标志建筑之一 ——城市之门,其上的雕塑讲的就是关于骑士建瓦莱塔城的故事。圣约翰骑士团第六任首领拉瓦莱特(1557-1568年在位)是瓦莱塔城始建者,该城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作为一座欧洲文化名城,瓦莱塔是马耳他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倘徉在瓦莱塔的街道,看到最多的教堂和骑士时代留下的各种建筑。这些建筑如今大部分成了马耳他的权利机构的办公场所。 瓦莱塔城的建筑布局非常整齐,横平竖直,有200多条狭直的城街,而且几乎每条街道的尽头都是海,所以走在任何街道上都有海风吹拂,让人神清气爽。街道两旁建筑均是用马耳他特有的、较松软的石灰岩建成,呈灰白色,具有浓厚的中东阿拉伯的建筑风格。在街道两旁的旅游品商店里,最常见的是带有十字的工艺品和骑士铜雕塑。
大总理府 瓦莱塔城不大,所以景点扎堆。从总统府到Barraccuhr花园不到300米。这可是真正的欧洲私家花园,讲究的是气势宏伟,主要表现在一根根高大的拱形廊柱上。实际上,导游带我们到这的目的不是欣赏这个花园,而是要我们站在花园的平台上登高望远看“三城市”。所谓“三城市”是指比尔古、圣格莱亚和考斯皮卡三座古城。从花园的平台望去,三座古城横卧海面,像三个半岛。有两座古城之间还有一座典型的中国式的拱桥。据说,那是中国人建的。在马耳他的桑塔露琪亚市,还有一个苏州园林式的花园中国园——静园。它是1994年6月马耳他总理访华时我国政府赠送的项目。中马友谊不仅在于此,马耳他还是第一个对中国开放旅游的欧洲国家。 最被导游推崇的参观点当数圣约翰大教堂。它是以圣约翰骑士团的守护神命名,由设计总统府的著名建筑师卡萨尔设计的。教堂始建于1573年,1578年建成,是私人出资兴建。
教堂外墙的雕塑 到了一个国家,该国政府将还在使用的接待外国使节的国会厅对游客开放,已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进而又让我们进了总理正在使用的办公室,真让我们有点受宠若惊。 在马耳他第一顿午餐,马耳他旅游局举办的欢迎午餐是在国会议事厅的地中海会议厅。这个会议厅实际上是一个地下城堡,在这里用餐,既诡秘又新鲜,让我们兴奋不已。
农庄竖琴和长笛演奏师 |
原始链接:http://www.winetour.cn/ReadNews.asp?NewsID=6918&BigClassID=11&SmallClassID=33 |
转自:24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